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六年级数学上册2.12近似数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 - 图文
近似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近似数和准确数的概念,能正确区分正确数和准确数。 2、能按要求取近似数和确定近似数的精确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观察、猜测、验证、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在亲身经历“取近似数和确定近似数的精确度”这些活动中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的掌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取近似数和确定近似数的精确度”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乐趣,学会在交流中获益,初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通过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对小数取近似数和确定近似数是小数的精确度。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对整数(包括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取近似数和确定近似数是整数(包括用科学计数表示的数)的精确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能到海阳与同学们合作,感到非常高兴,来之前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请看大屏幕这么美的地方是哪儿?作为海阳市的中学生,老师为你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让我们自豪地齐读这句话。作为远道而来的老师也谢谢同学们的热情。 二、合作探究: (一)准确数与近似数 那老师问大家你们了解海阳吗? 我们把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称为准确数(白板出示)例如人数或物体的个数等。 我们把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白板出示)例如测量、估计得到的数据。 我们了解了准确数与近似数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的第一部分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大屏幕,欣赏海阳美丽风光。 学生回答:海阳 学生齐读:和谐之城魅力海阳欢迎您 设计理念 通过老师亲切的谈话,欣赏海阳美丽风光的图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之旅。 通过“海阳概况”引入,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和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使学生理解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定义,能正确区分生活中的哪些数准确数,哪些数是近似数。 1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海阳概况后集体交流:准确数有:14、732近似数有:1886.6、230、67万、30 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哪些数是准确数 学生举个例子说说生活中的哪些数是近似数 学生在导学案上快速作答,做完后集体订正 师:本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近似数,(板书课题:近似数) (二)认识精确度: 老师在测量身高时,若用米作单位大约是2米;若用厘米作单位大约是175厘米,其中近似数2米、175厘米哪个与老师的实际身高更加接近?因此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用精确度来表示(板书:精确度) 为了得到需要的近似数,我们常用什么方法?(板书:四舍五入) 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中的第二部分。 我们一起来看π取近似数3.14时,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是精确到哪一位?或叫做精确到 ? 那π取近似数3.142呢? π取其它近似数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由此你发现了什么? (三)取近似数 我们认识了精确度,请同学们按要求完成例1.(大屏幕出示答案) 师:哪位同学能交流一下27.04你是如何取近似数的 27.0后面的0能不能省略?为什么? (四)确定精确度 同学们按要求取近似数做的非常好,相信例2也能完成的非常出色。请同学们按要求完成例2的小题。(大屏幕出示答案) 在刚才的交流中,哪个小题有难度那我们共同来探讨(板书42.3万)首先我们确定42.3万是不是精确到十分位?为什么?那3在什么数位上?哪位同学能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找的。
学生回答:175厘米 学生回答:四舍五入 学生独立解答,做完后集体正 学生回答:四舍五入到十分位,就是精确到十分位或叫做精确到0.01 学生答:四舍五入到千分位,就是精确到千分位,或叫做精确到0.001 学生答:是 学生答:四舍五入到哪一位,近似数就精确到哪一位 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答案并相互说说做法 学生到台前为大家讲解:精确到0.1就是精确到十分位,再看百分位,最后四舍五入得到27.0 学生答:不能,省略的话就精确到个位了 学生独立解答,小组交流结果并说说做法 学生答:第三、四小题 学生答:不是,因为后面有个万字,所以3不在十分位上 学生答:千位上,42.3万,2 通过测身高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精确度的不同,直接决定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因此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用精确度来表示。 通过实例,让学生真正理解“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是精确到哪一位”的含义,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做好铺垫。 学生已有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一指精确到哪一位,二看下一数位上的数字,三用四舍五入 ,在上一环节明白了精确度的含义,因此本环节以学生自己解答为主,最后以27.04为例题加以点拨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并强调最后的0为什么不能略。 使学生能够熟练确定近似数的精确度。特别是通过第3,4小题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对于近似数是整数的2
还有没有其它做法? 那第4小题又该如何解答呢? 三、新知应用 (一)小试牛刀 前面的几个环节,同学们表现得非常优秀,下面我们来一组抢答巩固所学的知识。 3.895(精确到百分位) 127.32(精确到0.1) 7.93(精确到个位) 426500(精确到万位) 板书43万不同写法,(2种),那种写法是错的? 43万用科学计数法如何表示?这种写法行不行? 5那4.265×10(精确到万位)又该如何取近似数呢? 那426500精确到千位呢? (二)智慧闯关 1、万米海滩:“一本100页的书大约厚0.6厘米”,这句话中准确数是 ,近似数是 。 2、招虎山森林公园:判断正误: 近似数50000与5万的精确度相同。 3、云顶竹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是15,下列哪些数可能是原来的数 。 ①14.49 ②14.56③14.98 ④15.31 4、地雷战纪念馆:据统计,海阳市总人口约为67.6万人,你认为这个数字( )
在万位上,3在千位上,所以就精确到千位 把42.3万改写成用1做单位的数是423000,3在千位上,所以就精确到千位 学生思考后,交流:把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改写成用1做单位的数后5在十位上,所以就精确到十位 学生抢答 3.895≈3.90 127.32≈127.3 7.93≈8 第四小题学生答43万 圈0的,圈0的就是精确到个位 5学生答:4.3×10 学生讨论交流:行,它与43万一样也是精确到万位 5426500≈43万(或4.3×10) 学生讨论交流:化成用原数再按整数取近似数的方法取近似数 554.3×10≈4.3×10(或43万)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答案427千,或4.27×10的5次幂 学生选题并作答 1、准确数是:100 近似数是0.6 2、错误 3、②③④ 4、D (带计数单位或用科学计数法不表示的整数),确定其精确度的方法。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取近似数的方法。特别是通过设计第4,5小题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精确到个位以上,取近似数时应采用数字加计数单位或科学计数法来表示 五个闯关题目有层次,有梯度,考查的知识点相对全面。不同层次的难度,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挑战的刺激。在竞争中获得知识和快乐。 3
A、精确到万位 B、精确到百分位 C、精确到百位 D、精确到千位 5、沙雕艺术公园:用四舍五入法把5.349按下列要求取近似数 (1)精确到百分位 (2)精确到0.1 (三)知识百科 请同学们快速完成知识百科的2道小题。你同意老师的做法吗?老师的计算过程有问题吗?那又为什么? 像这样的实际问题,我们能不能采用四舍五入法所以(大屏幕出示)老师读 四、畅谈收获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老师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了梳理(请看屏幕) 五、布置作业 必做:习题2.17 1、2 选做:习题2.17 3 5、5.349≈5.35 5.349≈5.3 学生独立完成后回答:不同意 没有 学生交流:取近似数时,应考虑实际问题 学生回答:不能采用四舍五入法 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 取近似数除了我们常用的四舍五入法外,还有进一法和去尾法,应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 学生思考后先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提升了一个高度。 六、快乐达标 学生独立解答 1、下列数据,( )是准确数 A、我国国土面积为960多万平方千米。 B、数学课本的宽度约为18.5厘米。 C、小明有5支中性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似数1.26精确到0.001 B、近似数3.20与3.2精确度相同 C、近似数3.5精确到十分位 D、近似数3.5万精确到十分位 3、用四舍五入法把5.648精确到0.1的结果是 。
反馈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一步巩固应用本节学知识。 4
附板书设计:
2.9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内容近似数
取近似数
426500(精确到万位)
426500≈43万→数字+计数单位 426500≈4.3×105→科学计数法 ↑
4.265×105(精确到万位)
4.265×105≈43万(或4.3×105)
――四舍五入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第84页例,例,第85页课堂活动第,题及练习十七第,题。确定精确度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的方法,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42.3万精确到千位 4.85×103 精确到十位
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精确到哪一位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学习准备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说一说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二、引入新课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也需要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板书课题)三、教学新课体会小数的近似数的意义教师:同学们先看这样一个例子。(多媒体演示两个小孩对话)教师:我国有亿人,这个亿实际上是一个近似数,根据2005年我国进行的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当时我国人口应该是306280000人,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13.062亿人。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一般生活中不说是13.062亿人,而说成是亿人呢?学生讨论后回答。引导学生说出:()不说13.0628亿人而说亿人是因为13亿比13.0628亿更好记忆;()13亿非常接近13.0628亿;()由于我国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出生或死亡,因此不可能非常精确地统计出我国人口总数,就是3.062亿也是一个近似数,所以用13亿这个近似数更有利于我们记忆。教学例教师:生活中像这样用到小数的近似数的情况比较多,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问题。课件出示鲸鱼图和鲸鱼的对话框。教师:这里要求用近似数来表示鲸鱼的体重,你知道为什么要用近似数来表示鲸鱼的体重吗?引导学生说出取近似数的理由。比如吨后面的第三位小数表示千克,几千克的体重对整只鲸鱼体重的影响不大;近似数比精确数更好记忆等。教师:老师也赞同同学们的这些理解。下面我们研究怎样求表示鲸鱼体重的这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先想一想我们通常用什么方法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