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五)年级语文学科备课活页
第 8单元 第 语文园地 课 共 1 课时
课题 语文园地 设计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风趣的语言除了生动有趣、使人发笑之外,往往还能让读者在一笑之余有所回味。此前,三年级上册已经安排过“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等语文要素,本单元再次聚焦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风趣,是对语言感受力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围绕语文要素,课后题和课程标准 学习提示在编排上各有侧重: 《杨氏之子》引导学生通过主客间对话的内容,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手指》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语句,体会作者语言的风趣; 《童年的发现》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趣味,交流感受。“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对三篇课文内容和语言的风趣之处作梳理和总结,“词句段运用”让学生体会语句的表达特点并进行仿写,学习把事物比作人或把人比作事物来写的方法,提高表达的趣味性。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从内容、表达这两个方面梳理、总结本单元课文的特点。第一个学习伙伴对本单元课文内容有意思、语言风趣幽默的特点作了归纳,接下来三个学习伙伴分别以不同的课文为例作了阐释。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要求学生在体会句子的表达特点后,选择个情景仿说,引导学生学习用把事物比作人、把人比作事物的方法描述一种情景。教材教材分析 摄供了两个例句,例句后给出了三个情景,供学生选择并仿说。第二题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的写法后进行仿写。 “书写提示”简要介绍了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及颜体楷书的基本特点,并展示了其楷书代表作《颜勤礼碑》 (局部),意在让学生通过欣赏碑帖,初步了解颜体书法艺术,感受其艺术风格,进一步体会书法的魅力 “日积月累”编排了关于“为人”的五条名言,让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初步懂得君子之道、为人之理,并试着在生活中践行。 本单元围绕“风趣与幽默”这一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意在让学生体会课文极具学情分析 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品鉴能力。学生大部分能做到来体会文章的风趣,但容易忽略语言表达方面。教学时要从课文内容入手,在引导学生体会内容的趣味性、增强对事物或事件的感悟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聚
焦文本的语言,有意识地感受作品风趣的语言特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要尊重每个学生真实的阅读感受。对语言特点的感受,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言之有理即可,不要求感受统一、唯一。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继续感受课文中巧妙的对话和风趣的语言。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尝试感受选段中语言的风趣,并试着照样子写一写。 教学目标 3.通过“书写提示”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颜体”,尝试着欣赏书法。 4.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和积累文言文名句,受到启发。 引导学生继续感受课文中巧妙的对话和风趣的语言,并试着仿写风趣的语言片段; 重点 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和积累文言文名句,受到启发。 试着仿写风趣的语言片段;了解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颜体”,尝试着欣赏书法; 难点 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和积累文言文名句,受到启发。 教法 学法 读书指导法 讨论法 启发教学法 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二次备课 同学们请准备好你们的课本、标注笔,拿出你们的激情和坐姿,让我们一起进 入今天的学习。 一、学习“交流平台”。 1.出示问题: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感受到单元课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引导,评议并小结:本单元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有的是通过巧妙的对话来讲述故事,有的叙述的语言很风趣。
4.《杨氏之子》中句子。 此是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小组交流:从这段话你感受到什么?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杨氏之子和孔君平的对话,利用姓氏的特点做文章,一个问得巧,一个答得妙。 5. ①拿笔的时候,……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②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③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④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小组交流:从以上句段中你感受到什么?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引导: 教师小结:《手指》一课,作者用风趣的语言,展现了五个性格各异的手指形象,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 6. 不过,……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小组交流: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句话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费奥多罗夫被老师误会的时候,用自我调侃的语言来安慰自己,令人忍俊不禁。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体会下面句子表达的特点,再选择一种情景说一说。 1.读一读,找规律。 他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
刻不离。 (1)小组交流:读一读,看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关公和周仓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民间传说中,他们都以关羽护卫的形象出现,作者运用恰当的比喻,让我们由手指联想到了人,三指的关系描述的相当传神。 这个体操运动员的动作真灵巧,她在高低杠上的表演就像猴子在树林间攀援、穿行。 (1)小组交流:读一读,看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把体操运动员比作猴子,把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比作猴子攀援、爬行,生动、形象、逼真地描绘了运动员动作的灵巧。 2.练一练,学运用。 (1)从“游子回到家乡、雨点落在窗户玻璃上、远处传来一阵巨响”中选一种情景,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说。 (2)学生自由练说。 (3)小组合作,互相评议。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 (二)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1.读一读,找规律。 但在五指中,……叫他揿门铃。 (1)小组交流:在这段话中,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采用拟人和排比的写法,以举例的方式写出了大拇指的吃苦耐劳,让人似乎看到了一个做什么事都愿意出力的无名英雄,再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它踏实、忠诚却不好大喜功。 2.练一练,学运用。 (1)学生独立完成照样子写句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