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某污水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secret
统工艺的15%,即约16,而在供应同样空气的情况下考虑压力因素,电耗将高3倍,二者合一综合考虑,VT工艺比传统污水处理工艺节省电耗58%。此工艺不但氧转移效率高,而且高压空气的利用也十分巧妙,压缩空气在充氧的同时,还完成了混合液的推流作用,保证混合液按工艺设计要求进行环流和潜流,确保污水在反应器的反应时间及去除效率。因此,本工艺实际上是一气多用:即充氧、混合液的推流、搅拌、泥水分离、污泥浓缩及污泥回流。其节能效果是目前任何工艺无法相比的。
? 重力污泥回流系统:VT工艺污泥回流量同常规污水处理工艺相当,但是VT工艺由于其自身的特殊结构和特征,充分利用水力学条件,VT工艺的出水重力流到气水分离池实现泥水分离(不需添加任何药剂),分离出来的污泥回流也可以实现重力回流,从而降低运行费用。
? 较低的人工管理费用和维修费用:整个VT系统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可实现无人值守,在CHVERON REFINERY污水处理厂中,日常操作人员仅为3人,夜班无人值守。同时在整个VT系统中无活动部件和易损耗件,所需维护的仅仅是空压机,所以大大降低日常维护和维修工作量,核心设施的使用寿命可达到20年以上或更久,从而大大降低折旧费用。
② 采用传统工艺进行污水处理时,整个厂区产生很大的异味,主要是曝气池中产生的,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交大,一方面造成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同时也影响周边环境的开发利用,所以目前很多城市污水处理厂都建在远离城市的郊区,造成管理费用大为增加。而VT污水处理工艺由于其具有很高的氧转移率,从而需要的空气量为传统工艺的15%,同时,和传统工艺相比,没有开放的曝气池,而反应器的开放面积很小,为传统工艺的120左右,对污水的处理过程基本上都发生在地底下,所以,向大气中释放的废气都是最少或难以察觉到的,而传统的曝气工艺排放到大气中的VOC可高达废水中总VOC的60%,这对厂区的工作环境和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会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
同时由于反应器的面积小,系统结构非常紧凑,所需的空间和占地面积很小,生化反应区通常只有传统工艺的20%。如需进一步减少异味可以很容易将反应器的废气收集起来进行异味处理,同时如果考虑美观或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话,可以将整个系统放置在封闭的建筑物内,美观整洁。
③ 由于所需的曝气程度较低,从而大大减少了运行过程中泡沫的产生,这对污水处理效率提高和设备养护极为有益。
④ 系统的防漏钢壳和灌浆水泥反应器外壳可有效防止地面水污染,而这正是传统曝气池所经常遇到又难以很好解决的问题。 ⑤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能适应废水流量的变化。 VT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 ? BOD去除率≧95%;
? 出水BOD小于15mgL,SS小于15mgL;
? 去除每公斤BOD耗电≤0.8度。对城市污水而言,每处理1吨水耗电0.1度左右;
? 占地面积仅为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10—20%。 5.4.5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从上述各种工艺的特点分析来看,每种工艺各有优缺点,均可实现污水脱氮除磷的目的。考虑到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从上述各种工艺中初步筛选出“改良A2O工艺”、“CASS工艺”和“VT工艺”三个选择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从中推荐一个适合本工程的最佳方案。 5.5 尾水消毒方案 5.5.1 尾水消毒的必要性
消毒是水处理中的重要工序,早在2000年6月5日由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印发《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建城【2000】124号中规定为保证公共卫生安全,防治传染性疾病传播,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应设置消毒设施。新排放标准颁布后对污水厂尾水消毒有了更严格的规定,根据出水水质,必需采用适当的消毒方式杀灭污水中含有的大量细菌及病毒。
5.5.2 尾水消毒技术方案简述
消毒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有加热、冷冻、辐照、紫外线和微波消毒等方法。但目前最常用的还是化学试剂的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多种氧化剂(氯、臭氧、溴、碘、高锰酸钾等)、某些重金属离子(银、铜等)及阳离子
型表面活性剂等。
其中,氯价格便宜,消毒可靠又有成熟经验,是应用最广泛的消毒剂。但最近人们发现采用加氯消毒也可以引起一些不良的副作用。如废水中含酚一类有机物时,有可能形成致癌化合物如氯代酚或氯仿等,水中病毒对氯化消毒也有较大的抗性,因此,目前还展开了对其他废水消毒手段的研究,如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线消毒等。在给水处理中,臭氧被认为是可替代氯的有前途的消毒剂。紫外线消毒技术为物理消毒方式的一种,具有广谱杀菌能力,无二次污染。 5.5.3 尾水消毒技术方案比选
本节将着重介绍在污水处理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液氯、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技术。
表5—5 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的比较
项目 使用剂量10.0 (mgL) 接触时间10~30 (min) 快速、无化学便宜、成熟、有优点 后续消毒作用 对某些病毒芽孢比氯贵,无后续作缺点 无效,残毒,产用 生臭味 应用日益广泛,与用途 常用方法 氯结合生产高质量给水
? 液氯消毒
中水及小水量工程 日益广泛应用在饮用水和污水处理领域 维修管理要求较高 对浊度要求高 无后续作用,好,现场制作 味,有定型产品 污染 除色,臭味,效果杀菌效果好,无气药剂,无二次5~10 10~20 短 10.0 2~5 —— 液氯 臭氧 二氧化氯 紫外线照射 在水溶液中,卤素(包括氯、溴及碘)是非常高效的消毒剂,其中,氯在污水消毒中应用的最为广泛。
在标准状况下,氯是一种淡淡的黄绿色的气体,在-34.5?C,100Kpa的情况下,氯以透明的琥珀色的液态形式存在。液氯通常装在钢制的氯瓶中储存、运输、氯气的比重是空气的2.5倍,而液氯的比重为水的1.5倍,液氯蒸发非常快,通常1L液氯可蒸发成450L氯气,换句话说,1kg液氯约蒸发0.31m3氯气。
氯溶于水时,会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可以快速进入细胞膜,破坏细胞组织,从而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氯作为一种强氧化性消毒剂,由于其杀菌能力强,价格低廉,使用简单,是目前污水消毒中应用最广泛的的消毒剂,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氯气消毒自1908年问世以来,随着而水质分析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科学家们对液氯消毒在水处理上的应用重新进行了评估和研究,发现氯气消毒具有以下缺点:
① 氯会与水中腐殖酸类物质反应形成致癌的卤代烃THMs; ② 氯会与酚类反应形成有怪味的氯酚;
③ 氯与水中的氨反应形成消毒效力低的氯胺,而且排入水体后对鱼类有危害; ④ 氯在PH值较高时消毒效率大幅度下降 ⑤ 氯长期使用会引起某些微生物的抗药性。
有鉴于此,人们对其他的代用消毒剂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二氧化氯在最近几年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几大关注。
? 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于1881年首先由Hump Hry Dary用氯酸钾与硫酸反应时发现。1921年被用于纸浆的漂白。在水处理中应用始于1944年,当时美国的NiagaraFalls水厂为控制水中藻类繁殖与酚法染所产生的气味,率先使用二氧化氯或得成功。目前在欧美国家,二氧化氯在水厂中的使用已经日趋普遍。
二氧化氯(CLO2,分子量67.47)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具有与氯相同的刺激性气味,其沸点为11?C,凝固点为-59?C。二氧化氯的气体极不稳定,在空气中浓度为10%时就可能发生爆炸,在45~50?C时会剧烈分解。二氧化氯的水溶液在较高温度与光照下会生成CLO2与CLO3,因此应在避光低温处存放。二氧化氯溶液浓度在10gL以下时,基本没有爆炸的危险。
由上可知,二氧化氯的气体和液体都极不稳定,不能像氯气那样装瓶运输,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