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四章 周期运动带答案
荣誉 责任 诚信
(1)波的传播方向。
(2)在图中画出,当质点A经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时。质点A、B之间的波形。(波的振幅为10 cm)
E 机械波的描述
一、学习要求
理解描述波的几个基本物理量:波长、频率、波速的概念与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能运用波的图像来描述波;根据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和其他条件画出任一时刻的波形图。通过对横波图像的学习,认识用图像研究物理过程的方法。通过对地震海啸的认识,领略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减灾防害的意识。
二、要点辨析 1.对波长的理解
(1)在波动中位移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如图4—20中的A、B两点)间的距离叫波长,所以这两点的振动步调始终一致,即一个质点到波峰,另一个质点也到波峰;一个质点在平衡位置并向上运动,另一个质点也必在平衡位置并向上运动。
(2)在横波中,相邻两个波峰或相邻两个波谷间的距离就等于一个波长。相邻波峰与波谷间沿传播方向的距离为半个波长。
(3)波长也等于波源振动一次的时间内波向前传播的距离。波源振动n次,波向前传播n个波长。
(4)相距为波长的整数倍的两点,振动的步调始终一致;相距为半波长的奇数倍的两点,振动的步调始终相反。
2.波速、频率、波长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
波速是描述波在介质中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在均匀介质中波是匀速传播的,机械波波速的大小由介质性质决定。如:各种声源发出的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速约为340m/s,而在水中的波速约为1500m/s,在钢铁中的波速约为4500m/s。
频率是介质中任一质点每秒完成全振动的次数。由于介质中相邻的各质点均受先振动质点的驱动,它们的振动频率都等于驱动力即波源的振动频率。所以,波的频率大小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如一男孩的声波由空气传入水,在水中听到的声音依然是男孩的声音,绝不会误以为女孩的声音。当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的频率是不变的。
17
荣誉 责任 诚信
由于在均匀介质中机械波是匀速传播的,而波长又是指振源振动一周,波向前传播的距离,因此,
λ
波长的大小由介质(波速)、振源(频率)共同决定。三者间的关系是:v=fλ= 。
T
3.用图像法描述波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横坐标表示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用纵坐标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连接各位移矢量的末端,所得的曲线就是横波的图像,如图4—21所示。这是一种用图像对某一瞬时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进行“定格”研究的方法。
(2)由波的图像确定质点运动方向的思路是: ①明确波的传播方向,由此确定波源的方位。
②靠近波源的邻近质点的位移矢量,即为下一时刻所研究质点的位移矢量,根据运动趋势,便可确定所研究质点此时刻的运动方向(如图4—21中画出的C、D两点的运动方向)。该方法的逆向思维是:知道了质点的振动状态,也可以推出波的传播方向及波形。
4.由某一时刻波的图像推知另一时刻波的图像
可采用平移波形的方法。因为波动的形式。如图4—22所示,在某时刻前
T
于波峰(图中实线),经 时间,波形
2
λλ
前移动 距离,使分别距A、E点 的
22
A、E两质点此时正运动到波谷处,并没
T
处,从而连成图中虚线即是经 时间的波形。
2
过程中,传播的是振动面某一质点A或E正处(包含波峰和波谷)向C、G两点处于波峰,而随波前移到C、G两点
三、例题分析
【例1】如图4—23(a)所示,列,其间用弹性细绳连接,相邻0.2m。t=0时,第一个质点开始第1个质点第一次达到向上最大到第3个质点。求:
(1)这列波的波长、波速、(2)若已知振幅为0.3m,则的速度、加速度的方向;质点5、少?
(3)画出t=0.5s时波的图
一系列质点沿x轴排质点间的距离都是向上振动,经0.1s,位移处,此时波恰好传周期。
求t=0.3s时,质点4质点7的位移各为多像。
18
荣誉 责任 诚信
【分析】本题要运用波长、波速、周期间的关系进行计算,画图时则用平移法比较方便。 【解答】(1)由题意知,第1个质点经0.1s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处,所以, T
=0.1s,即T=0.4s, 4
Tλλ
因为波在 内向前传了 ,所以,2×0.2m= ,即λ=1.6m,
444λλ1.6由v= 可知,v= = m/s=4m/s。
TT0.4
(2)先画出经0.1s时的波形,如图4—23(b)中的虚线部分所示,根据平移波形的方法再画出0.3s时的波形如图中所示,由于波在向右传,4号质点的振动是由3号质点的带动引起的,所以,4号质点的运动速度向下,加速度始终指向平衡位置,此时也向下。质点5正好在最大位移处,位移为0.3m。此时波刚好传到7号质点,7号质点的位移为零。
λ
(3)t=0.5s时,波又向前传了 ,用平移波形的方法画出0.5s时的波形,如图4—23(b)所示
2
(包含前面虚线部分)。
【例2】已知,t=0时刻一列横波的图像如图4—24所示,并已知平衡位置距原点1.5m处的质点M正向下运动。求:
(1)波的传播方向。
*(2)如波速为10m/s,质点M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的时间。
【分析】由波的传播方向可以判断质点的运动方向,反之由质点的运动方向也可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关键是要比较相邻质点的运动。
【解答】(1)因M点此时正向下运动,表明波源在M点右侧,所以波正向左传播。
(2)质点M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时间,就是波从x1=2m的点传到x2=1.5m的点所需的时间。s2-1.5t= = s=0.05s,所以M点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的时间为0.05s。 t10
四、基本训练 A组
1.空气中一列声波的频率是200Hz,它的周期是多少?如果这列声波在水中传播,它的周期是多少?如果在水中这列声波的相邻波峰或相邻波谷间的距离是7.4m,则这列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2.图4—25中为一列横波的图像,从图上读出波的振幅和波长。如果波速为2.0m/s,波的频率和周期分别是多少?
19
荣誉 责任 诚信
3.有一音叉的频率为440Hz,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音叉振动时在空气中产生的声波波长为_____m。这列声波传人声速为1500m/s的水中后,它的频率为____Hz,波长为______m。
4.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水下声呐发射的频率是30000Hz,发射后经12s得到回声。问目标离声呐多远?水中声波的波长为多少?
5.摩托车发动机低速运转时,从排气管排出的废气形成空气振动的频率为40Hz。设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则形成的声波波长为______m。若发动机转速增大,形成的声波波长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2.5m的A、B两个质点,当A处于波峰位置时,B刚好处于波谷位置,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值为( )。
(A)1m (B)2m (C)2.5m (D)4.5m
7.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绳子形成如图4—26所示的凹、凸状波形。此时对绳上A、B、C、D、E、F六个质点正确的判断是( )。
(A)它们的振幅不相同
(B)质点D和F的速度相同 (C)质点A和C的速度方向相同
(D)从此时算起,质点B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
8.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827年在日内瓦湖上用以下的方法进行的:在一只船上,实验员向水里放下一个钟,在敲击钟的同时,使船上的火药发光;在相距14km的另一只船上,另一实验员在水里放下一个听音器,他测量从看到火药闪光到听到钟声所经过的时间为10s。求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B组
2
9.A、B是一条水平的绳上相距为l的两点,一列横波沿绳传播,其波长为 l,当A点经过平衡位置向
3
上运动时,B点则( )。
(A)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 (B)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 (C)处于平衡位置上方位移最大处 (D)处于平衡位置下方位移最大处
10.一列波在x轴上传播,波速为50m/s,已知t=0时刻的波形图像如图4—27所示,图中M处的质点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