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板的光能够在屏幕上成像。 实像和虚像(见下图):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在那里所成的,如果把感光胶片放在那里,真的能记录下所成的像。这种像叫做实像。物体和实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凸透镜成实像情景:光屏能承接到所形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两侧。
凸透镜成虚像情景:光屏不能承接所形成的像,物和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且同一直线上,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烛焰的像没有成在光屏中央,蜡烛光屏偏哪儿往哪儿移,蜡烛适当相反移。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
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1/u +1/v =1/f
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 物距 u>2f f2f |v|>u 幻灯机 放大镜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1)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2)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成实像时:
物距减小 像距增大 像变大
(增大) (减小) (变小)
(5)成虚像时:
物距减小 像距减小 像变小
(增大) (增大) (变大)
当物体从远处向焦点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并远离凸透镜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虚像总是同侧正,实像总是异侧倒。
?-9-?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距越大像越大,像儿跟着物体同向跑。 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不论实像虚像:
物体离焦点越近,像越大, 物体离焦点越远,像越小。
像和物体离凸透镜距离:哪儿边距离大哪边大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1、眼球相当于一架照相 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凸透 镜。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于胶片(光屏)。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 视网膜 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眼睛的视网膜上成的是一个倒立 、 缩小 的 实 像。
明视距离:25cm 近点:10cm
2、近视眼,像成在视网膜的 前 方。可以戴 凹透 镜来矫正。因为它具有 发散 光线的性质。使清晰的图像略向后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 ...近视原因:晶体太厚,折光能力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用凹透镜矫正)
3、远视眼(又叫老花眼)像成在视网膜的 后 方。可以戴 凸透 镜来矫正。因为它具有 会聚 光线的性质。使清晰的像略向前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 ...远视原因:晶体太薄,折光能力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用凸透镜矫正)
五 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由 目 镜和 物 镜组成,都是 凸 透镜。 2、物镜:作用相当于 幻灯机 的镜头,成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显微镜把物体所成的像两次放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成像没有在视野中央,偏哪儿载物片往哪儿移 3、望远镜有反射式望远镜和折射式望远镜两种。
其中有一种折射式由两组凸透镜组成,望远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镜头, 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实像;落在物镜的一倍焦距稍外一些,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目镜成放大的虚像。。它有拉近镜头,增大视角的作用。 .......视角的大小和物体本身的大小以及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4、成实像的光学元件有:照相机、投影仪、小孔成像 ; 成虚像的光学元件有:平面镜、
?-10-?
放大镜、凸凹面镜
利用反射的有:平面镜、水下的倒影、所有面镜; 利用折射的有:所有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近视镜、老花镜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1、质量:(1)定义: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叫做质量。用字母 m 表示。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1t= 1000 kg,1kg= 1000 g=1000000 mg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50 kg
(2)实验中常用 天平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各种秤也是测 质量 的工具。
2、天平:天平是测的质量的工具,天平的使用的方法如下:
首先把天平放在 水平 的桌面上,之后把 游码 放在标尺左端的 0刻线 处,调节 平衡螺母 ,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 中线 处,表示天平已调平衡。若指针左偏,左右两个平衡螺母都像 右 调。平衡后才能称量质量。称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 左 盘,砝码加在 右 盘,加砝码时先加质量 大 的后加质量 小 的,最后加 游码 ,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读数时物体的质量= 砝码 质量+ 游码读数 质量。
3、使用天平称质量时应注意:不能用手拿砝码,应用 镊子 加减砝码,;不能把化学药品或液体等直接放在砝码盘里称质量,要用烧杯等装起来称量;加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如何称小瓶中水的质量? 瓶和水的总质量—空瓶的质量 4、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 位置 、 状态 、 温度 、 形状 而改变。1kg的冰化成水后质量为 1kg 2kg的面拿到月球上质量为 2kg ,一铁丝把它弯成铁环质量 不变 (变、不变)。
*5、天平秤质量时,若物码放反了,则物体的质量= 砝码质量—游码质量数 6、若砝码生锈,测量值偏小,实际值大;若砝码磨损,测量值大,实际值小 二、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2、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公式:ρ=m/V
?-11-?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m——质量——千克(kg) V——体积——立方米(m3)
密度的常用单位g/cm3,g/cm3单位大,1g/cm3=1.0×103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3、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ρ=m/V。
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V=m/ρ。 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m=ρV。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液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出。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1L=1dm3 1mL=1cm3
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
③量筒放在水平台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仰视读数偏小,俯视读数偏大。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ρ=m/V就能
够算出物质的密度。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利用量筒进行排水法测量。
3、排水法: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1,再将被测物体
轻放入或按入水中,读出此时读数V2,V2-V1即是该固体的体积。 适量的含义是液体能够浸没被测物体,放入物体后液面又不会上升超过最
大刻度线处 测石块密度的步骤
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将石块系好,慢慢放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ρ=m/V=m/(V2-V1) 如何测量盐水的密度
1.调节好天平,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m总)
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录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液体的体积V 3.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m余) ; ρ=M/V=(M2-M1)/V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1、 鉴别物质:方法是求出物质的密度ρ,再查密度表,与那种物质的密度相同就是那种物质。
?-12-?
2、 间接求物质的质量:如求天安门纪念碑的质量,先量出长宽高,求出体积,查出密度,用公式M=ρV求出质量。
3、 间接求体积:质量方便测而体积不便测时,用V=M/ρ求得 4、 配需要物质的密度:用平均密度ρ=(M1+M2)/(V1+V2) 5、 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密度、质量、体积的变化。
6、 同种物质意味着 密度 相同;谈到样品意味着 密度 相同;谈到先制一个模型意味着 体积 相同;谈到给飞机减轻重量意味着飞机的体积不变。 质量 变小
7、 一定质量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后,密度 变小 。密度小的上升(在上面) 8、 水在 4 ℃有反常膨胀现象,即在这个温度下水的密度最大;密度大的总在
下 层 ,所以较深的湖底水温 4 ℃而不会结冰。
?-1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