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精华版)

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精华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2:27:38

出现氯离子内流和钾离子外流,氯离子通透性更强,产生超极化效应,形成的电位变化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的,快速将信息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的化学物质

受体的特性:饱和性、特异性、可逆性 行为动作通过:脊髓、脑干、大脑皮层控制

反射性运动:不受主观意识控制、运动形式固定、反应迅捷的一类运动 形式化运动:主观意识只控制运动的启示与终止,运动期间大多可以自动完成 意向性运动:有明确的目的性,运动全过程受主观意识支配,运动形式较为复杂,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运动技巧日渐完善的运动

谢林顿将位于脊髓前脚的运动神经元称为控制骨骼肌活动的“最后公路” 神经元活动的“大小原则”: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与细胞大小呈负相关,其抑制性与细胞大小呈正相关

牵张反射:在完整神经支配下的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 屈肌反射:当皮肤或肌肉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引起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快速地屈曲撤回的反射

姿势反射: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控骨骼肌张力,以保持或变更身体各环节的空间位置和反射活动的总称

翻正反射: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协调运动将体位回复常态的反射活动

椎体系:控制人体随意运动的主要传导通路,由上、下两级神经元组成,包括皮层脊髓束和皮层核素

椎体外系:双侧支配、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

运动区的功能特性:对躯体的调节多为交叉支配,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越精细复杂的肌肉,皮层代表区的范围越大,运动区定位土腥像从上到下是倒置的,位于运动区下部的头像是正立的 前庭器官作用:感知位觉,调节平衡

小脑对运动的调控:控制躯体和平衡眼球运动;调节肌紧张;协助大脑皮层控制随意运动;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的编制

运动技能:人体运动过程中,按一定技术要求完成的随意运动行为

运动技能的实质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 运动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泛化过程-分化过程-巩固过程-自动化过程 非特异性免疫:各种屏障结构(皮肤、黏膜)、吞噬细胞(血脑屏障)体液中抗菌物质

特点:先天性的、相对稳定性、种族特异性

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特点:后天获得性的 具有特异性 不能遗传 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场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的物质 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抗体: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B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免疫功能,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白蛋白 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免疫的正常反应:免疫防御、免疫稳定或免疫自身稳定、免疫监视 异常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肿瘤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免疫反应: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激发免疫细胞活化、分化和效应的过程

运动性免疫抑制;大负荷运动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现象

生理意义是机体的保护性抑制,可保证训练后的恢复,是过度训练的信号 渐增超负荷原则使指在在训练中采用的生理负荷量与强度应该超过已经适应的负荷进行训练的原则

专门性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中,采取的练习项目、强度、频率、时间、手段和方法等应与训练的目标或专项的要求相一致

可逆性原则是指运动训练可以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但又会因训练的终止而逐渐下降复原

区别对待原则指运动项目、强度、频率、时间、手段与环境的选择应与运动员的个人条件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过度训练是指训练者长时间训练或过大的运动强度后,训练负荷超过了身体所能承受的强度和适应能力,导致的身体疲劳和功能下降,不能在两周内恢复的状态 绝对力量:机体克服和对抗阻力时实际测量到的最大肌肉力量 比肌力:肌肉每一单位横断面积所能发挥的最大力量

延迟性肌肉酸痛:人体从事不习惯的运动后所出现的肌肉疼痛或不舒适的感觉 原因:高张力导致的肌肉损伤、代谢物堆积、肌肉温度

力量耐力:肌肉长时间收缩来对抗阻力的能力,以持续时间或锻炼持续次数表示 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肌肉生理横断面积、肌纤维类型、肌肉初长度、激素作用、训练作用、中枢时间的调节能力

摄氧量:单位时间内,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 需氧量与摄氧量之差称为氧亏

有氧运动能力是指依靠氧运输系统提供充足的氧,经细胞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

使ADP再合成ATP,支持几分钟至数小时的运动

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全身大肌肉群参加的递增负荷运动中,当人体的氧运输系统的供氧能力和肌肉用氧能力达到本人的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吸取的氧量

确认达到最大摄氧量的标准:心率达到本人最高心率;呼吸商达到或接近1.15;运动测验结束后第二分钟血乳酸大于每100ml/100mg;运动测验中参与运动的肌肉必须占全身肌肉块的50%·60%

决定最大摄氧量的机制:心脏泵血能力;肌肉对氧的利用能力 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遗传、年龄与性别、训练

无氧阈是指人体在递增负荷的运动过程中,供能由有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无氧代谢过度的转折

运动强度较大时 吸氧量<摄氧量→乳酸↑→由于缓冲作用→CO2↑→通气量↑ 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运动引起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

整理活动的作用:防止重力性休克、加速血液循环促进乳酸清除、减轻肌肉延迟性酸痛及僵硬、加快排泄促进恢复

搜索更多关于: 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精华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出现氯离子内流和钾离子外流,氯离子通透性更强,产生超极化效应,形成的电位变化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的,快速将信息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的化学物质 受体的特性:饱和性、特异性、可逆性 行为动作通过:脊髓、脑干、大脑皮层控制 反射性运动:不受主观意识控制、运动形式固定、反应迅捷的一类运动 形式化运动:主观意识只控制运动的启示与终止,运动期间大多可以自动完成 意向性运动:有明确的目的性,运动全过程受主观意识支配,运动形式较为复杂,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运动技巧日渐完善的运动 谢林顿将位于脊髓前脚的运动神经元称为控制骨骼肌活动的“最后公路” 神经元活动的“大小原则”: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与细胞大小呈负相关,其抑制性与细胞大小呈正相关 牵张反射:在完整神经支配下的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 屈肌反射:当皮肤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