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入学测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成都七中高三下学期入学理科综合能力测试(3月3日)
1.生命系统中物质、能量和结构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肝细胞中的糖原直接分解为葡萄糖,有利于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B. 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用于暗反应阶段CO2的固定 C.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便于遗传物质的精确分配 D. —块弃耕农田演替为森林,能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答案】B 【解析】
血糖低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形成葡萄糖,使得血糖浓度维持动态平衡,A正确;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用于暗反应阶段C3的还原,B错误;染色质在前期高度螺旋化形成杆状的染色体,遗传物质较为集中,有利于后期着丝点分裂彼此分离,而染色体成细长的丝状,很难平均分配,C正确;森林植物的垂直分层可充分利用光能,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D正确。 2.下列与细胞生命历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有差异
B. 在成熟的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受到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调控的 C. 细胞癌变的过程中,一定有DNA中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D. 细胞在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4、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1
【详解】细胞分裂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在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有差异,A正确;在成熟的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是受到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调控的,B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而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可见,细胞癌变的过程中,不会发生DNA分子中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可见,在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和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及细胞凋亡的概念,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在以下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选择H2O2作为反应物
B.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较深的玻片标本时,可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C.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川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代替根尖细胞 D. 0. 3 g/mL的蔗糖溶液中,可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紫色变浅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1、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
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以后,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变大,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需要选择具有分裂能力的部分进行观察。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过氧化氢本身的分解易受温度影响,高温条件下,即使酶失活,过氧化氢也会分解很快,因此探
2
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可选择H2O2作为底物,A错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较深的玻片标本时,应该把视野调亮点,可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B正确;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要选分裂能力强的部位,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不能用作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C错误;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失水,液泡变小,颜色加深,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
4.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如图是该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基因B/b与基因E/e之间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ABe、aBe、AbE C. 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该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 D. 图示细胞中,a基因应该来源于基因突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减数分裂中精子的形成过程,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详解】三对基因中,基因B/b与基因E/e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而A/A与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连锁与互换定律,A正确;一个精原细胞正常情况下只能产生2
3
种4个精子细胞。但由于细胞在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所以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ABe、aBe、AbE 3种;B正确;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由于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加倍,所以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错误;由于该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所以图示细胞中,a基因只来自于基因突变,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神经调节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因为兴奋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 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则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 C. 感受器就是传入神经末梢,效应器就是传出神经末梢,它们都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D. K外流,Na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改变,产生局部电流,是兴奋产生的生理基础
+
+
【答案】B 【解析】
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因为神经中枢中的突触处兴奋只能单向传导,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导突触后膜,A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则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B正确;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C错误;Na+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改变,产生局部电流,是兴奋产生的生理基础,而K外流,是恢复静息电位的基础,D错误。
6.某地蝗虫成灾,人们测出一块稻田中蝗虫的初始数量为No只,每天增加约为5%。为消灭蝗虫并且避免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人们将一群自然放养的鸭子引入农田,很快控制住了该块农田中蝗虫的数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0.05t只 A. 引入鸭子前,1天后蝗虫种群数量为N0·
B. 若采用农药灭虫,会导致蝗虫抗药性基因频率上升 C. 出生率是影响该稻田蝗虫数量变化的因素之一 D. 种植的水稻不是该生态系统中唯一的生产者 【答案】A 【解析】
+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