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掌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2.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3.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学习重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课前预习区】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位儒家代表人物。元明时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主张“仁政”、“王道”、“性善论”、“民贵君轻”。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记录了孟子的思想与言行,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共261章,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基础知识梳理】
1.这两篇文章分别出自 、 。作者孟子,名 ,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推尊为“ ”。《孟子》是 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叙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2.给加点字注音
米粟( ) 亲戚畔之( )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孙叔敖( ) 百里奚( ) 曾益( ) 拂士( ) ....
【互动探究区】
【探究活动一】读课文,自主学习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课文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通假字的音、形、义。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3.解释句中的字词: 三里之城: . 七里之郭: .
1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 故.君子有不战...
: 【探究活动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学生分成六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先和组员交流,如果还解决不了,稍后全班交流。
2、交流不懂的字词句。(形式:学生提出,学生解答,最后老师点评。) 3、老师提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作答。(课下注释上重点字词) 4.翻译下列句子。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探究活动三】归纳探究,精讲点拨 1. 词类活用:
② 夫环而攻之( )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③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④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2.古今异义词:
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古义: 今义: )②池非不深也(古义: 今义: ) ③亲戚畔之(古义: 今义: ) 3.一词多义:
(1)而:①夫环而攻之( ) (2)之:①三里之城( ②环而攻之而不胜( ) ②环而攻之(
2
)
)
④ 溪深而鱼肥( ) ③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 ⑤ 广起,夺而杀尉( ) ④辍耕之垄上( ) ⑥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 ⑤久之,目似瞑( ) ⑦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3)以: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②以大易小( )
③徒以有先生也( ) ④以头抢地耳( ) ⑤以光先帝遗德( ) ⑥以塞忠谏之路也( )
4.特殊句式: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5.通假字: 亲戚畔之( ) 【探究活动四】质疑问难,查漏补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是否还有疑难问题悬而未决?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拓展延伸区】
思考如下问题: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作业超市】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请结合当前形势谈一下你对人和的理解。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掌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2.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课前预习区】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重音 2.给加点字注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曾益( ) 拂士( )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发于畎亩之中 举于版筑之间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而后喻 ..
3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互动探究区】
【探究活动一】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学生分成六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 先和同桌交流,如果还解决不了,稍后全班交流。
2.交流不懂的字词句。(形式:学生提出,学生解答,最后老师点评。) 3.老师提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作答。(课下注释上重点字词) 4.翻译下列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
(3)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4)行拂乱其所为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人恒过,然后能改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8)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0)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探究活动二】归纳探究,精讲点拨
1.一词多义:
于:①孙叔敖举于海( ) ②降大任于是人也( ③征于色( ) ④生于忧患(
发:①发于畎亩之中
②发于声 拂:①行必乱其所为
②法家拂士 2.词类活用:
①苦其心志( ) ②劳其筋骨(
4
)
)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