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核算基础
[例1 – 16] 甲公司向本公司以银行存款和固定资产方式投入资本100 000元,其中银行存款70 000元已存入银行,价值30 000元的设备也已收到。
这项经济业务,使资产类账户银行存款增加了70 000元,固定资产增加了30 000元;同时使股东权益类账户股本增加了100 000元。因此,应分别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和“股本”账户的贷方。如图1-15所示。
借 股本 贷 借 银行存款 贷 100 000 70 000
借 固定资产 贷
30 000
图1-15
[例1– 17] 公司因缩减生产规模向投资者退还投资100 000元,从银行划转。
这项经济业务,使资产类账户银行存款减少了100 000元,同时使股东权益类账户股本减少了100 000元。因此应分别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和“股本”账户的借方,如图1-16所示。
借 银行存款 贷 借 股本 贷 100 000 100 000
图1-16
[例1–18] 公司年终计算出应付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50 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使负债类账户应付股利增加了50 000元,同时,使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利润分配减少了50 000元。因此,应分别记入应分别记入“应付股利”账户的贷方和“利润分配”账户的借方,如图1-17所示。
借 应付股利 贷 借 利润分配 贷 50 000 50 000
图1-17
29
[例1–19] 经协商,将公司欠另外一家企业应付购货款100 000元转为对本公司的投资。 这项经济业务使负债类账户应付账款减少100 000元,同时使股东权益类账户股本增加100 000元。因此,应当分别记人“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和“股本”账户的贷方,如图1-18所示。
借 股本 贷 借 应付账款 贷 100 000 100 000
图1-18
尽管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复杂多样,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上实例中的9种情况。不论在哪种情况下,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要记人有关账户的借方,同时必须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而且所记借方金额与贷方金额必然相等。为此,可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一记账规则,适用于每一项经济业务。
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登记每一项经济业务时,在有关账户之间就发生了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这种反映经济业务相互联系的有关账户之间的依存关系,叫做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叫做对应账户。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同时,还可以发现对经济业务的处理以及经济业务本身是否合理、合法。
在实际工作中,经济业务发生后,首先要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及性质,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在会计凭证中编制会计分录,然后根据会计分录登记入账。会计分录是指明经济业务应记会计科目名称,应借、应贷方向和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会计分录按照其涉及对应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是指借贷双方各涉及一个账户的分录。即“一借一贷”(如上例1、2、3、4、5、7、8、9)的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是指借贷一方或双方涉及若干账户的分录(如例1-16)。包括“一借多贷”分录和“多借一贷”分录。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一项经济业务涉及多借多贷的科目,为全面反映此项经济业务,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复合分录,但不允许将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合并后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总之,在借贷记账法下,对于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必须按照下列步骤加以分析编制会计分录:
1.确认经济业务所引起变动的账户及其性质; 2.确定各账户的变动究竟是增加还是减少;
3.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确定记入有关账户的方向(借方还是贷方)。 现将上述实例11-19中的9笔经济业务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长期借款 100 000 2.借:固定资产 200 000 贷:银行存款 200 000
30
3.借:短期借款 40 000 贷:长期借款 40 000 4.借:资本公积 10 000 贷:股本 10 000 5.借:短期借款 60 000 贷:银行存款 60 000 6.借:银行存款 70 000 固定资产 30 000 贷:股本 100 000 7.借:股本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8.借:利润分配 50 000 贷:应付股利 50 000 9.借:应付账款 100 000 贷:股本 100 000 (四)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存在的对立统一的平衡关系来检查各类账户的记录是否正确。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日常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进行记录和反映。这样,将会计期间的全部经济业务都记入有关账户后,根据“等量加等量其和相等”的逻辑,所有账户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和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也应该是相等的。同时由于每个账户的余额是根据一定期间该账户累计的发生额计算求得,因此,所有资产类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与所有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也必然相等。用平衡式表示,便有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和余额试算平衡公式,即:
所有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所有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所有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合计=所有账户的期初贷方余额合计 所有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所有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按照上述借贷金额必然相等的关系进行试算平衡,既可以检查每一项经济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又可以检查全部账户借贷方发生额和借贷方余额是否正确。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全部账户记录的试算平衡,通常是月末结出各个账户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后,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来进行。试算平衡表的格式有两种:一种是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试算平衡分别列表编制(如表1-5 和表1—6);另一种是将本期发生额和期初期末余额合并在一张表上进行试算平衡(如表1-7)。
表1—5 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
年 月 日 单位:元
账户名称 借方发生额 贷方发生额 31
合计 表1—6 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
年 月 日 单位:元
账户名称 合计 表1—7 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和余额试算平衡表
年 月 日 单位:元
借方余额 贷方余额 账户名称 期初余额 借方 贷方 本期发生额 借方 贷方 期末余额 借方 贷方 合计 如果月末编制试算平衡表,试算结果不平衡的话,说明在编制会计分录或记账等有误,须及时查明原因。但是如果试算平衡,也不能肯定编制会计分录或记账没有错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平衡,例如在有关账户中重记或漏记某些经济业务,或者将记账方向错误等。可见,试算平衡并不是检查账簿记录正误的绝对性标准。
五、借贷记账法应用举例
1.信达公司2009年5月有关账户期初余额如表1-8所示。
表1-8 信达公司2009年5月初有关账户期初余额 单位:元
账户名称 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固定资产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实收资本 合 计 2.信达公司5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收到某企业投入的资本200 000元存入银行。
320 000 期初余额 借 方 100 000 20 000 200 000 40 000 32 000 200 000 48 000 320 000 贷 方 资本公积 3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