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5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5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练习新人教版
二、非选择题(共28分)
13.[2018·合肥一六八中测试](13分)X、Y、Z、J、Q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Z在地壳中含量最高,J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Q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总数之比为3∶8,X能与J形成离子化合物,且J的半径大于X的半径,Y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
请回答:
(1)Q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
(2)将这五种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排列,排在第三的元素原子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元素的非金属性Z________Q(填“>”或“<”)。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事实有________(填序号)。
A.Q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放置在空气中会变浑浊 B.Z与Q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C.Z和Q的单质的状态 D.Z和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4)X与Y可形成分子A,也可形成阳离子B,A、B在水溶液中酸、碱性恰好相反,写出A
的电子式:__________;B答案 (1)第三周期第ⅥA族 (2)N (3)> C
的水溶液不呈中性的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4) NH4+H2O
+
NH3·H2O+H
+
解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即Z为O;Na元素焰色反应呈黄色,故J为Na;Q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总数之比为3∶8,则Q为16号元素,即Q为S;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在O之前,其氧化物形成酸雨的是N,故Y为N;X的原子序数最小,且小于N的原子序数,结合“X能与J形成离子化合物,且J的半径大于X的半径”可知X为H。
(1)Q为S,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ⅥA族。
(2)根据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可知,原子半径:Na>S>N>O>H。 (3)O、S为同主族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非金属性:O>S;H2S溶液在空气中变浑浊发生的反应是2H2S+O2===2S↓+2H2O,说明O2氧化性比S强,A项能说明;O、S形成的化合物通常为SO2、SO3,S为正价,说明其非金属性比O弱,B项能说明;单质的状态不能比较其非金属性强弱,C项不能说明;元素周期表中越靠右、越靠上的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稀有气体元素除外),D项能说明。
(4)X、Y可形成的分子A为NH3,阳离子B为NH4,前者在水中生成NH3·H2O,电离显碱
+
+
-
5
性,后者水解显酸性。NH3的电子式为。
14.[2017·山东临沂期中](15分)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的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B与E属于同一主族。
(1)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2)上述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由上述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甲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
3+
①若乙具有漂白性,则乙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②若丙的水溶液是强碱性溶液,则甲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若乙为二元弱酸,丙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则乙的名称为____________;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丙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乙遇空气变为红棕色,有同学认为“浓硫酸可以干燥气体甲”,为验证其观点是否正确。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时,分液漏斗中应加入________(填试剂名称)。实验过程中,浓硫酸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且溶液变为红棕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三周期第ⅥA族 (2)Al
(3)①HOCl ②Na Na2O2 ③硫化氢 AlO2+H2O+H④浓硝酸 浓硫酸不能干燥二氧化氮气体
解析 A的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A是N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B是O元素;B与E属于同一主族,E是S元素;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是Na元素、D是Al元素;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F是Cl
6
+
3+
··············
-
+
3
3+
3+
+3OH
-
元素。
(1)S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ⅥA族。
(2)电子层数越少离子半径越小,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上述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Al。
(3)①若乙具有漂白性,说明甲是氯气,乙是次氯酸,则乙的电子式为HOCl。②若丙的水溶液是强碱性溶液,则丙为氢氧化钠,所以甲为Na或Na2O2。③若乙为二元弱酸,则乙是硫化氢,丙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所以丙是氢氧化铝,甲为Al2S3;氢氧化铝既能发生碱式电离又能发生酸式电离:AlO2+H2O+H
-
+
3
3+
··············
3+
+3OH,所以丙既能
-
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④乙遇空气变为红棕色,乙是NO,则甲是NO2,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分液漏斗中应加入浓硝酸。实验过程中,浓硫酸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且溶液变为红棕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硫酸不能干燥二氧化氮。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