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考试《道路工程》考前冲刺卷一
16. 矿料配合比设计中,S型级配曲线的要求主要是基于()的考虑。 A.高温稳定性B.耐久性C.低温抗裂性D.抗滑性能 17. 沥青含量太高,沥青混合料可能出现的病害是()。 A.车辙 B.泛油 C.拥包 D.析漏 18. 每车沥青混合料应测试()。
A.到达现场温度B.出厂温度C.摊铺温度D.拌和温度 19. 对手工铺砂法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置砂应干燥、洁净、匀质,粒径为0.15~0.30mm B.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2m C.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间距3~5m D.为了避免浪费,回收砂可直接使用
20. 以下关于落锤式弯沉仪说法正确的是()。
A.落锤式弯沉仪测定的动态弯沉可换算为贝克曼梁的静态回弹弯沉 B.落锤式弯沉仪测定的是静态弯沉 C.落锤式弯沉仪测定的是动态总弯沉 D.落锤式弯沉仪测定的是静态回弹弯沉
四、共享题干题
(1)某工程采用表面振动压实法测定土样最大干密度,试样最大粒径为20mm,测得数据如下,
结合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 关于表面振动压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振动器的振动时间为6min B.压实干密度随振动历时的增长而增大 C.干土法测定过程中,抹平试样表面后可用橡皮锤或类似物敲击几次试筒壁 D.湿土法测定过程中,应吸去加重底板上及边缘的所有自由水 2.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土样的最大干密度计算值分别为2319.4kg/m和2337.2kg/mB.该土样的最大干密度计算值分别为2316.9kg/m和2338.7kg/mC.该测试结果已超出最大干密度精度要求,需重做 D.该测试结果符合最大干密度精度要求 3. 1号试验的土样体积为()。 A.0.0129054m
3
33
3
3
B.0.0128488m
3
C.0.0128748m
3
D.0.0128586m
3
4. 如果釆用湿土法测得该土样的最大干密度为2330.2kg/m,则该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应取值为()。A.2328.3kg/m
3
3
B.2327.8kg/m
3
C.2330.2kg/m
3
D.2329.0kg/m
3
3
5. 如果测得表中土样的最小干密度为1875.9kg/m,填筑干密度为2186.4kg/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砂土的密实度可用相对密度评价 B.表中土样的相对密度为0.73 C.表中土样的相对密度为0.94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
(2)某桥粱配制流动性高性能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45,强度标准差为5.0MPa。选用42.5级普通水泥,实测强度为48.7MPa,密度3.10g/cm;掺用25%粉煤灰,密度2.20g/cm,影响系数为0.75;掺用1.5%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30%;天然中眇,表观密度2.65g/cm,碎石最大粒径20mm,表观密度2.70g/cm,碎石的回归系数aa=0.53,ab=0.20;设计坍落度为120mm;未加减水剂时,单位用水量选用220kg/m,砂率取用35%。该混凝土处于潮湿环境,最大水胶比限值为0.55,最小胶凝材料用最限值为320kg/m。请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33
33
3
3
6. 计算胶凝材料用量,下列正确的结论为()。 A.单位胶凝材料用量为453kg/m
3
3
B.单位用水量为154kg/m
3
3
C.单位水泥用量为453kg/m,单位粉煤灰用量为113kg/m
3
D.单位水泥用量为340kg/m,单位粉煤灰用量为113kg/m 7. 混凝土配制强度为()。
A.混凝土配制强度为51.8MPa B.混凝土配制强度为53.2MPa
C.混凝土配制强度可≥53.2MPa D.强度标准差取值较大,配制强度可取53.2MPa 8. 计算单位砂石用量,下列正确的结论为()。
A.依题意,采用体积法计算单位砂石用量 B.单位砂用量为629kg/mC.单位碎石用量为1164kg/m
3
3
3
3
D.单位砂用置为640kg/m,单位碎石用量为1155kg/m
3
9. ()与计算水胶比相关。
A.碎石的问归系数aa=0.53,ab=0.20
B.胶凝材料28d抗压强度实测值fb=rt×fce=0.75×48.7=36.5MPa C.水泥抗压强度实测值fce=rC×fcu k=1.16×48.7=56.5MPa
D.水胶比计算值为0.34,按耐久性要求的最大水胶比0.55复核,满足要求 10. 关于混凝土初步配合比,正确的说法是() A.以全干材料为基准计算 B.减水剂掺量为5.1kg
C.单位胶凝材料用量453kg/m,满足320kg/m最小胶凝材料用量的耐久性要求 D.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水:砂:碎石=340:113:154:629:1164
(3)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制作方法(圆柱形)、养生试验方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
11.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制作方法(圆柱形)注意事项有()。
A.在采用生石灰粉时,必须与土拌和后一起进行浸润,而且浸润时间不应少于3h,使生石灰粉能充分消解 B.400kN反力框架和液压千斤顶适宜于制备50mmx50mm的试件,也可用它制备100mmx100mm的试件
3
3
C.在科学研究中,根据需要可采用径高比为1:1.5或1:2甚至1:2.5(或1:3)的试件
D.对于粗粒料稳定材料(水泥稳定类材料除外),由于细集料较少,在成型过程中,内壁涂机油是必要的 1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养生试验方法对养生90d的试件要求试件质量损失应符合()。
A.小试件不超过1g B.中试件不超过I0g C.大试件不超过20g D.质置损失超过规定的试件,应该作废 13. 某无机结合稳定材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是()。
A.试件3试验结果不是异常值 B.试件3试验结果是异常值 C.试件4试验结果不是异常值 D.试件4试验结果是异常值
14.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要求每组大试件不少于()个。 A.10 B.11 C.12 D.13
15.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制作方法(圆柱形)制作1个100mmx100mm的试件需要干土()。 A.1700~1900g B.1700~2000g C.1800~2000g D.1800~2100g
(4)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抗滑性能检测,采用摆式仪法,检测时的路面温度为30℃,其中一个测点处共检测3个单点,其摩擦系数的检测值分别为78、77、80,请回答以下问题: 16. 抗滑值的温度修正如下表所示,对于温度修正以下选择正确的是()。
A.当路面温度为T(℃)时测得的摆值,必须换算成标准温度20℃的摆值 B.换算后的抗滑值为81.3BPN C.换算后的抗滑值为75BPN D.换算后的抗滑值为81BPN 17. 检测每个单点时,应()。 A.每个单点测定5次,
B.如5次数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大于3BPN,应检查产生的原因并重新检测 C.如5次数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大于3BPN,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后求平均值
D.如5次数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不大于3BPN,取5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该测点路面的抗滑值 18. 摆式仪橡胶片应及时更换,更换条件为()。
A.橡胶片使用1年后 B.端部在长度方向上磨耗超过1.6mm C.边缘在宽度方向上磨耗超过3.2mm D.有油类污染时 19. 该测点的抗滑值为()。
A.78 B.78.3 C.78.0 D.80 20. 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摆式仪回摆高度越小,摆值越大,表面摩擦阻力越大 B.式仪回摆高度越小,摆值越小,表面摩擦阻力越大
C.如果该路面的抗滑值的设计标准为75BPN,该测试点合格 D.如果该路面的抗滑值的设计标准为75BPN,该测试点不合格 (5)回答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密度的测试步骤相关问题:
21. 对普通沥青混合料,沥青拌和厂在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的同时以真空法实测最大理论密度,平行试验的试样数不少于()个,以平均值作为该批混合料铺筑路段压实度的标准密度。 A.2 B.3 C.4 D.5 22.钻取芯样时需要注意()。 A. 普通沥青路面通常在第三天取样 B. 改性沥青及SMA路面宜在第二天以后取样
C. 当一次钻孔取得的芯样包含有不同层位的沥青混合料时,应根据结构组合情况用切割机将芯样沿各层结合面锯幵分层进行测定
D. 钻孔取样应在路面完全冷却后进行
23.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试验方法测定试件密度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采用表干法测定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B.对吸水率大于2%的试件,宜采用蜡封法测定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C.对吸水率小于2%特别致密的沥青混合料,在施工质量检验时,允许采用水中重法测定表观相对密度 D.对吸水率小于0.5%特别致密的沥青混合料,在施工质量检验时,允许采用水中重法测定表观相对密度 24. 对施工及验收过程中的压实度检验不得采用配合比设计时的标准密度.应按如下方法检测确定:()。 A.以实验室密度,即沥青拌和厂每天取样1~2次实测的马歇尔试件密度,作为标准密度取平均值作为该批混合料铺筑路段压实度的标准密度 B.以每天实测的最大理论密度作为标准密度 C.以试验路密度作为标准密度
D.可根据需要选用试验室标准密度、最大理论密度、试验路密度中的12种作为钻孔法检验评定的标准密度25. 施工中采用核子密度仪等无破损检测设备进行压实度控制时,宜以试验路密度作为标准密度,核子密度仪的测点数不宜少于()个,取平均值。 A.19 B.29 C.39 D.4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