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强烈推荐)三亚市镇老年之家项目的研究报告定稿
年人的生活需求,更重要的是对于减轻年青一代家庭成员的精神压力,构建和谐家庭,促进社会的和谐共融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为加快三亚市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扩大经营规模,使更多的老年人入住公寓,*镇*拟建老年之家项目。
本报告就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作深入研究。
- 5 - 术 语
1、老年公寓 Apartment for the Aged
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是综合管理的住宅类型。
2、老龄阶段 The Aged Phase 60周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段。
3、自理老人 Self-×l.50m的轮椅回旋面积。 2)标志鲜明,易于辨认。
3)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大于0.40m,并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4)缓坡台阶踏步踢面高不大于120mm,踏面宽不小于380mm,坡道坡度不大于112。台阶与坡道两侧均设栏杆扶手。
5)当室内外高差较大设坡道有困难时,出入口前设升降平台。
6)出入口顶部设雨篷;出入口平台、台阶踏步和坡道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材料。
(3)过厅和走道
- 6 - 设计原则:老年之家过厅和走道,应具备轮椅、担架回旋条件。通过式走道两侧墙面设介助扶手,对于年老体衰的老人或愈后康复的老人十分必要。扶手选择圆形建材,可扶可抓握,成为老人行动依赖的可靠安全工具。
设计规范:
l)户室内门厅部位应具备设置更衣、换鞋用橱柜和椅凳的空间。
2)户室内面对走道的门与门、门与邻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O.50m,以保证轮椅回旋和门扇开启空间。 3)户室内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小于1.20m。
4)项目区公共建筑,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小于1.80m。 5)老年人出入经由的过厅、走道、房间不设门坎,地面不设高差。
6)通过式走道两侧墙面0.90m和O.65m高处设φ40~50mm的圆杆横向扶手,扶手离墙表面间距40mm;走道两侧墙面下部设0.35m高的护墙板。
(4)楼梯、坡道和电梯
设计原则:体现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的方便老年人使用的建筑,最突出的一点就表现在楼梯设计上。楼梯设计是否合理,
- 7 - 不仅直接影响老年人使用是否方便,而且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安全。因此,应采用缓坡楼梯,踏面宽度应考虑两脚共踏一步的需要,设置足够的宽度。这种楼梯对借助拐杖的老人也比较适用。由于楼梯坡度较缓,使老人消除了向下俯视产生的倾覆恐惧感。
采用异色防滑条是基于老年人视力减弱后,对踏步边缘采取的警示性安全保护措施。
设计规范:
1)老年人使用的楼梯间,其楼梯段净宽不小于1.20m,不采用扇形踏步,不在平台区内设踏步。
2) 缓坡楼梯踏步踏面宽度:公寓楼不小于300mm、活动中心不小于320mm;踏面高度:公寓楼不大于150mm、活动中心不大于130mm。踏面前缘设高度不大于3mm的异色防滑警示条,踏面前缘前凸不大于10mm。
3)由于轮椅老人所居楼层可调性较大,坡道宽度按双排轮椅并行确定。坡道净宽不小于1.50m,坡道长度不大于12.00m,坡度不大于112。坡道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 50)的有关规定。
4)楼梯与坡道两侧离地高0.90m和0.65m处设连续的栏杆
- 8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