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各地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决胜版)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2分)
答: 4.B
5.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1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1分)
16.广西博白县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8.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词一开始即由景触情,流露出词人的伤感 情怀。
B.“夕阳西下几时回”是说:无限美好的夕阳西下了,什么时候才回来重现斜晖异彩
呢?透露出作者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往事的流恋,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
C.“燕归来” 与“花落去”本为实笔,但和前面的“似曾相识”与“无可奈何”相联
系后,便似实似虚,意味深长了。 D.词的下片直接抒发作者的寂寞和忧伤。
E.这首词看似写怀念旧人之情,实则感叹春归花落,时光易逝。 8.D E
17.广西博白县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 )(4分)
A.首句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形象地描
绘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清冷的景象,给人一种深邃朦胧之美。
B.“夜泊秦淮近酒家”句中,点明“夜泊”,交代写诗的时间、地点;以“近酒家”
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C.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及无限的感慨。批判
了“不知亡国恨”的歌女及听歌的达官显贵。
D.这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抒发了诗人对世风日下和时局的担 忧。
E.这首诗情景交融,含义深刻,格调高昂,读来令人心为之一震。 CE
18.广西玉林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8.对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 )(4分)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天外”星很少,因为天气不好,还下点小雨。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路转”后又“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E.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悦的心情以及对农村生活的热爱、眷恋。 8.B C
19.宜昌市夷陵区实验初中调研考试
(甲)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6.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1分)
7.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6.宁静幽美(或:曲径通幽、自然惬意)(1分)
7.(2分)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栀子花”的“闲”来反衬人们的“忙”,巧作对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 20.郧西县上津镇初级中学中考模拟考试
观 沧 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3.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者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C.每章都有最后一句,卒章显志,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D.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既总写了沧海全景,又进行了分写, 24.请任选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答:
23. C 24. 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21.黄石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
《饮 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2分)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描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8.(2分)【乙】诗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请参照第一句,在括号内对应的填写此句所采用的表达方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记 叙)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