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协作体2017届高三下学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协作体2017届高三下学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17:31:22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能力。

11. 【答案】①运用类比手法,将王维与爱恩斯坦进行类比。说明王维如同爱恩斯坦对物理的研究趋向极致一样,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透彻,创造出意蕴深厚、形式优美的诗篇。(2分) ②结构上承上启下(或者提挈下文、过渡),由重点写自己的生命体验过渡到探讨王维其人其诗的奥秘。(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体会作家创作意图的能力。

12. 【答案】①引用。引用“明月松间照”和“为赋新词强说愁”,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了作品的文化韵味。

②比喻(象征)。用浮雕比喻青年时代的特有的情状:较之少年时代的虚饰、做作多了些人间烟 火,但较之成年的厚重又显得轻浮。(或者用“清潭不能没有月辉”比喻人的心灵不能没有 对于澄明与清洁的追求。)(浮雕、月辉点出一个即可)

③对比。人生的不同阶段对比,人生的苦与乐,得与失的对比,指出人不能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应始终保持高洁的心灵和淡泊的情怀(或者是以成年后的阅尽人间事相对比青年时代的浅薄浪漫)。 【解析】(共6分,答对1点给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内涵、欣赏作品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

13.【答案】从物质层面来讲,是自然中存在的明月清泉,美丽的风景、田园风物、乡野情致、渔舟劳作等。

从精神层面来讲,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阅历,一种气度和胸襟,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在困境中保持欣悦、自在(第3段);

②坦诚、执著、自识,远离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永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第4段) ③摆脱诱惑,放弃膨胀的欲望。(第4段)

④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第4段)

【解析】分物质、精神两个方面拟写,精神方面可以分出四个小点。总共五点中写出任意四点即可得满分。写对一点得1分,两点得2分,三点得4分。注意题干要求回答“具体含义”,泛泛作答不予采点。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发掘作品意蕴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14. 【答案】A

【解析】不偶,犹言数奇,指命运不好,遇合不佳。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15.【答案】C

【解析】A介词,在;介词,被。 B承接/递进。 C都是因为。 D句末语气助词,不译;兼词,相当于“于之”。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6. 【答案】A

【解析】不是丁公,是帮助丁公子实现了科考梦想。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17. 【答案】即命驾哭诸其室/ 出橐营丧/ 葬以孝廉礼/ 又厚遗其子/ 为延师教读/ 言于学使/ 逾年游泮。

【解析】错1-2处,扣1分;错3---4处,扣2分;错5-6处,扣3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的句读能力。

18. 【答案】(1)没料想时运限人,文章虽好命不佳,发榜后,叶生仍旧名落孙山。

(2)天下才华不凡却如叶生那样沦落的才子,也是不少,回首四顾,天下哪里会再有一个丁令威出现,让人生死跟随他呢? 【解析】(1)“时数”“憎命”“铩羽”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顾”“从”各1分,“沦落如叶生其人”句式1分,句子通顺1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翻译句子的能力。 19. 【答案】

(1)寓情于景,比如环境之清冷,红莲中心如醉,白鸟的无言且愁,都折射出内心的愁苦。 (2)正面写景,由远及近,由面及点地描画夏末秋初的鹅湖景象。 (3)对比(或从视觉角度突出色彩感):红莲与白鸟色彩鲜明;

(4)拟人:莲色红或如酒醉,鸟头白而无声,拟人化为无言自愁,投射出作者心潮难平的愁苦。

【解析】共4分,写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每个点内术语和阐释各1分,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正确鉴赏作品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的能力。 20. 【答案】

(1)作者用典抒情,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感,批评殷浩而认可司空图,宽慰自己与其仇怨,不如恬退避祸,并称风景之中自有风流。

(2)最后两句又转为委婉和悲凉,叹息自己“衰”“懒”,流露出人老不济,功业难成的感慨。 (3)下阙貌似旷达而实含怨忿,用典表达对社会的不满,最后两句表达对身体生命的担忧,总是功业难成,故显得感慨颇深。

【解析】共4分。第一点2分,后面2点共2分。第一点要求写出“用典”(1分),并能体会作者对两个典故的不同态度(1分);后面三句情感变化分析合理即可得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概括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21. 【答案】居丧期间,生活上戒除享受,尤其要停止娱乐活动。(1分) 亲人去世理应悲伤(1分);享乐会导致于心不安(1分)。 【解析】 共3分。对丧礼的要求赋1分,原因赋2分。“对丧礼的要求”这个方面,答“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不给分,因为孔子这样讲是分析人之常情,而不是提出这样的要求。原因方面回答“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也不给分,这只是具体的表现,回答原因需要提炼出“悲伤”。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评价言说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22. 【答案】他们临尸鼓琴而歌,并无悲伤(答“不拘形迹”“放浪不羁”亦可)。(1分) 他们认为死亡是返回真境(或“反真”),是一种大解脱,所以泰然、欣然面对死亡,超脱地看待生死。(2分)

【解析】共3分。表现赋1分,原因赋2分。原因方面,答“反真”得1分,再答出“解脱”、“泰然面对死亡”“超脱地看待生死”中任意一种均可再得1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经典的能力。 23. 【答案】

(1)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 (3)恨相见得迟 怨归去得疾。 (4)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5)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解析】共6分。每空一分,添字、漏字、换字均不得分。如果学生选择多于3道小题作答,只改前三道小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正确默写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

24.作文(60分)

参照浙江省2016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立意方向举例:

科学技术在很多方面帮助人,但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可能使得那些更接近人的天性的情愫逐渐式微,对此我们需要足够的警惕。因为人心,应该能够爱人,能够付出,能够不忍,能够自责,能够贡献与燃烧。

【参考译文】

河南淮阳有个姓叶的秀才,不知道他的名字。他的文章词赋,在当时首屈一指;但是命运不济,始终未能考中举人。恰巧关东的丁乘鹤,来担任淮阳县令。他见到叶生的文章,认为不同寻常,便召叶生来谈话,结果非常高兴。到了开科考试的时候,丁公在学使面前称赞叶生,使他得了科试第一名。丁公对叶生的前途寄予极大的希望。乡试考完,丁公要叶生的文稿来阅读,拍案叫好。没料想时运限人,文章虽好命不佳,发榜后,叶生仍旧名落孙山。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感到辜负了丁公的期望,很惭愧,身形消瘦,呆如木偶。丁公很同情他,约好等自己三年任满进京,带着他一起北上。叶生非常感激。辞别丁公回家,从此闭门不出。没过多久,叶生病倒在床上。丁公经常送东西慰问他;可是叶生服用了一百多副药,根本不见效。

丁公正巧因冒犯上司被免了官职,将要离任回乡。他给叶生写了封信,大致意思说:“我东归的日期已经定了,所以迟迟不走的原因,是为了等待您。您若早晨来到,我晚上就可以上路了。”叶生看着信哭得非常伤心,他让送信人捎话给丁公说:“我的病很重,很难立即痊愈,请先动身吧。”丁公不忍心就走,仍慢慢等着他。

过了几天,看门的人忽然通报说叶生来了。丁公大喜,迎上前来慰问他。叶生说:“因为小人的病,有劳先生您久等,心里怎么也不安宁。今天有幸可以跟随在您身边了。”丁公于是整理行装赶早上路。丁公回到家,让儿子拜叶生为师,并让好好伺候,早晚都和他住在一起。丁公子名叫再昌,

当时十六岁,还不能写文章。但是却特别聪慧,过了一年,公子便能落笔成文。加上丁公的力量,于是他进了县学成为秀才,不久公子考了个第二名。丁公认为叶生长期客居外省,怕他耽误了参加岁试,便劝他回家。叶生听说后脸上现出了凄惨不乐的神色。丁公不忍心强让他走,就叮嘱公子到京城参加会试时,一定要为叶生稍纳个监生。

丁公子考中了进士,被授部中主政。上任时带着叶生,并送他进太学国子监读书,与他早晚在一起。过了一年,叶生参加顺天府乡试,终于考中了举人。正遇上丁公子奉派主管南河公务,他就对叶生说:“此去离您的家乡不远。先生已经功成名就,衣锦还乡该何等令人高兴。”叶生也很喜悦。

叶生到家下车,看见自己的门户很萧条,心里非常难过。他慢慢地走到院子里。妻子正好拿着簸箕从屋里出来,猛然看到叶生,吓得扔了簸箕就走。妻子站在远处对他说:“您死了已经很久了,之所以一直停放着您的棺木没有埋葬,是因为家里贫穷和儿子太小的缘故。如今儿子阿大已经成人,请不要作怪来惊吓活人。”叶生听完这些话,显得非常伤感和懊恼。他慢慢进了屋,见自已的棺材还停放在那里,便一下扑到地上没了踪影。妻子惊恐地看了看,她悲痛极了,抱起地上的衣服伤心地大哭起来。丁公子听说,泪水浸湿了胸前的衣服。他立即乘着马车哭奔到叶生的灵堂祭拜;出钱修墓办理丧事,用举人的葬礼安葬了叶生。又送了很多钱财给叶生的儿子,并为他请了老师教读。后来丁公子向学使推荐,使叶生的儿子第二年入县学成了秀才。

异史氏说:“魂魄跟从知己,竟然会忘记自己已经死了?听说的人都表示怀疑,我却深信不疑。叹息啊!命运不蹇,时运不济。经历之处,总难遇合。古今痛哭的人,只有献和氏璧的卞和和你啊;举世贤愚倒置,能慧眼识人的伯乐如今又在哪里?天下才华不凡却如叶生那样沦落的才子,也是不少,回首四顾,天下哪里会再有一个丁令威出现,让人生死跟随他呢?唉!”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能力。 11. 【答案】①运用类比手法,将王维与爱恩斯坦进行类比。说明王维如同爱恩斯坦对物理的研究趋向极致一样,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透彻,创造出意蕴深厚、形式优美的诗篇。(2分) ②结构上承上启下(或者提挈下文、过渡),由重点写自己的生命体验过渡到探讨王维其人其诗的奥秘。(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体会作家创作意图的能力。 12. 【答案】①引用。引用“明月松间照”和“为赋新词强说愁”,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了作品的文化韵味。 ②比喻(象征)。用浮雕比喻青年时代的特有的情状:较之少年时代的虚饰、做作多了些人间烟 火,但较之成年的厚重又显得轻浮。(或者用“清潭不能没有月辉”比喻人的心灵不能没有 对于澄明与清洁的追求。)(浮雕、月辉点出一个即可) ③对比。人生的不同阶段对比,人生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