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1)实验时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由甲图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其示数即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2.4??;(2)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要控制压力相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比较乙丙两图;(3)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的关系,需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图甲丁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不同,变量不唯一,不符合控制变量的思想,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4)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实验时分别控制压力相等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采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点睛】
注意实验中的细节问题,如必须匀速直线拉动木块运动,以及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牢记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即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
20. 光滑 相等 不在同一直线 转动 小车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比木块小,误差更小 【解析】(1)在做该实验时,为了防止摩擦力对实验造成影响,所以实验时,应将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然后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发现当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时,木块静止,若砝码质量不相等,木块不会静止;
(2)由于二力平衡时,这两个力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若F1和F2大小相等,但它们不在同一直线上.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则木块 不会处在静止状态;据上述实验可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了;
(3) 在探究同一问题时,有同学使用木块代替小车进行实验,你认为使用小车效果更好一些,主要原因是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比木块小,误差更小。 21.3.6×10J 4.5×10N 【解析】 【详解】
(1)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W=Pt=100000W×6×60s=3.6×10J;(2)由W=Fs得牵引力:F=??=??
3.6×107??8000??
7
7
3
≈4500N,由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则阻力为:f=F=4500N。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