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气考试试题库
大学生考试考核试题(电气运行专业)
第一部分:理论
一、 填空题:
1、 电气母线A、B、C三相的相标颜色分别是( 黄 )、( 绿 )、( 红 )。 2、 两个以上的电阻,首尾依次连接称为电阻的( 串联 )。 3、 物体阻碍电流通过的阻力称为( 电阻 )。 4、 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 电压 )。
5、 表示电压、电流和电阻三者之间基本关系的定律是( 欧姆定律 )。 6、 正弦交流电流的有效值用字母符号用( I )表示。 7、 工频交流电的最大值在一个周期内出现( 两 )次。
8、 交流电变化一周所需的时间称为( 周期 ),用( T )表示。 9、 纯电容电路中,电流在相位上( 超前 )电压90°。 10、 电能表接入互感器后,被测电路的实际电能消耗应该是电能表计数器所记录的数值
乘以( 互感器变比 )。
11、 电力系统内某一元件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有选择地将其切除的功能,称为继
电保护装置的( 选择性 )。
12、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中,电流、电压继电器接点数目不够或容量不足时,需用
( 中间 )继电器来解决。
13、 过电流保护一般是按躲开最大( 负荷 )电流整定的,过电流保护按其保护范
围与速断保护配合,可做为主保护的( 后备 )保护。
14、 电流速断保护是按被保护设备处的( 短路 )电流来整定的。
15、 过电流保护与速断保护的配合是靠增加一级( 时间 )阶差来满足选择性的
要求。
16、 调整消弧线圈的分接头,也就是调整线圈的(匝数)。通过改变电抗的大小,来调
节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补偿接地的(电容)电流。 17、 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不得(短路),其外壳及二次侧必须(可靠接地)。 18、 #3发电机保护有:(纵差)、(横差)、(复合电压闭锁过流)、(转子一点接地)、(转
子两点接地)。
19、 #1电抗器保护有(差动)和(过流)。
20、 66KV母差保护动作后闭锁线路( 平衡 )保护。
21、 我厂东区6.3KV系统有( 3 )台消弧线圈。 66KV系统有( 2 )台消弧线圈。 22、 东区66KV一二期母线分段开关4700开关、4800开关有( 1 )个投入运行。 23、 #1电抗器401开关型号是( SN10-10Ⅱ),501甲开关型号是(3AH5115),66KV
一期母联4200开关型号是( SW2-63Ⅰ)。
24、 66KV一、二期各装(一套)母差保护,这两套保护均采用(二相式双母线相位比
较)差动保护,该保护与元件联结方式(无关),双母线运行,母联开关(投入)时,保护即投入。
25、 66KV东、西母线避雷器使用为:每年(三月十五日)投入使用,(十一月十五日)
停止使用.。
26、 变压器的绝缘油有两个作用。一个是( 绝缘 ),另一个是( 冷却 )。 27、 我厂东区380V厂用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的厂用段有(380V公用段)、(380V一段)、
1
(380V二段)、(380V三段)、(380V四段)、(380V五段)。 28、 变压器并列运行的基本条件是:( 变比 )相等、( 短路电压 )
相等,( 组别 )相同。
29、 利用10%误差曲线可确定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允许接入的最大( 负荷 )。 30、 填写操作票时,操作项目中被操作的设备或开关必须填写( 设备名称 )和
( 编号 )。
31、 高压断路器合闸后,控制盘上的( 红 )灯亮。高压断路器在预合闸时,控制盘
上的( 绿 )闪光。
32、 运行中的刀闸严禁带( 带负荷 )拉开。
33、 在停电的设备上装设接地线前,应先进行( 验电 )。
34、 倒闸操作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加盖( 已执行完了 )的印章。 35、 RC电路过渡过程的时间常数τ=( RC )。
36、 继电保护装置必须满足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和(可靠性)的四个基本要求。 37、 当瓦斯保护本身故障时,值班人员应( 将瓦斯保护退出 ),防止保护误动作。 38、 在RCL串联电路中,出现(电路端电压与总电流同相位)的现象叫串联联谐振。 39、 消弧线圈在系统运行中,一般采用( 过 )补偿方式。
40、 用电企业无功功率补偿方法主要有(同步电机)、(调相机)、异步电动机同步化运
行、(电力电容器)进行补偿。
41、 电力变压器的绝缘试验项目(绝缘电阻)、(吸收比),(泄漏电流介质损失角正切值),
绝缘油和交流耐压试验等。
42、 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方法主要有(直接起动)、(降压起动)、(在转子回路中串入附
加电阻起动)。
43、 当二期66KVⅡ段东、西母或母联开关停电时,在拉母联开关4200前,要将母联
闭锁各线路(平衡保护)压板投入。
44、 我厂东区66KV系统是属于中性点( 不接地 )系统,但其中性点是经( 消弧
线圈 )接地。
45、 停#6、#7主变时,应考虑66KV#1消弧线圈的切换,且不要把66KV#1消弧线圈
(同时并列运行)在两台主变中性点上。
46、 #5发电机额定功率时( 60MW ),额定电流是( 6870A )。
47、 空冷发电机定子温度不得超过( 105℃ ),转子线圈温度不得超过( 130℃ )。 48、 发电机三相定子电流不平衡时,最大不超过( 10% ),而且任何一相不得超过额
定值。
49、 主油开关的拉合闸试验,主油开关合闸后应有( 电压回路断线 )光字牌来。 励
磁开关的拉合闸试验,励磁开关合闸后应有( 主汽门关闭 )信号。
2
50、 发电机与系统并列条件:发电机与系统的( 周波 )、( 电压 )、( 相位 )相同。 51、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运行中的允许温度,应按上层油温来检查。上层油温不得超过
( 95℃),强迫油循环导向风冷变压器 , 上层油温不得超过( 65℃ )。
52、 可控硅主要参数有:正向阻断峰值电压、(反向阻断峰值电压)、(额定正向平均电
流)、控制极触发电压、维持电流等
53、 6KV四段甲PT停电时,应将604甲开关的( 联动把手 )断开。
54、 6.3KV主母一段PT停电时,应将#6主变的( 负荷电压闭锁过流 )保护停用,并
将母差保护(电流闭锁电压速断)保护停用。 55、
#
3、4机装有横差保护,当励磁回路发生一点接地时,应将横差保护QP连片由( 瞬
#
时跳闸 )改接到( 延时跳闸 )位置,再将转子两点接地保护投入。
56、 正常运行方式下,热联甲线运行在66KV(东母一段)母线上, #6主变运行在66KV
(西母一段)母线上。
57、 #5给水泵接在6KV厂用( 四段 )甲母线上。
58、 当#10主变故障跳闸时,应注意( #11主变 )不能过负荷。 59、
66KV一、二期各装一套母差保护,这两套保护均采用二相式双母线相位比较差动
保护,该保护与元件联结方式( 无 )关。 60、
油断路器严重缺油时,应迅速断开( 操作电源 ),断开( 保护 )压板,
悬挂( 严禁拉闸 )标示牌。 61、
高压断路器的作用是:当系统正常运行时,能切断和接通空载电流和负荷电流。
当系统中发生故障时,与( 保护装置 )配合,能迅速切断( 故障 )电流,防止扩大事故。 62、 63、 64、
母线及隔离开关长期允许的工作温度通常不应超过(70℃)。
变压器停电操作时应先断开(负荷侧)断路器,后断开(电源侧)断路器。 在导线中的电流,越接近导线表面,其密度越大,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集肤效
应)。
二、 选择题:
1、 如果变压器分接头开关处短路( C )保护将动作。
A、电流速断 B、接地 C、瓦斯 D、过电流
2、 高压长电缆停电后,用高压验电器接触导体时,验电器有时会发出声光报警,而且亮
3
度随时间而由强变暗,是因为( A )
A、电缆上积存的静电所致; B、感应电 C、线路带电; D、验电器有故障 3、 电流比相式母差保护,是用比较流过( C )断路器的电流相位实现的。 A、线路 B、发电机 C、母联 D、母线上任一元件 4、交流电流表或交流电压表指示的数值是( B )
A、 平均值 B、有效值 C、最大值 D、无效值
5、将一根导线均匀拉长使其长度为原长度的3倍,则它的电阻值为原电阻值的(C)。 A、 3倍 B、6倍 C、9倍 D、12倍 6、 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A)。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没有联系 7、 断路器CY-5液压机构中的压力表指示的是(A)压力。
A、液体压力 B、氮气压力 C、空气压力 D、水压力 8、测量电流互感器极性的目的是为了(B)。
A、满足负载的要求 B、保证外部接线正确 C、提高保护装置动作的灵敏度。 D、测量变比需要。
9、在输送相同的负荷时,提高系统电压会(B)
A、降低系统电压 B、减少线损 C、减少系统负荷 D、增加线损。 10、在变压器的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可以(C)。
A、提高电网电压水平 B、限制变压器的故障电流 C、补偿网络接地时的电容电流 D、补偿网络接地时的电感电流
11、现有三只阻值均为 R 的电阻 , 将它们连接成如图所示的连接方式 , 总电阻为(
C ) 。
(A) (1/2)R R (B) (2/3)R (C) (3/2)R R R (D)(1/3)R 12、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 ( D ) 。 (A) 最大值 , 瞬时值 , 周期 (B) 瞬时值,二频率 , 初相位 (C) 有效值 , 角频率 , 瞬时值2 (D) 最大值 , 角频率 , 初相位 13、绝缘材料受潮后 , 绝缘电阻会显著 ( B )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上下浮动 14、轴承因氧化不易拆卸时 , 可用 ( B ) 左右的机油淋浇在轴承内圈上 , 趁热拆除。 (A) 60℃ (B) 100℃ (C) 150℃ (D) 200 ℃ 1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 , 应将电流表与被测电路连接成 (A ) 方式。 (A) 串联 (B) 并联 (C) 串联或并联 (D) 混联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