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2.4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练习1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2.4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练习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23:08:24

1解析:范德华力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所以A项错误;B、C、D三项均符合范德华力的特点。

答案:A

2解析:题目的要求是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所以只有A项正确。B项是形成分子间作用力,C项是破坏金属键,D项要破坏离子键。

答案:A

3解析:第VA族、第VIA族、第VIIA族中的NH3、H2O、HF沸点有反常,而第IVA族的CH4

无反常,所以a点应为第IVA族的SiH4。

答案:D

4解析:B、C两项涉及的都是共价键的强弱或者变化,A、D两项中的现象都是因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的缘故。

答案:AD

5解析:氢键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它可以存在于分子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复杂的

分子内部,如邻羟基苯甲醛分子氢键。

答案:C

、硝酸分子、水杨酸分子内都可以形成分子内

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性质变化与氢键和共价键的关系。冰→水→水蒸气破坏的是分子间的氢键,而水蒸气→氢气和氧气,破坏的是极性键,B正确。

答案:B

7解析:HI、HBr、HCl三个分子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范德华力依次减弱,熔、沸点依次变小,而HF中还存在氢键,故HF的熔、沸点反常,为最大,则沸点大小顺序为HF>HI>HBr>HCl;而CI4、CBr4、CCl4、CF4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范德华力依次减弱,熔、沸点依次变小;NaCl、NaBr、KBr中存在离子键,离子所带电荷相同,离子间距依次变小,故离子键的作用力依次变大,沸点依次升高;Na、Mg、Al是金属,它们的原子最外层价电子数依次为1、2、3,Na、Mg、Al半径依次变小,故金属键的作用力依次增大,沸点依次升高。

答案:B

2+

3+

5

8解析:CH4和CH3CH3的结构类似,前者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后者,故前者的范德华力小于

后者;CH3CH2CH2CH3与是同分异构体,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后者的支链比前

者多,前者的分子之间的接触面积大于后者,范德华力也是前者大于后者;SO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O2,且SO2是极性分子,而CO2是非极性分子,故SO2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大于CO2;

的极性大于且两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故的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大于

答案:B

9解析:A说法错误,影响化学键强度的因素很多,键的极性只是其中之一。B说法错误,分子内氢键使化合物的熔、沸点降低。C说法错误,因为在CFH3分子中,是C—F和C—H间形成共价键,而在H与F之间并没有形成共价键,不符合形成氢键的条件,所以CFH3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D说法正确,稀有气体是非极性的单原子分子,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所以在温度充分降低时液化,而且范德华力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熔点依次升高。

答案:D

10解析:根据氢键形成的条件可判断:只有CH3COOH和H2O、HCHO和C2H5OH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答案:(3)、(5)

11解析: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应为氟元素,其氢化物为HF,在溶液中存在的氢键有F—H…F、F—H…O、O—H…F、O—H…O。

答案:F—H…F、F—H…O、O—H…F、O—H…O

12解析:邻—硝基苯酚能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硝基苯酚形成分子间氢键。当对—硝基苯酚熔融时,由于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克服分子间氢键,所以对—硝基苯酚的熔点高于邻—硝基苯酚。

答案:B

6

13解析:(1)氧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s2p;(2)根据“σ键数+孤对电子数=杂化轨道数”可知H2O分子中氧原子采取的是sp杂化;(3)水分子与H通过配位键形成水合氢离子(H3O)的过程中,微粒的形状由V形变为三角锥形,微粒中的键角也发生了改变,所形成的配位键与原来的两个H—O键完全相同,但氧原子的杂化类型还是sp杂化;(4)由图分析得知,每摩水分子形成2摩氢键,所以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51 kJ/mol-11 kJ/mol)÷2=20 kJ/mol;(5)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水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Cu(H2O)4]配合离子。

答案:(1)1s2s2p (2)sp (3)A (4)20 (5)Cu+4H2O===Cu(H2O)4]

14解析:H与H2O中的O通过配位键形成H3O,H3O再通过氢键与一个、两个或三个H2O结合成H5O2、H7O3、H9O4离子。

2+

2+

2

2

6

3

2+

3

3

226

15解析:(1)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发光的原因:原子核外电子按一定轨道顺序排列,轨道离核越远,能量越高。燃烧时,电子获得能量,从内侧轨道跃迁到外侧的另一条轨道。跃迁到新轨道的电子处在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它随即就会跳回原来轨道,并向外界释放能量(光能)。

(2)①a中连接相邻含N杂环的碳碳键可以旋转,说明该碳碳键具有σ键的特性。②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化学键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比较a和b中微粒间相互作用的差异:a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为氢键,b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为配位共价键。

答案:见解析。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解析:范德华力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所以A项错误;B、C、D三项均符合范德华力的特点。 答案:A 2解析:题目的要求是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所以只有A项正确。B项是形成分子间作用力,C项是破坏金属键,D项要破坏离子键。 答案:A 3解析:第VA族、第VIA族、第VIIA族中的NH3、H2O、HF沸点有反常,而第IVA族的CH4无反常,所以a点应为第IVA族的SiH4。 答案:D 4解析:B、C两项涉及的都是共价键的强弱或者变化,A、D两项中的现象都是因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的缘故。 答案:AD 5解析:氢键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它可以存在于分子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复杂的分子内部,如邻羟基苯甲醛分子氢键。 答案:C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