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苏州市区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13.阅读下面材料,你认为李女士在陪读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请根据文本中三位同学的发言作出分析。(3分)
我已陪读了两年,孩子上初中后,我就选择了辞职陪读。每天的工作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学,准备一日三餐,做好一切后勤保障。我怕孩子学习不自觉,每晚都坐他身边陪读。除此之外,还要督促他复习。可最近孩子一回家就关房门,也不知他在想什么。——(上海)李女士 ▲ 阅读《流淌在记忆里的小河》,完成14~18题。(12分)
流淌在记忆里的小河
贾彩玲
①洨河,是我故乡一条小河的名字。
②她清清浅浅,潺潺涓涓,似一条飘带,缓缓地从我住的小镇旁流过。平时,我很少走进她,只有在春天的时候,姥姥带我回娘家,洨河水一路相伴,我才能完整地欣赏她的美丽。
③跟姥姥回娘家,是童年最高兴的事情。那时我大约五六岁,天刚亮就起床梳洗,吃完饭,换上妈妈新缝的花布衫,蓝裤子,粉嘟嘟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两只羊角辫颤颤悠悠;小脚的姥姥发髻梳得乌黑发亮,穿上干净的斜襟蓝布衫,白袜子,新做的黑面鞋裹着“三寸金莲”。姥姥一手提着盛满干粮的篮子,一手拉着我的手,高高兴兴出了家门,碰见熟人就说:“ 回娘家呵!”
④春天的田野是一幅画,太阳慷慨地将阳光与温暖洒向大地,细致耐心地绘上金色,麦田绿绿的,油油的,一望无际。我们沿着河边的小路走,姥姥说,沿着河走,就能到她的家,她的家就在河边上。清澈的河水在脚下哗哗流过,欢快地奔向远方。我们先经过一个叫牛庄的地方,河水从村中间穿过,走上一座小石桥,桥下有女人在河里洗衣服,垂柳长长的发辫探到水面上,石板上女人捶打衣服的声音和女人的说笑声传得很远。
⑤走上一个高高的堤坝,河水在这里又深又急,河面也变得宽阔起来。堤坝旁种着很多树木,我和姥姥在树荫下休息。河岸边是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微风送来阵阵的花香,还有河水扑面而来的清凉,我兴奋地跑过去采来一大把黄花,放在嘴边嗅啊嗅,也不说赶路了,姥姥急了:不走,就赶不上吃晌午饭了。
⑥走了十多里路,河边是一个村庄,姥姥兴奋地说到家了。河水到这里变窄了,一群孩子在河边嬉笑着捕鱼。刚进家门,姥姥的嫂子就迎出来了,那是一个瘦小的、面带慈祥笑容的老奶奶。她的儿子在铁路上班,孙女在大队工作,孙儿在生产队里当机手,儿媳在家,很和美幸福的一家人。屋子里收拾的很整洁,儿媳到厨房做饭去了,两个老人在一起亲热唠家常。我趴在桌子上盯着那个鸡吃米的钟表看,米怎么也吃不完,鸡也吃不饱,我在心里犯着嘀咕。
⑦吃完中午饭,我就躺在床上睡。姥姥他们在包饺子,下午吃完饺子,一老一少往回赶。傍晚的洨河,火红的晚霞映在水面上煞是好看!村庄里升起袅袅炊烟,小路上,走着扛着工具收工的农人,赶牛车的老伯扬着鞭子悠闲地从我们身旁经过,天黑的时候到家了。
⑧在童年的记忆里,洨河是美丽的。后来,我长大求学、工作,远离家乡,远离洨河。多年后,..
我又乘车经过那条小河,河水已经变得混浊,没有了当年的清澈,我已寻不到她当年的模样;去看年迈的姥姥,她已看不到我,也听不到我说话,只能靠触摸来感觉我,我说不出的神伤。
⑨那清清的洨河水, ……只能在我的梦里流淌,流淌。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4.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为什么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洨河是美丽的?(3分) ▲ 15.请从写作手法与表达效果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3分)
春天的田野是一幅画,太阳慷慨地将阳光与温暖洒向大地,细致耐心地绘上金色,麦田绿绿的,油油的,一望无际。
▲
16.作者详写陪姥姥回娘家途中的见闻,而略写在姥姥娘家的情况。这样安排是否合理,说说你的理由。(2分)
▲
17.“河水已经变得浑浊,没有了当年的清澈,我已寻不着她当年的模样”这句话在文章中有着怎样的作用?(3分)
▲
18.根据文章内容,你感觉在“我”梦中流淌的,除了记忆中的洨河水,是否还有别的东西,请你给第⑨段再添上一句话,使本文的意蕴更为明晰。(1分)
那清清的洨河水, ▲ ……只能在我的梦里流淌,流淌。
第三部分 作文(40分)
19.作文。(40分)
生活中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会有不期而至的风雨。有时让人忍不住欢笑,有时又让人忍不住落泪;有时让人忍不住愤怒,有时又让人忍不住叫好……“忍不住”是我们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往往能流露出一个人的真感受、真想法、真性情。
请以“忍不住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在答题卷上; ② 不要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