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广饶一中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

山东省广饶一中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4:27:16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高 三 语 文

2014.0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发酵(jiào) 恸哭(tòng) 潜台词(qián) 吹毛求疵(cī) B.囹圄(yǔ) 笑靥(ya) 剥花生(bō) 怨声载道(zài) C.模样(mó) 讣告(fù) 并蒂莲(dì) 戛然而止(jiá) D.贿赂(lù) 噱头(xu?) 盥洗室(guàn) 疾风劲草(jì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2013年12月26日,安倍晋三在其就任首相一周年之际捍然参拜靖国神社,是近年来继小泉纯一郎之后第二个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现任首相。

B.2013年1月26日下午14时整,运-20在阎良空军某基地顺利升空,首飞圆满成功。运-20的成功首飞,是中国空军建设战略空军的一座历程碑。

C.12月30日,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北京大学连续7年蝉联中国第一,其次是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D.这个部门经过一段时期的动荡,在上级单位对其作了相关调整后,一切工作已走向正规。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山东大学发布2012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山大总校2012年6904名应届毕业生,截止2012年9月1日一次就业率达90.6%,到2012年底,达到93.8%。 B.商务印书馆201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共收词条69000余条, 囊括了现代汉语绝大多数词汇。

C.法国媒体12月28日报道称,习主席接连推动反腐倡廉,在中国高层提倡节俭,反对奢侈,习主席直接与平民在一起排队并结账是身体力行的典型举措。 D.大学生梁博在“中国好声音”年度最后对决中,不孚众望,一举击败对手吴莫愁,摘取了“中国好声音”年度好声音的桂冠。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国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成成的,如《英雄儿女》(根据巴金《团圆》改编)、《红高梁》(根据莫言《红高粱家庭》改编)等等。

B.据了解,本着一切从简的精神,马年春晚将分为《年味年俗》、《致青春》、《祈福》等板块,大有返璞归真回到“90年代春晚”的意思。

C.名人利用群众对自己的信任,为厂家做不负责任的虚假宣传,是“忽悠”民众还是“谋财害命”,与雇凶杀人有何不同?

D.除夕晚上,人们习惯在门口放一根棍。据说此举有两种意义:一是护元宝,不让财神、福神往外跑,二是保平安,不让“野鬼魔怪”进家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中新网1月1日电,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党组日前要求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

B.近半月来,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对冯小刚新作《私人订制》表示“失望”,这宣泄失望的火势,在冯小刚撕破影片刚公映时乐对“恶评”的笑脸,用京骂“丫的”回击影评人后,并没有稍微减弱。

1

C.某网站就居民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等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收入分配”以82.48%的关注度高居榜首。

D.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关键是党的领导是否正确,政府能否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通过读书──仕进而成为官僚士大夫,这是自汉代以来形成的重要的中国文化传统。汉代儒生读书仕进之路的形成,除了是整个社会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要求外,与汉代儒生的自我改造也是密不可分的。客观上讲,由于先秦的儒生以学习六经、传授知识为主,在秦汉官僚政治社会里是缺少从政的技能与本领的。为了实现他们的政治理想,走向仕途,他们就必须进行自我改造,以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这个改造过程,实际上从汉初就已经开始。当时的几位著名儒生,如陆贾、叔孙通、贾谊、晁错、公孙弘,其思想和政治主张,已超出儒家学派的界域。汉武帝为儒生们开启了一条通向仕途之路,这在中国政治史和文化史上都是一件大事,这为儒生们实现自己的治世理想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儒生们往往从书本出发,把现实社会理想化,其处世或议论常不免宏阔迂腐;而统治者则需要的是务实的治国人才。因此,一个儒生如何才能把自己通过经书学习而得到的文化知识变成政治智慧,是对他们的一个严峻考验。汉武帝在当时虽号称重儒,所重视的也不是那些腐儒,而是像董仲舒、公孙弘、倪宽那样“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治”的儒家。

儒生和文吏在汉初属于两个不同的社会群体,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儒生有时候可以称之为“文学”,而文吏之俗称则为“刀笔吏”。由王充在《论衡·程材》可知,即便是在东汉,世俗仍有轻儒生而高文吏的习气。王充为此而为儒生抱不平,但在客观上也说明,儒生在事功方面确有不如文吏之处,他们在走入仕途时必须要改造自己,在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操守的同时,一定要具有优秀的管理能力。真正由读书出身而在政治上又居高位的优秀官僚,必须是二者的结合。据《宋书·百官下》:“汉武帝纳董仲舒之言,元光元年,始令郡国举孝廉??限以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习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决断,材任三辅县令。”这四科当中,前两项是对文化修养与道德操守的要求,后两项是对管理才能的考量。事实也是如此,自汉以后的儒生在中国的政治领域之所以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就是因为他们经过了这样的改造,符合以上四科的要求。可以看出,这一改造的过程也是与文吏融合的过程。

在汉代政治舞台的较量中,经过自我改造的儒生最终打败了文吏。之所以如此,除了汉代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之外,文吏们缺少崇高的人文关怀是其最为致命的缺陷。文吏们以商鞅、韩非的法家理论治国,排斥礼义、仁爱、孝悌等人文道德关怀,严刑峻法,刻薄少恩。由此而反观儒生之从政,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他们经过自我改造后也具备了吏治之才干,而在于他们把儒家的人文关怀渗透到国家的政治管理当中。一个真正优秀的儒家出身的官吏,不仅要使其民能够“安居乐业”,而且还能够做到“移风易俗”,其代表人物就是蜀守文翁。文翁的意义,不仅在于使蜀地人民安居乐业、移风易俗,为汉代树立了一个儒生出身的官吏的正面形象,而且还在于他的事迹从深层次上说明了儒家士大夫政治所以优于法家文吏政治之处。它使得这个社会的官僚体系不是仅仅停留在事功的层面上,而是把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深深地融注其中,使这个士大夫官僚体系具有高尚的道德价值取向,从而建立了一个新的道器相通的政治文化模式。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19期,有删改)

6.对汉代“儒生打败文吏”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统治者需要的是务实的治国人才,文吏未通过严峻考验。 B.儒生们能把儒家的人文关怀渗透到国家的政治管理当中。 C.朝廷令郡国限四科举孝廉,引导了儒生自我改造的方向。 D.文吏们虽在事功方面比儒生强,但缺少崇高的人文关怀。 7.下列关于汉初儒生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

A.儒生在有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操守的同时,可能缺少优秀的管理能力。 B.儒生都缺少把自己通过经书学习而得到的文化知识变成政治智慧的能力。 C.儒生属于与文吏有着严格区别的社会群体,世俗有轻儒生高文吏的习气。 D.儒生往往从书本出发,把现实社会理想化,处世或议论常不免宏阔迂腐。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称儒生为“文学”,称文吏为“刀笔吏”,表明了儒生地位高于文吏。 B.儒生读书仕进之路的形成,除社会原因外,儒生自我改造是根本原因。 C.蜀守文翁,做到了“安居乐业”“移风易俗”,是儒家士大夫的代表。 D.到汉代,儒家士大夫政治终于取代法家文吏政治,形成官僚士大夫体系。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人。幼孤,兄鞠之。年十四,补郡主簿。及长,伟容貌,涉知书传隋开皇中,调左亲卫。家贫,徒步走京师,过华山祠,祈神自卜,夜梦老人谓曰:“君年逾四十当贵。”

唐公(李渊)雅与厚,及留守太原,契分愈密,至蒲酒通昼夜。秦王(李世民)与刘文静方建大计,未敢白公,以寂最厚善,乃同私钱数百万饷龙山令高斌廉,俾与寂博。阳不胜,寂得进多,大喜,日滋昵。秦王以情告之,许诺。闲饮酣,乃白秦王将举兵状,因言:“今盗遍天下,城阙外即战场,虽徇小节,犹不脱死;若举义师,不特免祸,且就大功。”唐公然所计。 唐公即位,曰:“使我至此者,公也。”拜尚书右仆射,赐服玩不赀,诏尚食日给御膳,视朝必引与同坐,入合则延卧内,言无不从,呼为裴监,不名也,贵震当世。高祖每巡幸,必委以居守。麟州刺史韦云起告寂反,按讯无状,帝谓曰:“朕有天下,公推毂成之也,容有贰哉?所以讯吏,欲天下人信公不反耳。”迁左仆射。帝置酒含章殿,欢甚,寂顿首曰:“始陛下发太原,约天下已定,许上印绶。今四海妥安,愿赐骸骨归田里。”帝泣下曰:“未也,要当相与老尔。公为宗臣,我为太上皇,逍遥晚岁,不亦善乎!”九年,册拜司空,遣尚书员外郎日一人直第。贞观初,太宗亲郊,命寂与长孙无忌升金辂,寂辞,帝曰:“公有佐命勋,无忌宣力王室,非二人谁可参乘者?”遂同载归。

浮屠法雅坐妖言,辞连寂,坐免官,削封邑半,归故郡。寂请留京师,帝让曰:“公勋不称位,徒以恩泽居第一。武德之政,间或弛紊,职公为之。令归扫坟墓,尚何辞?”寂遂归。未几,汾阴狂男子谓寂奴曰:“公有天分。”监奴白寂,寂惶惧不敢闻,遣监奴杀所言者。奴盗寂封邑钱百万,寂捕急,遂上变。帝怒曰:“寂有死罪四:为三公,与妖人游,一也;既免官,乃恚称国家之兴皆其所谋,二也;匿妖人言不奏,三也;专杀以灭口,四也。我戮之非无辞。”议者多请贷,乃放静州。会山羌反,或言劫寂为主。帝曰:“国家于寂有恩,必不尔。”既而寂率家僮破贼。帝念寂功,诏入朝,会卒,年六十。(节选自《新唐书 列传第十三》) 【注】武德:唐高祖李渊的年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幼孤,兄鞠之 鞠:抚养 B.命寂与长孙无忌升金辂,寂辞 辞:告辞 C.入合则延卧内 延:延请 D.乃白秦王将举兵状 白:告诉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同私钱数百万饷龙山令高斌廉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

B.遣监奴杀所言者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C.乃白秦王将举兵状,因言 因拔刀斫前奏案。

D.未敢白公,以寂最厚善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裴寂深得帝王宠幸的一组是 ①及留守太原,契分愈密 ②未也,要当相与老尔

3

③高祖每巡幸,必委以居守。 ④言无不从,呼为裴监,不名也 ⑤诏尚食日给御膳 ⑥既而寂率家僮破贼

A.①②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李世民想要图谋大计,但不敢告诉父亲李渊,于是就想办法结交与父亲关系十分密切的裴寂,通过裴寂使父亲认同了他的起兵大计 。

B.当初李渊在太原起兵之时,曾跟裴寂有过约定,一旦取得天下就允许裴寂辞官归家,所以裴寂在含章殿宴席上提出了辞官归隐的请求。

C.唐太宗李世民也很看重裴寂,有一次到郊外祭天,曾让裴寂和另一重臣长孙无忌一同上自己的车驾,并称赞裴寂有辅佐帝王创业的功勋。

D.有个和尚法雅,因散布怪涎的邪说,牵连到裴寂,裴寂因此被免宫,削减一半食邑,遣回故乡,裴寂请求住在京城,太宗希望他回乡祭扫坟墓再回来。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徇小节,犹不脱死;若举义师,不特免祸,且就大功。(5分)

(2)议者多请贷,乃放静州。会山羌反,或言劫寂为主。(5分)

1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2)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执子之手,____ _____。(《诗经·国风·邶风》) (2)______ 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__________,__________;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3)_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五、(12分)

16. 新闻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它根据内容的需要而定,可概括,可总结,可评述,可警示。根据下面一则新闻,仿照画线部分语句,请你以报社编辑的身份为其他两份报纸各写一段结束语。(不要求句式相同)(4分) 例:《法制报》消息:上周末在上海,一刘姓女士因为“顶风闯红灯”且拒不接受处罚,被行政拘留10天。如何营造好的遵纪守法环境,需要市民的自觉配合,更关键的是我们的城市如何保持一贯的严格管理。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高 三 语 文 2014.0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发酵(jiào) 恸哭(tòng) 潜台词(qián) 吹毛求疵(cī) B.囹圄(yǔ) 笑靥(ya) 剥花生(bō) 怨声载道(zài) C.模样(mó) 讣告(fù) 并蒂莲(dì) 戛然而止(jiá) D.贿赂(lù) 噱头(xu?) 盥洗室(guàn) 疾风劲草(jì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