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珠海市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学业质量监测题(含解析)
广东省珠海市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学业质量监测题(含解析)
注意事项
1.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Na-23 S-32 Cl-35.5 Fe-56 Se-79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工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的14C可用作文物鉴定 B. 因铝的化学性质活泼,故不能用铝槽车储运浓H2SO4 C. 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明矾净水等方法 D. 石油裂解、煤的气化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C可用作文物鉴定,但C与C互为同位素,A错误;
B.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容易被浓H2SO4氧化而在金属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金属的进一步氧化,即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可用铝槽车储运浓H2SO4,B错误; C.明矾净水是除去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不是海水淡化的方法,C错误;
D.石油裂解、煤的气化等过程中都产生了新的物质,因此都包含着化学变化,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2.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实验室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 14
14
12
上述流程中步骤A~D对应的装置图正确的是( ) A. A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海藻灼烧应该选择坩埚,不能在烧杯中进行,A错误; B.过滤要用过滤器,但装置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B错误;
C.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I2单质,要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漏斗下口紧靠在烧杯的内壁,C正确;
D.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用蒸馏方法,温度计不能伸入到液面下,要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3.某有机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B
C. C
D. D
A. 属于芳香烃
C. 最多有11个碳原子共面 【答案】C 【解析】
B. 分子式为:C11H14O2
D. 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只有2种
【详解】A.该物质分子中含有-COOH,因此不是芳香烃,A错误; B.根据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分子式是C11H12O2,B错误;
C.苯分子是平面分子,甲基C原子和羧基C原子取代苯分子中H原子的位置在苯分子平面上;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甲基C取代乙烯分子中H原子位置在乙烯分子的平面上,乙烯平面与
苯分子的平面共直线,可以在同一个平面上,所以最多有11个碳原子共面,C正确; D.该分子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含有羧基,能够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因此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不只有2种,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4.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2克
1882
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B. 25℃时,1L pH=12的Ba(OH)2溶液中OH-数目为0.02NA C. 标况下,224L Cl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 4.6gNa与足量O2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中含离子数目为0.3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8O2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0个中子,32克(32g÷36g/mol)×20NA>10NA,A错误;
B.25℃时,1L pH=12的Ba(OH)2溶液中c(H+)=10-12mol/L,则c(OH-)=10-2mol/L,n(OH)=10mol/L×1L×NA=0.01NA,B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L Cl2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于Cl2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0.1molCl2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的数目小于0.1NA,C正确;
D.4.6gNa的物质的量是0.2mol,Na与O2反应产物无论是Na2O、Na2O2、还是Na2O、Na2O2的混合物,都含有3个离子,所以0.2molNa得到的产物的物质的量是0.1mol,则含有的离子数目为0.3NA,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5.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20号主族元素。W、Y均为非金属元素,而W、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1,X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X、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溶水后同时生成沉淀和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Z对应的金属氢化物只存在离子键
B. X、Z分别对应的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均呈酸性 C. H2YO3的酸性比H2WO3强,则证明非金属性:Y>W
D. Y的两种气态氧化物分别通入BaCl2溶液中均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A 【解析】
--2
18
1882
O含有的中子数目为
【分析】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20号主族元素。W、Y均为非金属元素,而W、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1,X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X是Al元素,X、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溶水后同时生成沉淀和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则Y是S元素;W、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1,若Z最外层有1个电子,则W最外层有2个电子,还是非金属元素,不存在这种元素,若Z最外层有2个电子,原子序数大于S原子,则Z是Ca元素,W最外层有4个电子,原子序数比Al小,则W为C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综上所述可知W是C元素,X是Al元素,Y是S元素,Z是Ca元素。 A.Z是Ca元素,Ca对应的金属氢化物CaH2是离子化合物,只存在离子键,A正确; B.X是Al元素,Z是Ca元素,AlCl3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而CaCl2是强酸强碱盐,溶液显中性,B错误;
C.H2SO3是中强酸性,H2CO3是弱酸,但H2SO3不是S最高价的含氧酸,因此不能通过比较H2SO3与H2CO3的酸性强弱来比较Y、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C错误;
D.S的两种气态氧化物有SO2、SO3,由于酸性HCl>H2SO3,所以两种氧化物分别通入BaCl2溶液中,只有SO3溶于水反应产生H2SO4,H2SO4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BaSO4白色沉淀,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涉及元素的原子结构、物质的性质及原子在周期表的位置关系应用,物质酸性强酸比较、化学键类型、复分解反应等,难度中等,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
6.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系统原理如下图所示,图中含酚废水中有机物可用C6H6O表示,左、中、右室间分别以离子交换膜分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左池的pH值降低 B. 右边为阴离子交换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