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提钒转炉供氧制度的设计 周伟 打印稿
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7 总结
7 总结
本设计130吨提钒转炉供氧制度的设计,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钒渣性能的分析,转炉内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吨铁氧耗量的设计,喷头供氧量的计算、喷头出口马赫数的确定、喉口直径的设计,氧枪枪位的设计。
(1)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各元素的含量及化学反应通过物料平衡和热平衡的计算,可以得到130吨提钒转炉所要设计的氧气消耗量为282.84m3/min,吨铁氧耗量15.23m3/t,喷头喉口直径40mm,喷头出口马赫数2.0,喷射扩张段的扩张角度11°,扩张长度69mm。
(2)综合考虑各种氧枪的性能后,本设计氧枪喷头孔数选取3孔,孔间夹角取11°,马赫数选取2.0。由马赫数Ma=2.0并利用等熵流表可以确定相关数据,再通过对应公式可计算出氧压、喉口直径、出口直径、收缩段长度和扩张段长度的值。
(3)根据3孔氧枪的特点和吹炼时间,设计出了低-高-低的七段式和低-高-低的六段式两种氧枪方案。
27
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付自碧.钒钛磁铁矿提钒工艺发展历程及趋势[J].中国有色冶金,2011(06). [2] 杨绍利.钒钦材料[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3] 王勇,刘芳,等.铁水提钒与含钒钢种的生产[J].四川冶金,2005,27(5). [4] 廖世明,柏谈论.国外钒冶金[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5.
[5] 陈建平.低碳提钒半钢转炉炼钢工艺生产实践.四川冶金[J],2008,30(2). [6] 尹锡军.转炉提钒静态模型及应用[J].四川冶金,2006,28(2). [7] 叶翔飞,等.提高钒渣品位的途径[J].攀钢技术,2001,24(5).
[8] 黄正华.高硅铁水转炉提机对机渣质量的影响及对策[J].四川化工,2010,13(6). [9] 朱靖,刘永光,王岭.钒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现代矿业,2011(06). [10] 高剑辉.转炉提钒工艺对钒渣质量的影响[J].承钢技术,2008(01).
[11] 杨素波,等.攀钢转炉提钒中钒的走向分析[J].钢铁钒钛,1998,19(2):20-27. [12] 戈文荪.攀钢转炉提钒工艺的开发与优化[J].钢铁钒钛,1999(10),327-330. [13] 戈文荪,丁满堂,等.339氧枪与435氧枪提钒效果分析[J].四川冶金,1998(5):35-39.
[14] 杨文远,刘炳仁,等.转炉氧枪喷头的射流特性及其冶金效果[J].钢铁研究学,1995(7).
[15] 袁章福、潘贻芳.炼钢氧枪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127-227. [16] 黄道鑫.提钒炼钢[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1-105.
[17] 王雅贞,等.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工艺与设备[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374-384. [18] 梁渊.攀钢炼钢转炉氧压及氧枪枪位控制[J].四川冶金,2002(5).
[19] 刘玉生,孙晓娟,等.转炉氧枪喷头工艺参数的优化与改进[J].山西冶金,2006(02). [20] 谢书明,柴天佑,王小刚,等.转炉炼钢氧枪枪位控制[J].冶金自动化,1999(2). [21] Habib Shlewit, Moussa Alibrahim. Extraction of sulfur and vanadium from petroleum coke by means of salt-roasting treatment[J]. Fuel,2006.
[22] Ikuhiro SUMI, Yasuo KISHIMOTO, Yoshiteru KIKUCHI. Effect of high-temperature field on supersonic oxygen jet behavior[J].ISIJ International,2006,46(9).
[23] M. I. Arshanskii ,T. L. Kolomiitsev.Oxygen Injection into Vanadium Hot Metal[J].Steel in translation,2003,33(6).
28
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致谢
致 谢
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四年的大学时光即将落幕。曾经的懵懂少年,随着毕业季的来临变成了一个即将涉足社会的成熟青年。回首过去的时光,那些斑驳的岁月在心底荡起的一圈圈渐行渐远的涟漪,就这样一直延伸到很远很远。
本论文的理论研究工作是在导师丁满堂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在写作过程中,丁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风格,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都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丁老师平时工作比较忙,但是只要我们有任何的问题,丁老师都会在最快的时间指导我们解决它。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丁老师耐心的指导让论文变得了更加的严谨和完善。在此,谨向丁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六月的我们即将分离,然而这个时候,我们能感受到的也不仅仅只有伤感,还有更多的师生间的深情,朋友之间的友谊,我趁这个机会送上一句由衷的感谢。
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没有你们,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感谢你们让我可以拥有一个如此温馨的家庭,让我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你们这里得到理解与支持,得到谅解和分担。
最后,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并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及朋友们!
2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