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2020学年高二地理元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1. 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2.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21. C 22. C 【解析】试题分析:
21. 根据图示的重要地理事物及轮廓判断,甲位于塔里木盆地;乙为我国海南岛;塔里木盆地的河流流量主要受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故河流流量受气温影响,夏季流量大,C错误。 22. 结合上题分析,两地共同的区位优势是夏季热量充足,劳动力价格较低,而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都还较低,故科技和机械化水平较低。故答案选B项。 【考点定位】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农业区位因素。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根据重要地理事物准确进行区域定位,并结合我国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进而分析河流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等内容。甲地是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的内流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地是海南岛,位于我国的外流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夏季风带来的雨水成为河流的主要水源,随着夏季风的加强,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与外流河相比,中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这些河流的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随着冰雪融化,河流水量增多,形成汛期.所以两区域均以夏汛为主;甲区域为盆地,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水系呈放射状。
- 9 -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如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形分布的是( )
A. B. C. D.
24. 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有丘陵分布,并且没有绿洲的盆地是( ) A. 塔里木盆地 B. 柴达木盆地 C. 四川盆地 D. 准噶尔盆地 【答案】23. B 24. C 【解析】
23. 读图,图A秦岭南侧是四川盆地,不是云贵高原,A错。图B天山北侧是准噶尔盆地,B对。图C四川盆地应在横断山脉以东,C错。图D太行山以西应是黄土高原,D错。 24. 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有丘陵分布,并且没有绿洲的盆地是四川盆地,C对。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位于西北干旱区,盆地内有绿洲分布,A、D错。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阶梯,B错。
点睛: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区分布,山脉、高原的相对位置关系。秦岭南侧是四川盆地,北侧是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位于四川盆地南侧。太行山以西应是黄土高原,以东是华北平原。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阶梯青藏高原上。 读下面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 耕地、林地、草地 B. 耕地、草地、林地 C. 草地、林地、耕地 D. 草地、耕地、林地
- 10 -
26. 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肥沃 B. 地形平坦 C. 水热条件好 D. 人均耕地多 【答案】25. D 26. D 【解析】试题分析:
25. 图中甲地位于我国的内蒙古高原,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乙地位于我国的东北平原,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丙地位于小兴安岭,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D正确。
26. 图示区域商品粮率高于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人均耕地多,D正确;东北平原和太湖平原共同区位因素是土壤都肥沃、地形平坦;太湖平原因为纬度低,因此水热条件更好。 【考点定位】农业区位因素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是( ) A.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28. 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 A. 植被条件变差 B. 地表起伏增大 C. 河道泥沙淤塞 D. 土壤质地变差 【答案】27. A 28. C 【解析】试题分析:
27. 由图中的因果关系,②和③造成了水土流失,所以②和③是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故而①为地表侵蚀;而土壤退化会造成植被条件差,推出③是植被条件差;所以②为地表起伏大。
28. 水土流失使得河流泥沙含量增大,致使河道因为泥沙淤积,而造成通航困难。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完成
- 11 -
下面小题。
29. 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
A. 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 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 内蒙古大草原 30. 下图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9. A 30. B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29. 时间“8月至10月”,物品“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推知该区域“温差大、光照强、天气复杂多变”,A项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高原空气稀薄,光照强,山区天气复杂多变,B、D多晴朗天气,防水服用处不大;C项光照条件差,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等物品用处不大。故A正确。
30. A图为沙漠之洲--骆驼;B图大熊猫主要分布于四川;C图骏马分布于内蒙古草原;D图是青藏高原地区的珍稀动物藏羚羊。故D正确。 【点睛】注意分析材料中所给出的条件。 二、综合题(40分)
31. 读世界海陆分布随着纬度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 12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