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医学与养生》的题库及答案
附页:1、试述控制和调节情绪在养生中的积极意义。 2、未病先防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未病先防主要包括:
注重调养正气,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注重防止邪气的侵害 养生保健
4、你怎么认识“均衡营养”在养生中的意义?
答:所谓“均衡营养”是强调在日常饮食中避免“饮食偏嗜”,满足人体对四气、五味、五谷之所需,才能保证五脏功能平衡,气血运行流畅。(4分)
传统医学认为,如果饮食偏嗜,易致脏腑功能失调,如饮食偏寒,易损伤脾胃之阳,致寒湿内生,出现腹部冷痛、喜按、泄泻;如饮食偏热,易致胃肠积热,,见口渴、口臭、 腹满胀痛,大便干结。长期偏嗜某种食物,会造成与之相应的脏腑功能偏亢,久而久之,又可损伤其它脏腑,产生疾病。(3分)
长期饮食偏嗜者,如嗜食温热、辛辣者,易致体质偏热而阳盛,嗜食寒凉、酸苦者,易致体质偏寒而阴盛,故根据阴阳平衡理论及中药四气、五味理论来看,均衡营养在养生中的重要意义。(3分)
6、你是如何认识传统医学中的“整体观念”的?
答:整体是指统一性、完整性和相互联系性。传统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联系,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思想及其与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3分) 整体观念包括3方面内容: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形体结构、基本活动、机能活动)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以上展开各1分)、
7、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主疏泄”是肝的一项重要的生理功能,具有保持全身气血运行疏通畅达,通而不
滞,散而不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气机的影响: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通畅,气血调和,经络通利,脏腑器官功能正常;
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有助于脾升胃降,有助于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对情志的影响: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就开朗;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男子排精、女子排卵和来月经,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密切关系。
8、饮食不当是导致疾病的原因,它包括哪几个方面?该如何注意?
答:饮食不当包括:
饮食不节,即饮食没有节制,过饥或过饱,或食无定时
饮食不洁,即食用不干净的、腐败变质的或被污染的食物,或不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饮食偏嗜,即长期偏好某类食物,
饮食不当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功能失调,造成水谷精微的吸收与代谢障碍,从而影响各脏腑功能下降,产生疾病。
应注意:三餐定时定量,不进食不洁、霉变食物,注意均衡营养
9、你如何看待保持心理健康在养生中的积极意义?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一个重要部分,养生应注重调适七情,保持心理健康;
七情是人的情绪对外界客观事物或(和)现象的反应,一般情况下,属于正常的情绪活动,不会导致疾病。如果这种刺激过强或过久、或人的情绪反应过强或过久,或者过度压抑、或者过度反应,都会影响人体气机,从而影响脏腑功能,导致疾病的产生。 因此,注重调适自我情绪,适度控制、适度宣泄,保持人的情绪相对稳定,对维护人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虚弱或疾病,而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传统医学历来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在人体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对外界事物和现象的七种不同的情志反应,是外界不同的事物和现象作用于人体,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后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属正常情志活动,不会致病。但当人受到突然、强烈或持久的的情志刺激,并超过了人体自身生理调控能力,造成气机紊乱,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疾病遂生。
10、饮食不当是导致疾病的原因,它包括哪几个方面?该如何注意?
答:饮食不当包括:
饮食不节,即饮食没有节制,过饥或过饱,或食无定时
饮食不洁,即食用不干净的、腐败变质的或被污染的食物,或不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饮食偏嗜,即长期偏好某类食物,
饮食不当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功能失调,造成水谷精微的吸收与代谢障碍,从而影响各脏腑功能下降,产生疾病。
11、你是如何认识传统医学中的“恒动观念”的?
答:恒动指不停顿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恒动观念是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它认为一切物质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包括生命活动、健康与疾病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恒动观念包括3个方面,即: ① 生理上的恒动观 ② 病理上的恒动观 ③ 疾病防治中的恒动观
13、传统医学中,心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心的生理功能包括: 心主血脉 心主神志
心主血脉与心主神志两者具有密切联
16、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包括哪些内容?
答:脾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
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
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作用。
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排泄作用。人体所摄入的水液,经过脾的吸收和转化以布散全身而发挥滋润、濡养的作用;同时脾又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多余水液,及时地转输于肺和肾,通过肺的宣发和肾的气化作用,化为尿液排出体外。
17、肾中所藏之精的来源有哪些?它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答:肾中所藏之精,其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一是来源于出生后,机体从饮食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质,称为“后天之精”。
肾中精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 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肾气的这一功能,是通过肾中精气所含的两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成分,即肾阳和肾阴来实现的。肾阳,主要有促进机体的温煦、运动、兴奋和化气的功能。肾阴,主要有促进机体的滋养、濡润、成形和制约阳热等功能。
18、你对传统医学中的“心主神志” 是如何认识的?
答:心主神志指传统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是由心来承担的。心主神志功能正常,则精神正常,神志清晰,反应灵敏,思维敏捷。若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可因精神、意识、思维异常而可见失眠、多梦、健忘、反应迟钝、精神萎顿、甚则谵妄、昏迷等。
同时心有主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心在脏腑活动中居于首位,起主导作用。五脏六腑在心的主持与调节下,彼此协调,才能完成整体的生命活动。若心主神明功能失常,五脏六腑功能就会失调,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19、试运用传统医学理论简述调适情志在养生中的积极意义。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一个重要部分,养生应注重调适七情,保持心理健康;
七情是人的情绪对外界客观事物或(和)现象的反应,一般情况下,属于正常的情绪活动,不会导致疾病。如果这种刺激过强或过久、或人的情绪反应过强或过久,或者过度压抑、或者过度反应,都会影响人体气机,从而影响脏腑功能,导致疾病的产生。
因此,注重调适自我情绪,适度控制、适度宣泄,保持人的情绪相对稳定,对维护人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1、中药四气指的是什么?具有什么意义?
答:中药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其中寒凉属阴,而凉次于寒;温热属阳,温次于热。药性 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一般而言,温热药用于治疗寒病,寒凉药用于治疗热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