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马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8:17:50

精选

35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B .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C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D .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36.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

A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B .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 C .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观点

D .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作出确定检验的观点

37. 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这说明任何真理都具有()

A. 绝对性 B .相对性 C .全面性D .客观性

38.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不包括 ( ) A .真理原则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 .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C .真理原则说明认定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 .真理原则体现了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39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

欢迎下载

精选

A ?实事求是B ?阶级斗争理论

C ?社会发展理论 D ?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理论

40. 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是一种 (

A. 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 唯意志论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 宿命论观点

41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其原因不包括()

A. 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 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 地理环境不能影响生产的发展

D.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方式制约 42.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

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

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

43 .制约人口生产的根本因素是()

A ?地理环境 B ?风俗习惯 C .伦理道德D .物质生产

44. 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物史观不认为() A.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B.社会意识反映

欢迎下载

精选

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完全同步 D.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45 .上层建筑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是()

A .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C .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B .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

D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46.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A.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统一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统一 D.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统一

47. 生产力反映的是()

A.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

48.

革的规律是

A .价值规律B .剩余价值规律 C ?社会基本经济规律

支配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变( )

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49.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A. 经济关系 B. 政治关系 C. 思想关系 D. 血缘关系

50.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欢迎下载

精选

A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B .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51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 ?是否具有思想意识 B ?是否具有自然属性 C ?是否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D ?是否具有宗教信仰

52.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 .吃喝穿住B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 ?结成社会关系

53.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人的价值追求

B.人的政治立场

C.人的情感态度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4. 划分经济社会形态所依据的标准是()

A.生产力的水平B.生产关系的性质 C.社会意识的内容

D.政治制度的状况

55. 判断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

A .社会秩序的稳定

B .民主程度的提高

C .自然环境的改善 D .生产力的发展

欢迎下载

搜索更多关于: 马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精选 35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B .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C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D .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36.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 A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B .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 C .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观点 D .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作出确定检验的观点 37. 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这说明任何真理都具有() A. 绝对性 B .相对性 C .全面性D .客观性 38.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不包括 ( ) A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