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一)中学德育的途径单○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我国中学德育途径是广泛的,其中,基本途径是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1.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 2.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 劳动 4. 共青团活动 5. 班主任工作
(二)中学德育方法简○材○——背 1.德育方法的概念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方式。 2.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
这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
基本要求:1说服教育要有针对性,2要有感染性,3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 (2)榜样示范法
这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运用榜样示范法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 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陶冶教育法
陶冶教育法又称情感陶冶法,它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①创设良好的情境。 ②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⑧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4)实践锻炼法
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 运用实践锻炼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49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①坚持严格要求。 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③注意检查和坚持 (5)个人修养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1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自觉性○2帮助学生制定修养的标准和计划。 ○
(6)品德评价法
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1公平、正确、合情合理○2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3注重宣传与教育 ○
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专题二十一 群体与班集体 一、
群体概述
1、 群体概念(略) 2、 群体特征(略)
3、 群体功能○单——归属功能、认同功能、支持功能、塑造功能 二、
班级的概念与发展
(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同时也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二)、班级的发展
1.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2.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理论上的论证和分析,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
3.中国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三、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一个成熟的班集体,一般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5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