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考试现代教育学 - 试题库及答案
5.社会的道德规范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基础的矛盾构成了学生品德发展的动力。( )
6.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 )
7. 学校德育的任务、内容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 )
8.生活德育模式强调通过学生主体参与,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主动积极的道德素质与能力,即道德上的自律能力或道德上的自律素质。( ) 9. 陶冶教育方式主要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文艺熏陶三种。( ) 10. “榜样”模仿是学生进行自我修养的基础。( )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 2.联系实际,如何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
3.试述我国当前德育的基本任务包括哪些方面? 四、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1 材料1:
在虹桥小学,三(1)班班主任王老师对学生张明近期的表现感到不安。为了了解张明在家中的情况,王老师主动到张明家家访。在同张明父亲交流情况时引用了一句古语:\养不教,父之过\,偏偏张明的父亲也比较较真,便对王老师说:\王老师,您这话欠妥。'养不教,父之过'意思是说孩子是我生养的,我不送他到学校接受教育,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那是我的过错。现在,我把孩子送学校接受教育,你们教不好,这应是老师的过错,怎么能说是我们做家长的过错呢?\结果,双方未能在教育张明的问题上达成共识。
问题:王老师和家长的说法正确吗?试用合力教育理论加以分析说明,并联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材料分析题2
材料2: 摘自董德中《四国道德教育管窥》,河南日报,2004年7月23日。 韩国人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养成教育,强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通过设置“道德训练教室”,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仅礼节教育方面就具体包括:1.个人生活礼节,如坐、立、走的姿势,与人谈话时的语调、眼神及面部表情,接递物品时的举止;2.家庭生活礼节,如对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亲戚邻里的礼节;3.学校生活礼节,如对老师、前辈、同窗的礼节,上学、放学时的见面礼、告别礼;4.社会生活的礼节,如在社会交往中的鞠躬礼、举手礼、注目礼、对拜礼以及各种称谓;5.国家生活礼节,如国旗、国歌的礼节等。 谈谈阅读这段材料之后,你认为对我国如何抓好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的教育有哪些启示?
第十章 现代教育评价 一、单选题
1.C 2.A 3.C 4. D 5. D 6. A 7 .B 8. B 9.D 10.C 二、多选题
11.ABCD 12.ABC 13. BCD 14.BCD. 三、1. ×2. ×。3. ×。4. ×。5. √ 6. ×7. √ 8. √
一、单选题
1.从教育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 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 B. 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C.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D. 正确评价与错误评价 2. “矮子里找高个” 、“水涨船高” 是一种
A. 相对评价 B. 绝对评价 C. 定性评价 D. 定量评价
3. 有“现代教育评价之父” 之称的是
A. 杜威 B. 桑达斯 C. 泰勒 D. 布鲁姆 4. 现代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A. 智力测验 B. 分等排序 C. 选拔人才 D. 调节改善
5. 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是按评价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划分的
A. 评价的对象 B. 评价的功能 C. 评价的价值标准 D. 评价的运用方式 6. 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是一种
A. 表现性评价方法 B. 形成性评价方法 C. 定性评价方法 D. 相对评价方法
7. 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的程度,是指测验的
A. 效度 B. 信度 C. 区分度 D. 难度 8.诊断性评价往往在教育活动的
A. 过程中进行 B. 开始前进行 C. 结束后进行 D. 各阶段中进行
9.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0.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二、多选题
1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1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 13.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 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 C.多方位研究时期 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
14.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
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 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
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三、辨析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考试和教育测验是一回事。( ) 2.教育评价的实施方法就是考试。( )
3.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序分等。( ) 4.教育评价主要是在教育过程的终结阶段进行。( ) 5.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6.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 7.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
8.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 四、材料分析题
新课程推进中的教育评价及其案例
1.你用你心爱的小手工作品表达了对数学和老师的热爱。谢谢你!你的语言清晰、简洁。你的剪贴拼图做得那么漂亮,可以看出你对图形的理解很深,操作能力很强。计算的正确率也很高。你能认真和勇敢地克服暂时的困难,重新找回自信,祝贺你,亲爱的小女孩,这比100分更值得骄傲!
你经常看书,表演课文时也非常出色。认字表上330个字全会认,查字表上186个字会认182上,很不错。你的字写得越来越漂亮。阅读课上,你回答问题正确流利,并能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你讲的故事很吸引人。 这是一位教师给学生的评语,你以为他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评价观念?
2. 语文课上,同学们正在热烈地讨论着,大家都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这时,刘佳欣站起来说:“我有一个记‘全’的好办法。”停了停之后,她接着说:“以前,我们记‘金’字时,有的同学用猜字谜的方法来记的,我记得是‘一个人,她姓王,腰里别着两块糖’,这回我还用这个字谜来记,只是把它稍稍改一下。‘一个人,他姓王,腰里丢了两块糖’。”听了她的介绍,同学们好像恍然大悟。这时,我并没有对刘佳欣的发言做评判,而是转过头来说:“刘佳欣这个方法好吗?”同学们纷纷点头。“那么好在哪里呢?请你来评价一下。”这时,田宇站起来说:“刘佳欣用上个学期学习‘金’字的方法来记这学期的字从这儿看出她以前学习就很认真,记得也很牢。”郑中一接着说:“我觉得她的方法很巧妙,而且很有效,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字。”“还有,还有,”邓聪接着说“我觉得刘佳欣很会动脑筋,我就想不出这样的方法。”听了同学们的评价,我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同学们说得很好,让我们用掌声对刘佳欣这种富有创意的想法表示鼓励。”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教学继续进行着,在后面地讨论中,大家更加积极。在记“先”字时,有几位同学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同学说:“我可以用去偏旁的方法来记。‘洗’字去掉‘氵’就是‘先’。”有的同学说:“我可以用换偏旁的方法来记,把‘告’字下面换成‘儿’就是‘先’。”
接着,有的同学用“元”字加“丿”和“丨”(加笔画)的方法记。还有的同学把“牛”字的“丨”变短再加“儿”的方法记住了“先”。在大家说完这些识记的方法之后,我及时给予了肯定,“这些同学都能积极开动脑筋,想出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识记生字。”这时,我觉得还不够,于是我又说“请同学们说说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这时,有的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第一种方法最好,因为这种方法最简单,也很方便。”有的学生说:“用‘告’自己也挺好的。”还有的学生说:“第三种和第四种方法虽然也能记住,但是不是太好记。”听到同学们的这些评价,我感到比较满意。
这是一节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叙述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其中你能感悟到评价方式的特点吗? 五、论述题
1.评析相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和个体差异评价法的优缺点。 2.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
3.根据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你对教育评价模式的构建有哪些体会与认识?
第十一章 现代教育制度和管理 一、单选题
1、C ; 2、B ; 3、B ;4、D ;5、C 二、多选题
1、ABCD;2、ABC;3、ABD;4、ABCD;5、BCD;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一、单选题
1. 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是下列哪一个学制? A.“壬戌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寅学制 2.下列哪一个学制,把女子教育列入学制,并取消了读经课和忠君尊孔的内容?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寅学制”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A.1985年 B.1986年 C.1995年 D.1997年 4.现代教育制度最早诞生于?
A.我国唐代 B.美国 C.日本 D.西欧
5.现代教育制度诞生是以下列哪种教育制度的出现为标志?
A.教会教育制度 B.行会教育制度 C.国家教育制度 D.中等教育制度 二、多选题
1.义务教育中的“义务”是指哪些义务?
A. 就学义务 B.设置义务 C.保障义务 D.避止义务 2.义务教育具有哪些特点?
A.强制性 B.普及性 C.免费性 D.普通性 3.历史上,学校教育制度呈现出哪几种形态?
A.双轨制 B.单轨制 C.综合制 D.分支型学制 4.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终身教育并非一种全新的教育 B.终身教育不是一种实体的存在 C.终身教育持一种民主的教育观 D.终身教育持一种大教育观 5.下列哪些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缺点?
A.开放性 B.过分制度化 C.霸权性 D.一次性 二、辨析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普职之争的实质是现代中等教育中的教育分流问题。它不同于文实之争,文实之争涉及的是教育平等问题。( )
2.目前,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趋势是由相互独立的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向综合中学发展。
3.终身教育不是一种实体的存在,它不过是某种意念。( )
4.西欧最初普及义务教育主要是国家基于民主要求而给每一个儿童提供了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 )
5.大学是研究高等学问的专门机构,主要从事教育和研究,因此大学并不直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