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连除的简便计算教案
人教实验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连除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野竹小学 唐文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的例3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索发现的方法,对连除简便运算进行教与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教材学情分析: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能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
连除的简便计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及减法的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整数四则运算的一些简便运算。教材主要着眼于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材的编排意图主要是通过典型的、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根据运算特点和数据特点,灵活选用合理、简便的计算方法。
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将简便运算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的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这样既能让实际问题的生活背景成为学生理解简便计算方法及其算理的经验支撑,又能使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培养相互促进,同步提高。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的性质。 教学难点:选择合理的算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加法我们学了哪些运算定律?乘法呢?减法有什么运算性质? 我来考考大家应用的怎么样?看大屏幕。
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并说说运用了哪些定律或性质。 800-138-162 258+791+642 25×35×4 83×115+115×17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定律、性质,感受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的所带来的作用,感受简算的乐趣。为探究连除的简便运算作知识与情感铺垫。)
二 :探索除法的的简便运算 (一).创设情境:
谈话:春天,万物复苏,花红柳绿。春天,也正是植树的好季节,你们看:3月12日,植树节到了,同学们开展了植树活动。
课件出示例3.
(设计意图:将学生引入到现实生活中,既能激发学生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不由自主的进入探索之中,还能感受数学知识的作用,也能潜移默化的进行绿化教育。)
(二).探究解决问题。
1.理解题意:请读例3.边读边思考,这题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现在请你们用一种或两种方法解答,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路。 2. 组织学生板演汇报:每步表示求什么? (三).探究发现规律。
师:那我们想一想:今天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是什么?(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或者是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再观察一下结果怎样?(相等)。因此,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
板书:1250÷25÷5=1250÷(25×5)
师:那么,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 师:这个就是除法的运算性质。你能否用字母来表示吗? (a÷b÷c= a÷(b×c) 反过来就是a÷(b×c) = a÷b÷c)
(设计意图:当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时,这已为学习连除的简便运算建立起知识的平台。因此利用小精灵的问题,让学生在对不同方法的分析比较中通过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探究发现出连除的几种算法,使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和计算方法与能力的培养相互融合,促进相互的理解,掌握。)
(四).探究规律的运用。 1.运用的条件。
想一想:连除有几种算法,分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理解连除的性质,为运用作准备。) 2.初步运用。(多媒体)
(1)在下面等式的○里,填上运算符号。 ①64000÷125÷8=64000÷(125○8) ②28000÷(140×25)=28000 ○140○25 (2) 判断
①7200÷24÷3=7200÷(24×3) (√ ) ②1000÷(125×8)=1000÷125×8 (× )
(设计意图:其作用一是进一步理解掌握;二是预防后面分组探究中一些不必要的失误,三给学生搭个桥,建立起运用的模式。) 3.深入探究运用
出示(1)270÷27÷2 (3)540÷(9×6)
(2)610÷5÷2 (4)560÷(7×5) (1)组织分组探究。
师:.有时运用这一规律能使我们的计算方法更为合理。师:下面这些计算怎样才能速度最快方法又最合理?请小组先交流,然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2)板书汇报
610÷5÷2 270÷27÷2 540÷(9×6) 560÷(7×5) =610÷(5×2)=10÷2 =540÷54 =560÷7÷5 =610÷10 =5 =10 =80÷5 =61 =16
生1:我们小组重点讨论的是这两道是连除,有时根据运算顺序连续除以两个数即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比较简便,有时根据除法的性质把算式转变成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比较简便。
生2:我们小组讨论的是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发现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有时根据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比较简便,有时根据除法的性质把算式转变成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比较简便
师:计算连除时,可以根据四则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有时根据数字的特征有时改写成“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乘积”比较简便。计算“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乘积“时,可以根据四则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有时根据数字的特征改写成“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本课这时将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利用已有的经验,自己去发现探索,从而形成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的能力。) 三练习
1.书P43:做一做。
2.补充题:420÷35 600÷24
提示:我们根据数字特征能否先把35和24拆成两个数的积呢?
(设计意图:新课程指出“练习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由于学生注意力、兴趣无法维持很长时间。因此,我在练习的设计形式上采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等等情景。这样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练习的积极性。在内容的设计上也安排了一定的梯度,有利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以形成新的技能和技巧。)
四、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间,40分钟就要过去了,老师真想让时间停下来,可这是不可能的。今天我给大家留个特殊的作业,写一篇数学日记。让这篇数学日记来记录我们的精彩、记录我们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吧!请看数学日记的内容要求。
课件出示:今天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把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的过程、应用时出现的问题及错误原因、这节课给你带来的乐趣或你还存在的疑问为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写好后交给你们的老师,再转交给我,把这份数学日记作为我对你们永久的回忆吧!先和同桌交流。 五、板书设计:
连除的简便运算
1250÷25÷5 1250÷(25×5) =50÷5 =1250÷125 =10(元) =10(元)
字母表示:
1250÷25÷5=1250÷(25×5) a÷b÷c= a÷(b×c)
a÷(b×c) = a÷b÷c)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