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重庆高考语文卷

2015年重庆高考语文卷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3:21:52

C. 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

/稍不得专其功矣。

D. 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

/稍不得专其功矣。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

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

B. 徐若虚先生举进士后,不愿做官,回乡行医。他虚心好学,努力钻研,写成了学术价值

很高的专著;他医术高明,治病效果显著,其影响逐渐改变了当地信巫的风俗。

C. 旴江的汤伯高先生和徐若虚先生非常相像,他的医术全面而精湛,但他为人谦逊,从不

自我夸耀,其医风受到作者的赞赏。

D. 作者写这篇序是因为担忧巫祸不除,医道不明,无人挽救百姓的生命。希望世上的医生

都像若虚、伯高,民众都像“吾里之人”信医不信巫。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3 分)

10.把第三答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5 分)

②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5 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好事近

[清]黄之隽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背绿痕皴段,是丛篁幽石。天开十折画屏风,遮

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⑴ 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4 分)

⑵末尾两句中的“悬崖”“崩坼”分别指什么?作者为何说“乱篙撑处”“怕悬崖

崩坼”?(4 分)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⑴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一句是“

⑵杜牧的《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 ,

⑶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

惊慌失措的三句是“ , , ”。 五、(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3 分)

”。 ”。

甘森的西红柿

从柴达木西部的尕斯库勒湖畔,沿着输油管线迤逦而来,路上连草都很难看到一棵,

天上飞鸟也不见踪影。笔直平坦的公路上,伴随的只有连绵不绝的昆仑山。高原缺氧,旅

途劳顿,我们一直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

走着走着,蓦然抬望眼,前方出现了十分醒目的几栋红顶房,一眼望去仿若一座漂浮

在茫茫瀚海之中的孤岛。莫非是日光水汽折射下的海市蜃楼?司机轻咳一声,嗓中吐出四 个清脆的字:“甘森到了。”

房屋精致稳固、庭院干净美观超乎我们的想象,生产区的整洁、生活区的布局超乎我

们的想象,就连院落正中的那几棵白杨树,翠绿挺拔的雄姿也超乎我们的想象。更别说见到

蔬菜大棚中盛开的大丽花,嫩绿的小白菜,绿中泛红的青椒,美艳欲滴的西红柿,真的

让我们一声连着一声地惊叹。

教导员宋代勇,从绿色蔬菜大棚里,摘下来三个西红柿,笑嘻嘻地给我们一人递上一

个。仔细端详着长相似心形、皮质似婴儿的浆果,实在抵挡不住它的鲜嫩水灵。那样的沙

甜,那样的微酸,那样的美味,那样的滋润。以前我们吃过多少西红柿啊,怎么就从来没

有体会过这样味道醇正的口福呢?

口福之外,另有一种眼福等待着我们,这就是甘森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一块制作精

美的铝合金板,上方写着:“家庭因你的平安而幸福,输油事业因你的奉献而繁荣。”

这个西部荒漠深处的亲情文化墙,大多是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照片下面的留言,既有

妻子对丈夫的关心,也有儿女对父母的惦念,还有孩子对远方父母的祝愿。宋代勇说:“亲

情文化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每当看到这个广告牌,我们的心中都会泛起一股温馨与

暖意,只有好好工作,才能对得起家人的深情厚意。”

宋代勇的女儿是这样留言的:“您是家里的一片天,没有了天空,鸽子就无法自由飞翔,

多爱护身体。”郭光元儿子:“您的坚忍不拔和铮铮铁骨是我永远的榜样,我从您那儿汲取

到奋发的力量,走过挫折,迈向成功。”青海土族职工甘述文两个小女儿甘卉、甘婷:“上

班多保重,没有你的爱,无论多豪华的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

我无法把几十则亲情话语一一抄录下来。记得当时我的鼻孔是酸酸的,眼睛有些模糊,

手有些颤抖,字也有些歪斜,但我的感动却是的的确确的。

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就是“苦水”。花格输油管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原油输送管道,甘

森热泵站位于这条管道的中段,是社会依托条件最差、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它距花

土沟镇 230 多公里,距格尔木市 270 多公里,海拔 2910 米。甘森还是一个风口,据说西北

风从此进入格尔木地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刮风扬沙,最多时站里一天能拉出去

十吨的沙子,一年用过的扫把不计其数。

站在甘森站的院落里,任凭强烈的紫外线照在脸上,我的思绪飞越到了新中国成立初

期。1954 年初夏,我的父辈们高喊“到柴达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千里迢迢地

来到异乡。尽管黄沙漫漫,寒风呼啸,气候异常干燥,鼻孔里结着血痂,然而他们不悔,

都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的家园。1958 年地中四井日喷原油 800 吨,为当时步履艰难的祖国做

出了巨大贡献,也使冷湖成为继玉门、新疆、四川之后的第四大油田,迅速崛起。

原石油工业部的一位副部长当年在青海油田考察时,曾经潸然泪下地说道:“在如此艰

苦的条件下,别说工作,只要能待住,生活,也是英雄啊!”柴达木油田的英雄们以三代人

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美德,积 60 年两万多个日日夜夜之功,造就了一个

千万吨级的大油气田!

一步一回头,一生一世情。无论时光怎样流转,无论相隔多么遥远,我都不会忘记柴

达木沙海中的那座绿岛,绿岛上那群默默工作的石油兄弟姊妹,以及他们亲切的笑容和特

别珍贵的亲情文化。

当然,还有那个味道格外甜美的西红柿。我得说,那是我迄今吃过的味道最美的西红 柿。

13.怎样理解文中用“十分醒目”和“海市蜃楼”这两个词语来描述甘森?(2 分)

14.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

果?(5 分)

15.作者用“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引出其环境条件之苦,又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甘森的发展之

变,请分别予以概括。(4分)

16.文中为什么要写甘森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请简要分析。(5分)

17.文章末段写西红柿为什么说“味道格外甜美”和“迄今吃过的味道最美的”?请结合全

文谈谈你的看法。(7分)

六、(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l4 分)

18. 下面一段话中的三个小句子,其中一句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

句子需保持愿意。(4 分)

①在长江三峡中,瞿塘峡最为雄奇险峻,峡内有不少令人惊叹的名胜古迹。②在瞿塘峡

北岸绝壁上,有一条沿江修建、全长 65 千米的古栈道,连通奉节白帝城与巫山青莲溪,全

程异常艰险,这就是著名的夔巫古栈道。③瞿塘峡南岸的白盐山有一处巨大的临江石壁,

上面书写着自宋以来的篆、隶、楷、行等字体的数十块摩崖石刻,气势恢宏,与瞿塘峡雄

伟的气势相得益彰。

有语病的句子是: (只填序号)(2 分)

针对病句的修改: (2 分)

19. 下图是“儿童在不同场地的时间分配”,根据该图提供的信息,将儿童在不同场地休息

和运动时间分配的情况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概况准确,不超过 80 字。(5 分)

搜索更多关于: 2015年重庆高考语文卷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C. 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 /稍不得专其功矣。 D. 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 /稍不得专其功矣。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 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 B. 徐若虚先生举进士后,不愿做官,回乡行医。他虚心好学,努力钻研,写成了学术价值 很高的专著;他医术高明,治病效果显著,其影响逐渐改变了当地信巫的风俗。 C. 旴江的汤伯高先生和徐若虚先生非常相像,他的医术全面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