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效果检测 专题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含精析)剖析

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效果检测 专题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含精析)剖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14:01:16

12.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是司马迁讲诉的对刘邦出世的过程。材料中将君权的神秘色彩描写到极致,君权的神圣之感非常突出,表现出强烈的儒家思想特点——主张重视皇权,君臣关系。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13.C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棣、炽、基、镇、深的偏旁为木、火、土、金、水可知这是五行。五行基本循环原理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再生木,生生相息,是为五行相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是为五行相克即五行相胜。故选C项。 14.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准确解读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解题时注意“不能成为“的关键信息,由材料中“其信徒都没入在一般社会中,在下则弘扬师道,在上则服务政治。只求淑世,不求出世”等信息可得出信仰儒家思想的学者居多,主要是以治国平天下为主,是“不求出世”的态度,C符合题意。A在材料中无体现;B说法与材料中信息相反:D是对现象的反映,与本质无关。故选C。 1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异时多兵矣,而不以兵多故费财;今民之壮者多去而为兵,而租赋尽于粮饷,然亦不足于兵。此其故何也?”可以分析出王安石教学中注重经世致用,故本题选C项。A、B、D不符合材料。 16.D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材料“道教冲虚,至德去其残暴”体现了对道教的尊重,材料“释典微妙,净业始予慈悲;……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凡关屠宰、杀戮、网捕、畋猎,并宜禁止”体现了对佛教的尊重,再依据所学可知,唐代的时候实行尊道礼佛崇儒的政策。故D符合题意。 17.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从材料中朱熹对“存灭理,灭人欲”的解释,饮食 和山珍海味的关系,夫妻和三妻四妾的关系辩证地论证了天理和人欲的关系,而李贽则对“存灭理,灭人欲”思想的大肆批

判,反映了李贽对朱熹思想中的辩证性的否定,故选B。A、C、D材料中没有体现。 18.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其田皆上之田也”、“又从而赋之,虽三十而税,较之于古亦未尝为轻也”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两项属于无关项,排除;B项有一定道理,不够全面和核心,不能够成为题干“作者的主旨”要求,排除。进一步可知,D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19.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梁启超认为桐城派与汉学是相互排斥的,也就是说桐城派主张学以致用,而不是专门训诂考据,故本题选择A项。B项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的观点。C、D两项则不是文学创作领域的。 20.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科技特征相关内容——科技落后的原因。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两项的表述,题干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属于无关项,排除;B项表述与题干表述明显不符合。进一步可知,D项客观,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21.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中国明末清初民主思想家黄宗羲相关内容——对其思想主张的认识。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②开现代代议制民主的“制度化蓝图”,本身不符合史实,明清之际的儒学批判思潮,只是表达了对民主的朦胧渴望;③项,题干材料无从涉及,属于无关项。进一步可知,①④两项的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22.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袁枚和章学诚实际上就是在提倡男女平等,从而冲击了理学对女性的压制。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B、C、D不符合题意。

23.(1)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众多的人口或人力资源;自给自足的农业生活方式;统一的文字;完善的科举制;儒家文化的影响。(12分)

(2)影响:西方的冲击下,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中断,部分知识分子改变传统观念,效仿西方文明;经济:学习西方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推动工业化进程;政治:掀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促进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翻译西方书籍从自然科学为主到以社会科学为主,传播民主科学思想。(6分)

特点:以实现民族富强为目的;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历了从技术到制度到文化的向西方学习;领导近代化的力量从政府到民间;从传统到近代。(7分) 【解析】

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回答时注意联系所学及材料“……一个原因在于地理方面……中国从一开始起,就能供养很可观的人口……如此巨大无比的人力资源,使中国人能够不管事态发展如何,始终保持自己的特点……还有中国的农业生活方式。……中国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书面语。……是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儒家学说为……一直充当中国文明的基础……”。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影响要注意结合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及材料“……部分中国人开始反思和重新变革自己的文化。有官僚阶层开始的自强运动,有翻译介绍西学,也有个别人在生存危机下认识到非变革制度不可。商人阶级形成发展。在20世纪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并促成了一场民族解放运动。”结合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分析归纳其特点。

24.(1)差异:形式上:孔子坐于高台之上,学生围坐四周;雅典老师与学生站在一起平等交流。教法上看:孔子传道式,雅典讨论式。(4分)特征:中国师道尊严,反映出春秋时期社会变革,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2分)雅典学院的平等教学氛围,反映出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制度的高度发展及经济文化繁荣的时代特征(2分) (2)新的表现:人民主权、政教分离、平等、法治。(4分)

社会背景: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本质逐渐暴露;(2分)资产阶级革命兴起,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深重,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相继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2分)

意图:学习西方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挽救民族危机。(4分) (3)观点:提出学习西方,但认为封建制度和儒家道德不能改变。(2分)

原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4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不同的教学形式很同意概括出来的,例如,孔子是高高在上“讲”,学生只是被动的去“听”,而苏格拉底则是老师和学生们在平等的交流、交换意见。而形式的不同是有不同的时代特征所造成的,孔子之所以高高在上“讲”是由于当时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是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主张贵贱有序的,老师就是要高高在上。苏格拉底的平等的交流、交换意见主要是由于雅典当时的民主政治所造成的,所体现的时代特征也就是雅典的民主政治。

(2)材料二中的丙指的是欧洲的新思想,做此题主要从表格中丙的具体主张即可很容易概括出来,例如,人民为国家之主体、政治与宗教两不相属、是分离的、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即法治、平等),本题并不是什么难题。从这些新思想来看,和孙中山的很多革命思想倒有很多类似之处,这也说明梁启超的思想的社会背景应该是“资产阶级革命兴起、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等等方面进行论述即可。意图当然是学习西方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救亡图存等等均可。其实梁启超的思想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3)从材料三很容易看到魏源在西方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但是在中国文化上却主张继承传统的文化即封建制度和儒家道德是绝对不能改变的。王韬称魏源“师长一说,实倡先声”的原因其实就是评价一下魏源的思想,主要是突出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均可,也就是关键一定要解释清楚“先声”即可。

25.(1)原因: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强调统治者施仁政;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他希望借中国的儒家道德宣传启蒙思想。(6分)

(2)历史背景:西方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功;中国的洋务运动。条件:民主制度的建立;民主、自由等西方资产阶级道德文化的传播。(8分)

(3)变化:从认为儒家道德文化已经不合时宜,到认为儒家文化能够推动当代西方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5分)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2.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是司马迁讲诉的对刘邦出世的过程。材料中将君权的神秘色彩描写到极致,君权的神圣之感非常突出,表现出强烈的儒家思想特点——主张重视皇权,君臣关系。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13.C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棣、炽、基、镇、深的偏旁为木、火、土、金、水可知这是五行。五行基本循环原理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再生木,生生相息,是为五行相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是为五行相克即五行相胜。故选C项。 14.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准确解读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解题时注意“不能成为“的关键信息,由材料中“其信徒都没入在一般社会中,在下则弘扬师道,在上则服务政治。只求淑世,不求出世”等信息可得出信仰儒家思想的学者居多,主要是以治国平天下为主,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