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案
4、什么是生产价格?生产价格规律与价值规律有什么联系?
5、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第六章 生息资本和利息
教学时数:8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1)了解借贷资本的形成、职能与特点,银行资本及银行利润;资本主义信用的形式、作用。
(2)理解利息及利息率,股份公司、虚拟资本,银行资本及银行利润,资本主义信用的形式、作用。
(3)掌握掌握借贷资本职能与特点;利息的本质;银行资本及银行利润;资本主义信用的形式、作用。
教学重点:借贷资本的形成、职能与特点、虚拟资本、创业利润。
教学难点:借贷资本的形成、职能与特点、虚拟资本、创业利润。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
2、罗尔:《经济思想史》
3、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4、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张维达主办《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吴树青等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一、借贷资本的形成和职能
二、利息和企业利润
三、利息率
第二节 银行资本与平均利润
一、银行资本
二、银行利润
三、资本主义银行体系
第三节 资本主义信用与股份公司
一、资本主义信用
二、股份公司
三、虚拟资本
基 础 训 练
一、名词解释
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 利息 银行资本
银行利润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 股票
股份公司 债券 金融市场 虚拟资本
二、思考题
1、什么是利息及利息率?为什么说利息率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2、银行的职能是什么?银行利润的来源是什么?
3、资本主义信用的形式有哪些?信用有什么作用?
三、社会实践
参观曲靖证券营业部股票交易。
第七章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与地租
教学时数:8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1)了解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形成和特点及其地租的形式。
(2)理解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的含义、形成条件、形成原因与源泉;认识土地所有者如何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3)学会运用地租理论分析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教学重点: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教学难点: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条件、土地价格。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1、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2、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张维达主办《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吴树青等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5、人大复印资料《农村经济导刊》,2005、2006年各期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
一、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形成和特点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三、土地价格
第二节 级差地租
二、级差地租的形成
二、级差地租 = 1 \\* ROMAN I
三、级差地租 = 2 \\* ROMAN II
第三节 绝对地租
一、绝对地租的形成
二、当代资本主义农业绝对地租的形成问题
基 础 训 练
一、名词解释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资本主义地租 级差地租 绝对地租二、思考题
1、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是什么?
2、什么是级差地租?它产生的条件、原因、源泉是什么?
3、什么是绝对地租?它产生的条件、原因、源泉是什么?
4、资本主义土地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土地价格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