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田径试题集
51、背越式跳高过渡(转换)阶段的技术要求是什么? 52、测量跳远全程助跑距离和步点的方法一般有哪两种? 53、跳远助跑的开始姿势有哪两种?各有什么技术要求?
54、跳远起跑的加速方式一般有哪两种?各有什么技术要求? 55、跳远助跑的最后阶段的技术要求是什么?
56、跳远起跳蹬伸动作结束时的技术要求是什么? 57、简答蹲踞式跳远的特点与注意问题。 58、简答挺身式跳远的特点与注意问题。
59、简答背向滑步推铅球基本技术的教学步骤
简答题答案
1、田径必修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中等学校体育教师必备的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具备从事中等学校田径运动各项工作的基本能力。
2、世界田径运动发展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① 从世界田径运动发展轨迹来看,世界田径运动的成绩呈现出持续发展态势;② 世界田径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期间整体水平高速发展后,在进入90年代后总体成绩发展势头趋向平稳,田径成绩越来越接近身体极限水平;③在过去的20年里,世界田径运动成绩的发展呈现出一种锯齿状波浪型走势。在奥运会年、世锦赛年成绩总体水平基本上都处于高峰。 3、田径运动的文化特征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更快、更高、更强”的自我超越性、竞赛的规范性和公正性、比赛成绩测量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竞赛的自主性和展示性、技术动作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器械的器用性、功能的政治性与经济性。
4、国际田径重大赛事主要有: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赛、国际田联世界越野锦标赛、国际田联室内田径锦标赛、国际田联世界杯竞走赛、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系列赛、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国际田联黄金联赛、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国际田联全能挑战赛、欧洲越野锦标赛、国际田联世界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等。
5、国内田径赛事主要有全国田径锦标赛、全国田径大奖系列赛、全国田径冠军赛、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全国马拉松冠军赛、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全国竞走锦标赛、全国竞走冠军赛、全国越野跑锦标赛等。另外,还有全运会田径比赛。
6、不仅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获得运动技能,培养竞争、合作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还能加速全身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构造,提高体能水平。接力跑项目具有趣味性和健身性,符合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
7、上挑式传、接棒方法的优点是接棒运动员向后伸手臂的动作比较自然、速度快、容易掌握。缺点是接棒运动员接棒后手已握住接力棒的中部或前部,使第2、3、4棒运动员的传、接时接棒运动员抓的棒的前端部分越来越少,致使持棒运动员必须在跑进中调整手与棒的接触部位。这种方法容易影响持棒运动员的速度和造成掉棒。
17
8、第1棒运动员持棒跑106~108米,应安排起跑技术好并善于跑弯道的队员;第2棒运动员持棒大约跑126~128米,应安排速度耐力好并善于传、接棒的队员;第3棒运动员持棒大约跑126~128米,应安排除了具备第2棒运动员的条件外,还要善于跑弯道的队员;第4棒运动员持棒大约跑92~94米,要安排短跑成绩最好、同时具备顽强的竞争精神和冲刺能力最强的队员。 9、多采用右手传递接力棒的方法,即第1棒运动员以右手将棒传给第2棒运动员的左手,第2棒队员跑出后将接力棒换到右手,以后各棒次接力棒的传递均以此方法传接。
10、编排、记录公告工作一般包括四个部分,一是赛前编排比赛日程。二是临赛前的编排工作。三是比赛期间的临场编排、记录公告工作。四是赛后的成绩统计和整理工作。 11、临场编排、成绩公告、填写前六名或前八名成绩记录表、填写团体总分表、统计破记录运动员名单、编制每日秩序册。
12、按时召集运动员检录,按竞赛规则规定做好各项检查,准时把运动员按规定路线带人赛场。
13、组织已比赛完项目的运动员退场,归还运动员衣物、身份卡等物品;将各项决赛获奖运动员送到发奖室,发奖后再送到新闻中心参加新闻招待会;护送被选中接受兴奋剂检查的运动员到兴奋剂检查中心。
14、根据田径竞赛规则和竞赛规程的有关规定,按照现场指挥中心规定的工作程序,组织各项径赛运动员按时比赛;保证每组运动员在机会均等的情况下起跑;警告和取消违例运动员。
15、准确计取径赛项目运动员分段及全程比赛成绩,协助终点裁判组做好长距离跑和竞走项目的记圈工作。
16、准确、迅速地判定径赛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并负责中、长距离跑和竞走比赛的记圈工作。
17、赛前复查径赛场地、设备和器材。比赛过程中,检查径赛运动员有无犯规。检查跨栏跑、障碍跑栏数、栏位、栏高是否准确;在4X100m接力中安排二、三、四棒运动员上道。
18、运动员的号码与棒次表是否相符,4X100m接力是否在预跑线内起跑,是否在接力区内完成交接棒(以棒为准),传接棒时有无抛掷,有无借助外力推着跑,掉棒后是否由原掉棒者拾起、交棒后离开本分道时是否阻挡他人跑进。
19、半圆式田径场以其结构简单,具有几乎相同的直道和标准曲率,可最大限度地适应于运动员的跑步节奏等优势,而被世界各国广为采用。 20、(1)场地的设计,必须符合田径竞赛规则的规定。
(2)场地的设计应充分利用竞赛规则规定的精神,有利于运动员提高成绩,有利于运动员公平竞赛。
(3)场地的设计,布局要合理,田赛项目应具备两个能同时进行比赛的场地,面层的铺筑软硬要适度。
18
(4)场地的设计,应该体现体育文化底蕴,要有利于安全使用与保养。 21、(1)动作的形式和结构要符合生物力学和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要求
如发展快速跑的练习,选择下坡跑,是根据地形,利用了重力的作用,符合生物力学的原理,有利于学生发展跑的速度。但是,坡度要适宜,如坡度太陡就有发生向前摔倒的危险性,这样就不符合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原理,也不符合人体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动作的形式和结构符合生物力学和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要求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 (2)所选动作技术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掌握的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学习田径技术也一样,选择的动作技术是全体同学经过努力都能完成的。如跨栏跑,对于初一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栏的高度决定了学生能否完成该技术的关键,因此,这样的练习必须根据全体学生的基础来确定高度,不能用竞技运动的标准来设定,技术的标准也是基本符合实际,不是要求优秀运动员的标准。 22、(1)完整练习法
其优点是能够体验动作技术的完整概念,一般在学习某个项目的开始,先采用完整法,它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动作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完整地掌握全部技术动作;缺点是技术的关键和难点不易很快体验到或掌握好。 (2)分解练习法
其优点是有利较快地掌握技术动作的重点和难点。其缺点是容易破坏技术动作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影响更快地掌握完整技术动作。 23、(1)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要把有关技术的内容与游戏法和比赛法结合好,在学习、锻炼过程中,技术的及时指导还是必要的。
(2)要根据教学的任务、学校场地条件和学生的特点等认真备课,选择好锻炼的手段,以及明确游戏和比赛的方法、规则和要求,组织好教学,让全体学生都得到锻炼。 (3)要根据游戏和比赛进行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好学生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 (4)游戏法和竞赛法的运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有利时机,要因势利导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启迪他们的竞争意识。 24、(1)人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的特征,一般是先长高度,后长宽度、围度和充实度。心脏发育过程中先加大心脏容量,后增厚心壁肌肉,与其相应的竞技能力的敏感发展期亦有不同,身体形态训练应与之相适应,而不可颠倒。 (2)根据不同专项的特点安排中学生田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训练
由于各个专项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不同,而这些专项竞技能力又都对特定的身体形态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因而,必须根据专项的需要及其对竞技能力的需求特点,安排相应的练习方法与手段。
(3)中学生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训练应注意遗传因素的影响
在身体形态的各项指标中,有的指标遗传度很高(如高度、长度和宽度指标);有些指标遗传度较小(如体重等充实度指标)。因此在选材时,应重视高度、长度和宽度等形态指
19
标,而与肌肉有关的体重等充实度指标,则应更多地依靠后天的训练加以改善和提高。 (4)采用多种方法手段改善中学生田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 25、(1)利用外界助力提高动作速度,是练习者在助力的帮助下,提高完成某一技术环节动作速度练习。
(2)减小外界自然条件的阻力,让练习者顺风跑等;减少外界自然条件的阻力情况下完成某一技术环节的动作速度练习。
(3)利用动作加速或变化重量的后效应提高动作速度,如,下坡跑后至平地继续快跑可获得的加速。
(4)缩小完成练习的空间、时间界限,如跨栏跑训练中缩短栏距的训练,从而提高练习者完成动作的速度和加快节奏。
(5)反复进行快速动作练习,如原地支撑快速高抬腿跑;坐姿或站立快速摆臂;快速挥臂等。
(6)改变条件的各种专门练习,如采用牵引跑,提高跑的速率;投掷中采用轻器械加快出手速度等。
(7)借助信号刺激提高动作速度,如利用击掌,同步声音的伴奏或教师的口令等指令性语言,使练习者伴随着声音信号的节奏做出协调一致的快速动作。
(8)发展完成动作所需部位的肌肉力量,如为提高摆腿速度就必须提高摆动腿髋关节的屈肌力量等。
26、动作结构前后稳定。练习时的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70~180次左右,间歇时间心率降至120次便可开始下一次练习,每次课练习的次数(组数),因人而异。
27、在进行起跳技术练习时,要强调助跑和起跳速度;起跳技术训练必须与快速助跑相结合;基本掌握短、中距离助跑起跳技术后,要及时转入全程助跑起跳的技术训练;训练中要注意培养运动员的攻板意识,力求做到起跳前助跑节奏快,上板快和起跳快。 28、30米弯道跑练习,30米直道+30米弯道跑练习,全程助跑弧线上慢跑,全程助跑节奏跑,全程助跑节奏跑加轻跳起。提高弧线助跑的速度素质。 29、(1)安排好赛前训练;
(2)赛前安排好适应性模拟比赛训练; (3)制定好比赛计划;
(4)制定好比赛任务和目标,这个目标是一个目标范围;
(5)训练中、模拟比赛训练和正式比赛后要及时总结,鼓励优点,找出努力方向; (6)树立榜样,学习榜样等。 30、(1)学生运动员的现实状态诊断与评价; (2)训练目标和各项指标的确定;
(3)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和时间安排; (4)各训练阶段的主要任务;
(5)各训练阶段的目标完成情况检查与评定; (6)各训练阶段负荷的动态变化趋势;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