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康复心理学复习题

康复心理学复习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7:14:14

康复心理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康复心理学:是研究康复领域中有关心理问题的学科,该学科将心理学的系统知识 应用于康复医学的各个领域,

主要研究病、伤、残者得心理现象及心理因素在残障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

2.认知过程:是人们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也就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

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现象。

3.感受性:我们把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4.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注: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呈反比。)

5.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6.瞬时记忆:也成感觉记忆,是感觉信息的瞬间储存,储存时间约为0.25~2秒。 (注意:①信息储存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单位

②梦是无意识想象的一个极端例子)

7、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8、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9、基本情绪: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又叫原始情绪 10、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做心情。 11、激情:指一种强烈的、爆发的、短暂的情绪状态。 12、应激:指人对某种意外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13、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的心理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注意: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

14、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需求。 15、动机:是指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16、人格心理特征:是人格结构中经常、稳定、具有决定意义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即处理事物的水平、

方式和方向。

17、能力: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项活动所具备的心理条件。(有已经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两层含义。) 18、应激:是个体“察觉”到各种刺激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构成威胁时出现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能是

适应现象或者适应不良。

(注意:①应激源不仅包括客观刺激,同时也包括人的主观评价。

②应激源的主要共同点是:超负荷、冲突和不可控性。)

19、畸形应激反应:是指因极其严重的心理或躯体应激因素而引起的短暂精神障碍。一般可维持数天,大多可完全消

失,最长一个月。(注意:临床上开始表现为茫然状态。)

20、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注意:诊断PTSD的一个重要指标 创伤后的心身症状在一个月以上。

急性PTSD时应用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

动眼脱敏和再加工EMDR属于一种生物反馈疗法。 防御机制的概念最初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

21、应对:为个体为管理超出自身资源的需求所做出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 二、简答题

1、功能康复需要的层次?

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学习和劳动能力→家庭生活能力→社会生活能力→

取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2、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主要包括病伤残者得心理功能障碍,慢性病患者的身心恢复及儿童、老人的某些心身问题。

3、心理康复的五大理论流派?

答:㈠精神分析学派 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

主要内容有三点: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㈡行为学派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有两个特点: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②反对内省,主张应用实验方法。

㈢认知学派

㈣心理生理学派 由沃尔夫、马森、亚历山大、恩格尔所创立。 ㈤人本主义学派 4、康复心理学常用的方法

答:①观察法 ②调查法 ③测验法 ④实验法 5、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

答: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情绪与情感)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 人格{ 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6、心理实质是什么?

答:㈠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㈡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 7、感觉现象包括哪些?

答:①感觉适应 ②感觉对比 ③感觉补偿 ④感觉后象 ⑤联觉 8、遗忘的原因?

答:①衰退说 ②干扰说 ③压抑说 9、注意的种类?

答:①不随意注意 ②随意注意 ③随意后注意 10、注意的品质?

答:①注意的广度 ②注意的稳定性 ③注意的分配 ④注意的转移 11、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答:①情绪具有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它往往随情境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感则有稳定性、深刻

性和持久性,是对人对事稳定状态的反映。

②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情感常以内心体验的形式存在,比较稳定。情感在

情绪的基础上形成,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二者不可分割。

1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答:①适应功能 ②动机功能 ③组织功能 ④信号功能 13、情绪、情感的种类?

答:①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②心境、激情、应激 ③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14、意志行为的基本特征? 答:基础: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核心:与客服困难想联系 前提:自觉目的性 15、人格特质理论?

答:⑴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把特质分为 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⑵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把特质分为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⑶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16、人格倾向性包括什么?

答: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17、马斯洛按人类需要水平的高低将人的需要排列成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 答:①生理需要 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②安全需要 是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基础上出现的如逃避危险的需要、防御侵袭的需要等;

③爱与归属的需要 包括社交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对友谊、情感和爱的需要等,当前二者满足后,社会的需

要就成为了强烈的需要。

④尊重的需要 一方面指??另一方面指??(P35)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是指人们希望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个人的理想与抱负,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18、动机的功能?

答:⑴激发的功能 ⑵维持调节功能 ⑶指向功能 19、动机冲突的三种基本形式?

答:⑴双趋冲突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⑵双避冲突 “前有悬崖,后有追兵” ⑶趋避冲突 “想吃鱼又怕腥” 20、兴趣的特点?

答:①兴趣的广度 ②兴趣的深度 ③兴趣的稳定性 ④兴趣的效能 21、知觉的基本特征?

答:①知觉的整体性 ②知觉的选择性 ③知觉的理解性 ④知觉的恒常性 22、记忆包括哪三个基本阶段?

答:①识记 ②保持 ③再认和回忆 23、应激源的类型?

答:①躯体性应激源 ②心理性应激源 ③社会性应激源 ④文化性应激源 24、Connon的应激反应学说

答:坎农认为当有机体遇到寒冷、大出血以及战斗、逃避、恐怖等“3F反应”时,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冲动被传递

到下丘脑,继而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发生兴奋。此时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血糖上升、心跳加快。

(注:3F反应 “战斗、逃避、恐怖”) 25、应激的心理反应?

答:⑴认知反应 ⑵情绪反应 ⑶行为反应 26、应激的三个阶段?

答:⑴警觉期 ⑵抵抗期 ⑶衰竭期 27、情绪处理策略包括哪些?

答:①紧张消除 ②认知重组 ③注意转移 ④自我暴露或宣泄 ⑤逃避和退缩 28、防御机制的特征是什么?

答:①防御机制的作用在于减弱、回避或消除消极的情绪状态。

②防御机制通常不是人们故意运用的,它们是无意识或至少是部分无意思的。 ③防御机制通过自我肯定支持自尊,保护并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 ④防御机制可同时有一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共同发挥作用。 29、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与常见的表现形式?

答:⑴自恋型心理防御机制 ①否认 ②外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⑵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 ①退行 ②幻想

⑶神经症型心理防御机制 ①合理化 “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 ②转移 ③反向形成 “矫枉过正”

④抵消 “破财免灾 岁岁平安” ⑤补偿 ⑥压抑 “梦境、笔误、口误等” ⑷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 是一种有效的防御机制 ①幽默 ②升华 30、应对方式测量的方法?

答:①心理生理和表情测量法 ②行为观测法 ③自我报告法 (自我报告法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31、心理防御机制与应对的关系?

答:①它们都是人们应对心理压力或挫折和适应环境而使用的一种策略。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是潜意识的、不知不觉

中被运用的心理保护机制;而应对活动是人们有意识性的、主动的心理和行为策略。

②心理防御机制偏向于思维活动,应对偏向于行为。

③心理防御机制虽然定义为潜意识的活动,但许多防御机制仍可部分的被有意识的使用,也可能通过意识的训

练成为习惯性的应对活动。

④许多心理防御机制也表现出外显的行为活动方式,故而是可以被观察到的。 32、

搜索更多关于: 康复心理学复习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康复心理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康复心理学:是研究康复领域中有关心理问题的学科,该学科将心理学的系统知识 应用于康复医学的各个领域,主要研究病、伤、残者得心理现象及心理因素在残障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 2.认知过程:是人们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也就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现象。 3.感受性:我们把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4.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注: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呈反比。) 5.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6.瞬时记忆:也成感觉记忆,是感觉信息的瞬间储存,储存时间约为0.25~2秒。 (注意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