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推荐】2020年高考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文档:专题4 微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 Word版含解析

【最新推荐】2020年高考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文档:专题4 微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 Word版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10:17:39

解析? dATP是DNA的合成原料之一,静置30 min,DNA分子被该种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说明有新的DNA合成,而混合液中的模板只有噬菌体的DNA,故推测是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进行了DNA的复制,子代DNA与噬菌体的DNA相同。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答案? C

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5个“注意” (1)注意不要将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氢键的形成与断裂条件混淆,氢键可由解旋酶催化断裂,同时需要ATP供能,也可加热断裂(体外);而氢键是自动形成的,不需要酶和能量。 (2)注意“DNA复制了n次”和“第n次复制”的区别,前者包括所有的复制,但后者只包括第n次的复制。 (3)注意碱基的单位是“对”还是“个”。 (4)注意在DNA复制过程中,无论复制了几次,含有亲代脱氧核苷酸单链的DNA分子都只有两个。 (5)注意看清试题中问的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是“含”还是“只含”等关键词,以免掉进陷阱。 考能

3 ? 考查细胞分裂与DNA复制结合题型

3.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很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中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解析?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说明进行了两次有丝分裂,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为0~2N,A错误;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说明两次分裂过程中只进行了一次DNA复制,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细胞分裂过程中很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说明进行了减数分裂,子细胞中DNA全部含3H,C错误;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应进行了两次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D错误。

答案? B

考能

4 ?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区别考查

4.下图为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过程的示意图,数字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①②过程的酶相同 B.②③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相同 C.②过程只能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 D.图中③生理过程可发生在病毒体内

解析? 图中①②过程分别表示DNA的复制和转录,两个过程需要的酶不同,A错误;②表示转录,③表示翻译,两个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是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B错误;②表示转录,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C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其体内不能进行③翻译过程,D错误。

答案? C

关于DNA复制、转录、翻译的五个易错点 (1)误认为DNA的复制、转录只发生在细胞核中。其实有DNA存在的部位都可发生复制和转录过程,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拟核和质粒处等。 (2)误认为转录产物只有mRNA。其实转录的产物有mRNA、tRNA和rRNA,但携带遗传信息的只有mRNA。 (3)误认为一个DNA只能转录出1条(种)RNA。其实转录的单位是基因,一个DNA上可有许多个基因,不同基因转录出的RNA不同。 (4)误认为所有密码子都能决定氨基酸。64种密码子中,有3种密码子并不决定氨基酸,属于终止密码子。 (5)误认为密码子=反密码子。密码子在mRNA上,反密码子在tRNA上。反密码子有61种,具有特异性。一种密码子只对应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对应一种或多种密码子。 考能

5 ? 对中心法则的深入考查

5.(2019年重庆模拟)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都以DNA为模板,碱基配对方式相同 B.人体造血干细胞的细胞核内可以发生①②③过程 C.③⑥过程中转运同种氨基酸的tRNA可能不同

D.在HIV体内通过④过程可以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DNA

解析? ①表示DNA的复制,②表示转录,两者都以DNA为模板,但是两者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A错误;③表示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B错误;同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不同的tRNA转运,因此③⑥过程中转运同种氨基酸的tRNA可能不同,C正确;HIV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逆转录(④)过程发生在宿主细胞中,D错误。

答案? C

6.弹状病毒为单股负链RNA(记作“-RNA”)病毒。除RNA外,弹状病毒还有RNA依赖性RNA聚合酶等蛋白质成分。下图是该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并增殖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可表示为RNA→DNA→RNA→蛋白质 B.①过程的原料是宿主细胞提供的脱氧核苷酸 C.该病毒仅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能合成病毒蛋白

D.弹状病毒侵入宿主细胞与宿主细胞膜上特异性蛋白有关

解析? 弹状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可表示为-RNA→+RNA→蛋白质,A错误;①过程的原料是宿主细胞提供的核糖核苷酸,B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C错误;弹状病毒侵入宿主细胞与宿主细胞膜上特异性蛋白有关,D正确。

答案? D

“三看法”推断中心法则中的各生理过程 一看“模板”——DNA或RNA。如果模板是DNA,生理过程可能是DNA复制或转录;如果模板是RNA,生理过程可能是RNA复制、逆转录或翻译。 二看“原料”——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或氨基酸。如果原料为脱氧核苷酸,产物一定是DNA,生理过程可能是DNA复制或逆转录;如果原料为核糖核苷酸,产物一定是RNA,生理过程可能是转录或RNA复制;如果原料为氨基酸,产物一定是蛋白质(或多肽),生理过程是翻译。 三看“产物”——DNA、RNA或蛋白质。如果产物为DNA,生理过程可能是DNA复制或逆转录;如果产物为RNA,生理过程可能是RNA复制或转录;如果产物是蛋白质(或多肽),生理过程是翻译。 考能

6 ? 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7.(2019年长沙月考)下图中甲~丙表示物质部分片段或链,其中完整的乙中含有500个碱基,①②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过程的模板是甲的a链,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乙 B.若甲的a链中(G+T)/(A+C)=2/3,则其b链中(G+T)/(A+C)=2/3 C.若乙中C占26%、G占32%,则甲中胸腺嘧啶的比例是21%

D.此DNA片段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消耗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量是700个

解析? 根据转录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①过程的模板是甲的a链,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乙,A错误;DNA分子双链之间碱基互补配对,即a链中A= b链中T,a链中C= b链中G,依次类推,若甲的a链中(G+T)/(A+C)=2/3,则其b链中(G+T)/(A+C)= 3/2,B错误;若乙中C占26%、G占32%,则乙中(A+U)=1-26%-32%=42%,甲中a链上(T+A)占a链的42%,由于b链上T的数量=a链上A的数量,则整个DNA分子中胸腺嘧啶占单链的比例为42%,占双链的比例是21%,C正确;由于题干中未给出DNA的碱基比例,不知道DNA分子中胞嘧啶的数量,故无法计算出此DNA片段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消耗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多少,D错误。

答案? C

考能

7 ?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8.(2019年大连期末)下列有关基因表达和生物性状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中,都涉及A与T、G与C的碱基互补配对 B.人的白化症状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在胰岛素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源DNA序列,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人体内细胞进行DNA复制和转录时,DNA双链都要解旋,前者需要解旋酶

解析? 在翻译过程中,没有A与T的碱基互补配对,A错误;人的白化症状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错误;在胰岛素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源DNA序列,改变了基因的结构,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人体内细胞进行DNA复制和转录都是以DNA单链为模板的,DNA双链都要解旋,DNA复制需要解旋酶,D正确。

答案? D

9.果蝇细胞中含有一种调控“生物钟”的周期基因,该周期基因表达后产生PER蛋白,PER蛋白在白天会被分解,而到了晚上PER蛋白与TIM蛋白绑定后被运到细胞核中积累,从而抑制PER基因的表达,通过这样的机制,PER蛋白持续而周期性地调控着果蝇的“生物钟”。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PER基因发生突变,果蝇的“生物钟”一定会被打破

B.PER基因能持续地进行复制、转录、翻译以补充被分解的PER蛋白 C.果蝇“生物钟”的调节过程体现了基因与其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D.TIM蛋白和PER蛋白一样都会在白天被分解

解析? 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特点,PER基因发生突变,表达的蛋白质可能不变,故果蝇的“生物钟”不一定会被打破,A错误;PER基因通过转录、翻译形成PER蛋白以补充被分解的PER蛋白,形成PER蛋白的过程不涉及PER基因的复制,B错误;根据“该周期基因表达后产生PER蛋白,PER蛋白在白天会被分解,而到了晚上PER蛋白与TIM蛋白绑定后被运到细胞核中积累,从而抑制PER基因的表达”可知,该“生物钟”的调节过程体现了基因与其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C正确;由题意不能得出TIM蛋白在白天被分解的结论,D错误。

答案? C

A组 基础过关

1.(2019年潍坊摸底)下列关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 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解析? 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错误;“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C正确;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错误。

答案? C

2.(2019年莆田一模)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部分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

分子上,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R型菌的DNA片段上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解析? dATP是DNA的合成原料之一,静置30 min,DNA分子被该种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说明有新的DNA合成,而混合液中的模板只有噬菌体的DNA,故推测是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进行了DNA的复制,子代DNA与噬菌体的DNA相同。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答案? C 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5个“注意” (1)注意不要将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氢键的形成与断裂条件混淆,氢键可由解旋酶催化断裂,同时需要ATP供能,也可加热断裂(体外);而氢键是自动形成的,不需要酶和能量。 (2)注意“DNA复制了n次”和“第n次复制”的区别,前者包括所有的复制,但后者只包括第n次的复制。 (3)注意碱基的单位是“对”还是“个”。 (4)注意在DNA复制过程中,无论复制了几次,含有亲代脱氧核苷酸单链的DNA分子都只有两个。 (5)注意看清试题中问的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