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课标)高中语文 2.6琵琶行(并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新课标)高中语文 2.6琵琶行(并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2 23:50:11

《琵琶行(并序)》学案

一、三维目的

1、知识与能力: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重点鉴赏课文第二节。

2、过程与方法:理解作者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及听众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3、情感与态度: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导读

1、作者简背景提示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2、解题。

A、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B、关于小序:

诗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三、导思

1、 琵琶女演奏之前,作者先描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有什么作用? 2、 理清琵琶女演奏乐曲的发展变化过程和高潮所在。

3、 用自己的话概括琵琶女这个艺术形象,思考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4、 从全文看,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哪些句子能够反映?这种心情又是如何引发的呢? 5、 作者在这样的心境下最大的感慨是什么?

6、 诗人为什么说自己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7、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四、导练

【跟踪试题】

1.选出下列红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湓(pén)浦口 水浆迸(bèng) 呕哑(ōu yā)悯(mǐn)然

B、贾(jiǎ)人 轻拢慢捻(niǎn)嘲哳(zhāo zhā) 荻(dí)花 C、恬(tián)然 声声思(sì) 钿(diàn)头银篦(bì) 铁骑(jì) D、六幺(yāo) 虾蟆(há mā)陵 转徒(xǐ) 铮铮(zhēng zhēng) 2.与例句中红色词意义相同的一项分别是

①凡六百一十六言( )

A、气度不凡 B、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C、(项脊)轩凡四遭火 D、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②命曰《琵琶行》( )

A、遂命酒 B、奉命于危难之间

C、民不堪命矣 D、时人因其前殿位于阿房,故以阿房命之 ③低眉信手续续弹( )

A、烟涛微茫信难求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C、信口雌黄 D、余固笑而不信也 ④六百一十六言( )

A、七言律诗 B、自言本是京城女

C、东船西舫悄无言 D、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3.朗读时节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D、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4.《琵琶行》一诗中的音乐描写是十分出色的。根据要求,按课文原句填空。

①诗中描写琵琶女被请过船来,最初弹奏根据自己心绪选定的曲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接着描写她弹奏琵琶名曲《霓裳》和《六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a. 明年秋( ) b. 铮铮然有京都声( ) .....

c. 穆曹二善才( )d. 年长色衰( ) ...e. 委身为贾人妇( )f. 使快弹数曲( ) ...g. 曲罢悯然( )h. 因为长句( ) ....

j. 凡六百一十六言( )( ) ..

6、比较下列两组句中红色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听其声 ┏遂命酒

┗问其人 ┗命曰《琵琶行》

A、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相同。 B、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不同。 C、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不同。 D、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相同。 7、“左迁“、“出官“、“迁谪“等词涉及到古代官职制度。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三个词都表示白居易被贬官降职。 B、“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与之相反的是“升迁“、“拜“、“除“等。 C、“出官“是外出做官,不涉及官职升降。 D、“迁谪“是贬官的意思。“迁“是指官职的变化,“谪“是被罚流放或贬职的意思。 【提高试题】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比较它们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导思答案

1、 白居易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他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将演出时的心态,因而从

写琵琶女的调弦入手,用“未成曲调先有情”以来可以说明琵琶女的技艺高超,二来来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中的境界。 2、 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如急雨”“如私语”)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而

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调。

第二乐段以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著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的轻快流畅;接着如同“冰泉冷涩弦凝绝”,乐曲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这“无声”的音乐又使读者去寻味“幽愁暗恨”,并期待着变化的到来。 第三乐段一开始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高潮到来的信号,它发展的很快,接着就出现了高潮时“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热烈而又紧张的场面; 第四乐段是乐曲的终止或尾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琵琶声终止时的特点。急速的收尾,让人一时还不能走出乐曲,仍然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3、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

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揭示了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并提出了强烈控诉。 4、作者的心情:孤寂伤感,凄凉落寞。 “枫叶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等诗句可以看出。 这种心情表面上源自秋夜浔阳江头的萧瑟景象,饯别宴上的气氛,以及琵琶声的凄苦和琵琶女的遭遇,但实质上还是源自诗人自己因坎坷遭遇,宦海沉浮而带来的心灵触动。

5、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6、 因为白居易和琵琶女有类似的遭遇,因此他才能从琵琶曲中听出琵琶女的哀怨,以至泪

湿青衫,发出感慨。具体说来:

出自京都:自言本是京城女——我从去年辞帝京 才华出众:名满京都女艺人——才华横溢大诗人 落魄失意:年老色衰嫁商人——直言相谏贬江州

7、 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导练答案

【跟踪试题】

1、B2、①C ②D ③C ④A 3、B

4、①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②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回弦一声如裂帛。

5、a. 第二年 b.铿锵脆亮 c.原为琵琶高手的姓名,后代指精通琵琶的人。d.姿色 e.托身,这里指出嫁。 f.畅快 g.忧郁的样子 h.于是作了 j.总共 字 6、B7、C 【提高试题】

(1)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

《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为侧面烘托手法。 《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烘托。

(2)风格迥异:

《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琵琶行(并序)》学案 一、三维目的 1、知识与能力: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重点鉴赏课文第二节。 2、过程与方法:理解作者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及听众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3、情感与态度: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导读 1、作者简背景提示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