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江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5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轻核聚变 B. 太阳的能量来自大量的氘核的裂变 C. 能量在转化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并且存在方向性 D. 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性能源
考点:核聚变;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的方向性;能源的分类. 专题:应用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据课本所学的核的裂变、聚变的知识、能量转化的知识、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的知
识逐个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为了使得核聚变,必要条件是应该加热至几百万温度以上,故错误;
B、太阳的能量来自大量的氘核的聚变,故错误;
C、在能量的转移或转化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不变,但转移和转化是具有方向性的,故正确;
D、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都是短期无法再生的,所以是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了核能、太阳能的知识及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的判断,是一道综合题.
2.(4分)(2015?内江)汽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沿平直公路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如果汽车所受外力突然完全消失,则汽车慢慢停下来
考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力与运动的关系.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1)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
线上;
(2)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解答:解:A、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二者不在同一物体上,方向相同,不是平
衡力,故A错误;
B、汽车的牵引力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地面和汽车上,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如果汽车受到的力全部消失,由于惯性,汽车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二者主要区别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
上,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是力学中比较重点的知识.
3.(4分)(2015?内江)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排斥乙球,乙球吸引丙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 、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 甲、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 乙、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D.乙 、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可知:两个物体相互吸引,有三种带电情况:
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一个带负电,一个不带电;两个物体相互排斥,则都带同种电荷.由此入手分析即可确定甲乙丙三者的带电情况. 解答:解:
(1)甲球排斥乙球,则甲、乙带同种电荷,故A错误,B正确;
(2)乙球吸引丙球,丙有可能带异种电荷,也有可能不带电,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在根据物体间的作用规律判定物体带电情况时,要注意两者相互吸引有两种可能:异
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考虑问题要全面.
4.(4分)(2015?内江)如图所示,苹果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其惯性( )
A. 先 变大后变小 B. 先变小后变大 C. 变大 D. 不变
考点:惯性. 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 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惯性的大小与物
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 解答:解:苹果下落过程,质量不变,速度变快,因为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
度无关,故惯性不变.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的了解与掌握,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
活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意义!
5.(4分)(2015?内江)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 B. 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 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 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漫反射;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近视眼的成因与
矫正办法.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①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
②近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远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 ③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④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见的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
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此项错误;
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此项正确;
C、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此项错误;
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简单光现象的理解, 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小孔成像、两种反射、光的三原色、
近视远视的矫正.
6.(4分)(2015?内江)下列所举的实验仪器中,能直接测量电阻的实验仪器是( ) A. 电 流表 B. 电压表 C. 多用电表 D. 电能表
考点:电阻. 专题:应用题;电压和电阻. 分析:根据题目中所提到的电表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决. 解答:解:A、电流表是用于测量电流的;
B、电压表是用于测量电压的;
C、多用电表可以测量电流、电压或电阻; D、电能表是用于测量电能的; 故选C. 点评:知道测量不同物理量的仪表,并且会根据所测物理量选择合适仪表.
7.(4分)(2015?内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倒车雷达”一定是利用了电磁波 B. “声呐”是利用了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较远 C. “移动电话”是利用了次声波 D. 医院中利用紫外线消毒是利用了无线电波
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紫外线.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1)回声定位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即利用声音
获得信息;
(2)“声呐”是利用了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制成的; (3)“移动电话”是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4)紫外线是不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 解答:解:A、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A错误;
B、“声呐”是利用了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制成的,故B正确; C、“移动电话”是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 D、紫外线是不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和电磁波的传播等知识点,比较简单.
8.(4分)(2015?内江)密度为0.8×103kg/m3的实心木块,轻放于足够深的水中,木块静止后,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木块体积之比为( ) A. 4 :5 B. 4:1 C. 1:4 D. 1:1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浮沉的应用. 分析:因为木块漂浮于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密度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解:因为木块漂浮于水面上,
所以F浮=G木,
因为F浮=ρ水gV排,G木=ρ木gV木, 所以ρ水gV排=ρ木gV木, 所以
=
=
=4:5,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的应用,难点不大.
9.(4分)(2015?内江)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 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 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 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