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时辰图
十二时辰图,原来时间可以这么美!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子、丑、寅(yín)、卯(mǎo)、辰(chén ) 、巳(sì ) 、午、未、申、酉(yǒu)、戌(xū) 、亥。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子时? ▼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夜半”一词常被文人用于诗词之中。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对应生肖:鼠,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丑时? ▼
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鸡鸣”一词,源于《春秋左传正义》中“鸡鸣而食,唯命是听”之句。
对应生肖:牛,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
?寅时? ▼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寅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孟子,告子上》中的“平日之气”,是我们所见到的“平旦”一词的最早用例。 对应生肖:虎,老虎在此时最猛。
?卯时? ▼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这个词最初见于《诗经·桧风·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濡。” 对应生肖:兔,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
?辰时? ▼
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食时”一词,早在《礼记》中就出现了:“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 对应生肖:龙,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巳时? ▼
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淮南子·天文训》最早出现“隅中”一词:“日出于旸谷,??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对应生肖:蛇,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午时? ▼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上古时期,人们把太阳行至正中天空时作为到集市去交易的时间标志:“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系辞下》) 对应生肖:马,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未时? ▼
日昳:又名日跌、日仄、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昳”,《说文》释为“日昃也。”“昃,日在西方时,侧也。”这个时间名词,最初见于《史记·天官书》:“旦至食,为麦;食至日昳,为稷。”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