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大学毕设论文
图1-3.1 电流环等效近似处理后校正成为典型I系统框图
1.3.3电流调节器参数计算 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
τi=Tl=0.0167s
电流环开环增益:
要求σi≤5%时,查表得KIT∑i=0.5,因此
KI=0.5/0.0057s=87.71s-1
于是,ACR的比例系数为: Ki=KIτiR/Ksβ=17.54 电流环采样角频率:
Wsi=10Wci=877.1s-1
电流环采样时间:
Ti=1/(Wsi/2pi)=0.007s
1.3.4 确定转速调节器时间常数 1)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1/KI 已知KIT∑i=0.5,则
1/KI=2T∑i=2×0.0057s=0.0114s 2)转速时间常数Ton。取Ton=0.01s
3)转速小时间常数 T∑n。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 T∑n=1/KI+Ton=0.0214s 1.3.5 转速调节器结构的选择
13
转速环开环传递函数应共有两个积分环节,所以应该设计成典型II系统,系统同时也能满足动态抗扰性能好的要求。
图1-3.2转速环等效近似处理后校正成为典型II系统框图
ASR也应该采用PI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 WASR(s)= Kn(τns +1)/τns Kn-------转速调节器的比例系数; τn------转速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 1.3.6 转速调节器参数计算
按跟随和抗扰性能都较好的原则,取h=5,则ASR的超前时间常数为
τn=hT∑n=5×0.0214s=0.107s
转速开环增益:
KN=(h+1)/2h2T∑n2=6/(2×52×0.02142)=263.03s-2
ASR的比例系数为:
Kn=(h+1)βCeTm/2hαRT∑n=18.28 转速环采样角频率:
Wsn=10Wcn=280.37s-1
电流环采样时间: Tn=1/(Wsn/2pi)=0.0224s
第四节 PWM信号发生电路设计 一、PWM控制器设计
14
1-1 PWM信号发生电路设计
图1-4.2 PWM信号发生电路
PWM波可以由具有PWM输出的单片机通过编程来得以产生,也可以采用PWM专用芯片来实现。当PWM波的频率太高时,它对直流电机驱动的功率管要求太高,而当它的频率太低时,其产生的电磁噪声就比较大,在实际应用中,当PWM波的频率在18KHz左右时,效果最好。在本系统内,采用了两片4位数值比较器4585和一片12位串行计数器4040组成了PWM信号发生电路。
两片数值比较器4585,即图上U2、U3的A组接12位串行4040计数输出端Q2—Q9,而U2、U3的B组接到单片机的P1端口。只要改变P1端口的输出值,那么就可以使得PWM信号的占空比发生变化,从而进行调速控制。
12位串行计数器4040的计数输入端CLK接到单片机C51晶振的振荡输出XTAL2。计数器4040每来8个脉冲,其输出Q2—Q9加1,当计数值小于或者等于单片机P1端口输出值X时,图中U2的(A>B)输出端保持为低电平,而当计数值大于单片机P1端口输出值X时,图中U2的(A>B)输出端为高电平。随着计数值的增加,Q2—Q9由全“1”
15
变为全“0”时,图中U2的(A>B)输出端又变为低电平,这样就在U2的(A>B)端得到了PWM的信号,它的占空比为(255 -X / 255)*100%,那么只要改变X的数值,就可以相应的改变PWM信号的占空比,从而进行直流电机的转速控制。
使用这个方法时,单片机只需要根据调整量输出X的值,而PWM信号由三片通用数字电路生成,这样可以使得软件大大简化,同时也有利于单片机系统的正常工作。由于单片机上电复位时P1端口输出全为“1”,使用数值比较器4585的B组与P1端口相连,升速时P0端口输出X按一定规律减少,而降速时按一定规律增大。 1-2 PWM发生电路主要芯片的工作原理 1.芯片4585
(1)芯片4585的用途:
对于A和B两组4位并行数值进行比较,来判断它们之间的大小是否相等。 (2)芯片4585的功能表:
输入 输出 比较 A3、B3 A3>B3 A2、B2 * A1、B1 * * A0、AB AB B0 * * * * * * * 0 0 * * * * 0 1 16
级取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0 A3=B3 A2>B2 A3=B3 A2=B2 A1>B1 A3=B3 A2=B2 A1=B1 A0>B0 A3=B3 A2=B2 A1=B1 A0=B0 A3=B3 A2=B2 A1=B1 A0=B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