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顶板管理相关制度
员部门和矿领导反馈。
4、矿变化管理领导组组长、副组长负责及时掌握、准确处理工艺、时段等方面的变化,当日值班长负责对变化情况区别对待,分级处理。
5、技术部负责队组变化管理的现场技术指导。 6、安全部对系统和环境变化情况全面监督和检查。合理安排好顶岗人员,一定要安排持有资格证、责任心强的人员保证安全生产。
7、特殊情况本班人员无法顶岗时,要协调其他班次抽人顶岗,严禁特殊工种无证人员上岗。
三、系统、环境等影响较大的变化由分管部门响应处理: (一)矿成立矿井系统和生产环境变化领导组: 组 长:王 炜 刘仓仓
副组长:衡宏伟 韩笑天 陈小堆 周玉怀 杨沁军 成 员:司春会 郑树东 张胡旦 门永永 李富山 党军红 张志国 刘胡庆 朱铜根 苏小肉
1、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队长对系统和环境变化工作全面负责,定期听取副队长对系统和环境变化情况的汇报,督促和检查系统和环境变化的工作计划和落实情况。
3、生产技术部负责根据系统和环境变化情况制定方案,
- 9 -
并组织相关部门对技术措施进行会审。同时有专人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现场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4、安全部对系统和环境变化情况全面监督和检查。 5、地质组负责对施工队组的地质构造进行预测预报,同时加强综掘队组的顶板岩石性探测工作,为及时修改支护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二)系统和环境变化包括以下方面: 施工地点变化:
1、由生产技术部牵头、安全、地测、通风、机电、准备、调度及施工队组等参加、深入到施工现场,并由施工队组负责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作业规程,由生产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主管进行会审。
2、工程开工前,施工队组必须向安全部提交开工申请报告,经安全部组织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
3、技术员负责安排、施工队组的技术人员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技术措施和作业规程学习、贯彻、签名、考试。 单项工程开工:
1、单项工程开工前。施工队组必须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生产技术员负责安排,施工队组的技术员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技术措施和作业规程学习,贯彻、签名。
3、开工前、施工队组必须向安全部提交开工申请报告、
- 10 -
经安全部组织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
4、施工现场必须有跟班队长,并明确指定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
5、安全部负责现场安全监管,并监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现场的落实情况,确保安全生产。 顶板变化:
1、施工队组树立顶板管理意识、发现顶板稍有变化,应及时采取措施,尽可能避免塌顶漏矸。
2、当掘进工作面出现下列情况时,队组必须及时停止掘进,撤出人员,向调度室汇报。并安排有关单位现场勘探,制定出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巷道遇断层、馅落柱、褶曲等地质构造时。
(2)顶板松软破碎或处理较大范围的冒顶等特殊情况时。 (3)顶板来压、支护变形骤增时。 (4)巷道顶板离层严重。 (5)其他异常情况出现。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取措施,加强支护,修改支护参数:
(1)巷道顶板离层超过规定; (2)锚杆发生被拉断现象; (3)锚杆、锚索托板被压坏; (4)巷道围岩发生较大变化。
- 11 -
4、巷道严格执行“排排见锚杆,锚索紧跟煤头”的规定。 5、地测组除按规定探测顶板外,如遇队组汇报煤层增厚或顶板异常时,应及时进行顶板探测,以确定支护参数。队组要根据地测组顶板岩性探测情况,及时修改支护参数。
6、每个掘进工作面要配备一定数量的铁锹、镐、大锤、撬棍、千斤顶等救援工具,并建立基础台账,以备应急救援之用。每个掘进头要备用有直径16cm以上、长3.0~5.0m木柱不少于6根,锚杆20根,锚索不少于20根。
7、巷道压力大,煤层松动、顶板破碎时,所有支护必须紧跟工作面。
8、严禁施工队组私自切割锚索。锚索外露长度超过规定要求,影响巷道使用,确需切割时,应遵守下列规定:切断器由生产技术部统一管理,施工队组需要切割时要先申请,经总工程师同意后,在技术员监督下集中对巷道内外露超过规定的锚索进行统一切割。
四、对以一些特殊的或突发的变化由相关的矿领导处理。
1、掘进工作面的特殊或突发变化包括工作面遇到特殊地质构造、构造群、含水构造、瓦斯涌出异常、涌水异常、不明涌水、顶板压力增大严重等影响生产、导致停产的变化。
2、掘进工作面的特殊或突发变化还包括了工作面顶板来压严重导致支护大面积失效、顶板塌顶严重、冒顶、涌水导致停产、瓦斯突发增大、超限严重以及极限设备突发较大故
- 12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