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届浙江省湖州市二模高三调测试卷地理试题
2016届浙江省湖州市二模高三调测试卷
地理试题
下图是一个城市某功能区内一个基本构成单位平均每日能源生产和消耗量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百千瓦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小时 0 1.该构成单位平均每日生产的能源2.5 0.5 能源消耗 主要来自 2 A.风能 B.水能 能源生产 1 1.5 C.地热能 D.太阳能 百千瓦 2.该构成单位所在的城市功能区最1 有可能是 0.5 A.商业区 B.住宅区 0 C.工业区 D.绿化带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小时 “雨舌”是指丰沛降水区域呈“舌头”状向某地方向延伸的现象。读西藏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和“雨舌”位置图,完成3、4题。 3.“雨舌”区域的主要降水类型是 A.对流雨 B.地形雨
波密县 C.锋面雨 D.气旋雨
西 藏 自 治 区 4.位于“舌尖”上的波密县,拥有独特的
200 自然景观是 雅 400 A.冰川与森林相连 鲁 藏 800 布 B.喀斯特地貌广布 江 2000 C.水网密布,水流湍急
1200 “雨舌”位置 D.土壤深厚,有机质多
下表表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的面积和区域密度指标。读表完成5、6题。 地区 京津冀 长三角 珠三角 区域面积 人口密度 (万km2) (人/ km2) 21.6 21.7 17.9 501 754 598 规模城市密度 (个/万km2) 0.6 2.34 1.36 城镇用地密度 城镇人口密度 (km2/千km2) (人/ km2) 16.9 32.1 25.4 273 485 390 备注:规模城市是指人口数量在50万及以上的城市,城镇人口密度是指区内每平方
千米的城镇人口数量。 5.表中数据表明
A.长三角城市化水平最高 B.珠三角规模城市数量最多 C.珠三角城镇用地面积最大 D.京津冀区域内部城市化差异最大 6.造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地密度指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区域人口规模差异 B.区域内、外部交通条件差异
文科综合-第 1 页 共 1 页
C.区域自然条件差异 D.中心城市辐射效应强弱差异
下图为沿北纬60.5°N某地区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甲自然带是 海拔(米) 3000 A.常绿阔叶林带 科雷马山原 B.落叶阔叶林带 堪察加半岛 2400 C.针叶林带
1800 鄂霍次克海 D.草原荒漠带
1200 8.影响甲自然带在堪察加半岛
甲 分布高度较低的因素是 600 A.洋流
0 161° 159° 157° B.纬度 149° 151° 153° 155° C.山体高度 积雪带 河岸森林带 草原带 高山苔原 D.大气环流
“世界经济论坛”按照12个国家竞争力要
组织机构 7 素的成熟程度(数字越大推动作用越强),将国 基础设施 创新 6 家的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需求驱动、效率驱动5 宏观经 商业成熟性 4 济环境 和创新驱动阶段, 我国处于效率驱动的发展阶3 2 段。读我国与效率驱动、创新驱动国家的竞争力
医疗与基 市场需求 1 础教育 要素平均水平对比图,完成9、10题。
9.目前,推动我国发展最重要的要素是 高等教育 技术可用性 与训练 A.市场需求
消费品市 资本市场发展 B.基础设施 场效率 劳动力市场效率 C.劳动力市场效率
创新驱动国家平均水平 效率驱动国家平均水平中国 D.创新与技术可用性 创新驱动国家平均水平效率驱动国家平均水平
10.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促进我国向创新驱动阶段发展是
①加快产业转移 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③加速实现自动化 ④增加关键材料进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同一经线的甲、乙两地,某日若甲地早于乙地日出,则甲地一定是
A.在乙地南方 B.在较低纬度 C.白昼时间较长 D.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文科综合-第 2 页 共 2 页
3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30分)
材料一 山地游牧业(畜牧业)是伊朗国民经济最古老部门之一。但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城乡人口的增加、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土地产权转让给农民政策的实施等,山地游牧业规模不断缩小。
材料二 图1为伊朗山地游牧业分布图。图2、图3分别为甲、乙两地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气温/℃ /mm 降水60° 48° 40 40
里 海 30 30 38° 20 20 甲 10 10 0 0 1 4 7 10 气温/℃ 降水 /mm 图2
40 40
30 30 国界线 29° 20 20 夏季牧场 10 10 乙 冬季牧场 波 0 0 迁移路线 斯 1 4 7 10 河流
湾 图3 季节河流
图1
(1)比较甲、乙两地的冬、夏季节的气温差异,并说明理由。(10分) (2)简析伊朗夏季、冬季牧场的分布特征。(12分)
(3)简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伊朗山地游牧业规模缩小的原因。(8分) 3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6分)
材料一 五常大米口感好,品质高。据史记载,五常市种植大米大约已有近200来年的历史。五常大米一直是朝廷的“贡米”,在清廷就盛传慈禧“非五常大米不吃”的说法。
材料二 图1为五常大米加工企业分布图,图2为五常大米不同档次产业链收益(单位:元)分配图。
14.98 7.5 20 8 拉 林 河 五 常 市 区界 河流 200 等高线(m)加工企业 农户收益 黑 龙 江 200 500 9.28 非有机大米 17.28 有机大米 14.98 21.28 112 有机礼品米 加工商收益加工收益 销售收益 经销商收益
(1)五常大米品质高的原因是 、 、 。(6分) (2)描述五常大米产业链收益变化规律,并为农民提高收益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3)分析五常市大米加工企业分布特点。(8分)
文科综合-第 3 页 共 3 页
图1 图2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B 4.A 5.D 6.D 7.C 8.A 9.A 10.B 11.C 二、非选择题: 36.(1)甲地冬、夏季节的气温均高于乙地(2分) 理由:冬季,甲地临水域(里海,2分),因水体调节作用(2分) 夏季,甲地日照时间长(2分),海拔较低(2分) (2)(冬、夏)牧场:主要分布于西北和西南(山地)地区(2分) 这些地区气候相对湿
润且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或伊朗中、东部地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2分) 夏季牧场: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顶、山腰地区(2分),这里地势高,夏季气温 较低,草类茂盛适合夏季放牧。(2分)
冬季牧场:主要分布在山谷地区 (地势较低的地方,2分) ,(山谷地区)冬季降水 多,气温高,适合冬季放牧。(2分)
(3)城市化水平提高,促进牧民迁移到城市;
农业(种植业)人口增加,土地产权转让给农民,游牧业用地缩小; 交通的发展,缩小了游牧业迁移的范围;
游牧业生产效益低下,促使牧民向农业、工业等转移;
(游牧业)破坏森林、过渡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回答4点即可,8分) 37.(1)生长期长 昼夜温差大 光照充足 环境污染小(回答3点即可,6分) (2)规律:大米的档次越高,(各环节)收益都增高;
普通有机大米、有机礼品米由农户到加工、销售收益逐渐升高; 非有机大米,各环节收益相近(回答3点即可,6分) 建议:调整种植结构,增加有机大米种植比例;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大米品质; 引进优良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减少中间环节,互联网直接销售。(回答3点即可,6分) (3)分布特点:分布特点:分布集中(2分); 主要在平原区(或河流中下游)(2分)
原因: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为水稻主产区(2分); 形成规模效应,便于交流协作(2分)。
文科综合-第 4 页 共 4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