当前位置:首页 > QC-EQP-013-01-加速稳定性试验箱验证方案教学内容
精品文档
homax,中心点在第n次测量中最高湿度,%RH; homin,中心点在第n次测量中最低湿度,%RH.
6.2.5.5 数据评价
通过EXCEL汇总、统计和计算得到以上数据,并画出不同探头温度变化折线图。
6.2.5.6 检测记录在附件K的复印件上,原始数据按照附件L、附件M、附件N约定的格式汇总和计算,作为附件K的附件。
6.2.6 运行确认的结果及结论(Result & Conclusion of Operation Qualification)
按照Table 6.2.6 OQ检查项目和可接受标准,对OQ项下每个项目的检查结果进行确认,并给出运行确认的结论,填入附件 C。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6.3
性能确认(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 PQ)
6.3.1 目的
模拟正常工作时负载的状况,检查和测试设备运行结果,确定药品稳定性试验箱温湿度能否满足
加速稳定性试验的要求。
6.3.2 满载温湿度分布(load Heat Distribution and Heat Stability Testing) 6.3.2.1 仪器
C. 温场测量仪:由温度传感器(Pt 100 铂热电阻)和配置相当的电脑组成,用于温度记录。 D. 湿度测量:Datalogger Temperature/Humidity(温湿度记录仪) ,用于相对湿度记录。
6.3.2.2 温度探头、Datalogge的分布
工作室容积:470×500×600 mm(D×W×H),按照使用要求,水平放置三个金属隔板,将空间分
为四层,模拟的空桶均匀分布于上、中、下层。该设备的容积小于2 m3,温度测试点选择13个,分为3组,编号为A~L和O。A、B、C、D置于上层, E、F、G、H.置于中层,,I、J、K、L置于下层位置,O位于中层的几何中心。每组探头,固定在隔板上,均匀分布在上中下三层的不同位置,避免探头碰到金属隔板。测温探头的分布图见(图一)。dataloggers放在上层丙和下层乙的放置,与温度探头同时测量,中心点甲放置dataloggers用于测试湿度偏差,可与温度测试不同时进行。
数据汇总时,相对湿度选择与温湿场记录时间相近的数据,以弥补温度和相对湿度采集的数据不
能完全同步的问题。
图二 稳定性试验箱内温湿度探头的分布图
6.3.2.3 测试
按照上述要求布置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将药品稳定性试验箱设定到加速稳定性试验要求的温湿度条
件:温度40℃±2℃,湿度75% RH ± 5% RH。等待温湿度稳定后,每2.0 min记录所有测试点的温湿度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一次,连续记录4小时,共记录3次。在验证期间,门始终关闭,随时检查药品稳定性试验箱和记录仪的工作状态。
6.3.2.4 数据处理和评价
A. 温湿度偏差的计算、温湿度均匀度、湿度波动度的计算同空载温湿度分布。 B. 温度波动度计算
设备在稳定状态下,统计各测试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量,实测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的一半,
冠以±号,即为温度波动度,取其中的最大值报告。
式中:△tf,温度波动度,℃;
tomax,校准点在第n次测量中最高温度,℃; tomin,校准点在第n次测量中最底温度℃。
6.3.2.5 数据评价
通过EXCEL汇总、统计和计算得到以上数据,并画出不同探头温度变化折线图。
6.3.2.6 检测记录在附件K的复印件上,原始数据按照附件L、附件M、附件N约定的格式汇总和计算,作为附件K的附件。
6.3.4 性能确认的结果及结论(Result & Conclusion of 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
按照Table 6.3.4 PQ检查项目和可接受标准,对PQ项下每个项目的检查结果进行确认,并给出
性能确认的结论,填入附件 D。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 验证执行的评价和概要(Qualification Executive Summary)
按照附件 A 对安装确认(IQ)、运行确认(OQ)、性能确认(PQ)进行检查,每个项目均应符合它们的
验证可接受标准,并检查验证过程有无偏差产生。以此给出药品稳定性试验箱确认是否通过的结论。
精品文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