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2016级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54分) 1.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冬天,洗澡水的温度约为80℃ B.一棵大白菜的质量约为100g C.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D.正常人步行的速度为10m/s 2.小明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A.路旁的树木 B.小明背着的书包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小明身边驶过的汽车
3.一列队伍长50m,行进速度为2.5m/s,经过一座全长为100m的大桥,从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大桥到队伍最后一个人离开大桥,总共需要时间 A.20s B.40s C.50s D.60s 4.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
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D.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5.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6.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过程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②.夏天,打开的冰箱门冒“白气”③.秋天,树叶上形成的白霜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7.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B.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C.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D.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8.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他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0.5m,此时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A.1.5m B.2m C.2.5m D.5m 9.一束光从玻璃砖射入空气中,若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可能为
A. 50° B. 30° C. 20° D. 0°
10.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A.f甲>f乙>f丙 B.f乙>f丙>f甲 C.f乙>f甲>f丙 D.f丙>f乙>f甲 1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投影仪成像利用了这一规律C.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向右适当移动蜡烛,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2.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C.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小 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13.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B.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1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透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 C.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D.用来矫正远视眼视力的眼睛镜片是凸透镜
15.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利用了光的镜面反射 16.测定小金属块的密度需要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①小金属块用细线系好后放入量筒,慢慢没入水中并记下总的体积;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③将小金属块放在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④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⑤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A.②①④⑤③ B.④③⑤①② C.⑤①③②④ D.④⑤③②①
1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如图所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选择镜后与镜前等大的蜡烛是为了准确比较出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B.把镜前的蜡烛再远离玻璃板一些,对探究像的大小没有影响 C.镜后的蜡烛点燃后,才能与镜中的像重合
D.镜后的蜡烛替代镜前蜡烛像,可准确测量出像到镜面的距离
18.小明在班上给同学们讲了新的“龟兔赛跑”故事:乌龟和兔子由起点出发后,兔子很快把乌
龟落在后面.它看到乌龟跑的太慢了,就在半途的一棵树下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离终点很近了,兔子急忙去追,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在小明讲的这个故事中,关于乌龟和兔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乌龟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要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D.在兔子睡醒之后追赶乌龟的那一段时间里,兔子的平均速度等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9.重庆轻轨3号线已于2012年5月全线通车,3号线全程60km,列车运行时间90min,则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当列车驶离站台时,若以列车为参照物,站台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20.敲击鼓面,人们可以听到鼓声,鼓声是由于鼓面______产生的,然后主要通过______传播到人的耳朵. 21.为了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某校要求学生每天早上用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测量体温,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
22.蜻蜓在平静水面上空飞行.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虚像.蜻蜓距水面3m,水深2m,该“倒影”距水面________m.
23.用照相机拍一朵盛开的荷花,荷花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________,若要把荷花的像拍得更大些,则应使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荷花(选填“远离”或“靠近”).
24.重庆丰都“仙家”豆腐乳以其口感细腻,味道纯正而远近闻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现测得一块豆腐乳质量如图所示,体积约为10cm3,则其密度为_______kg/m3.若吃掉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9分)
25.(5分)如图所示为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按提示描述这两个小球的运动,图中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为0.2m.
(1)求出小球B在编号3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B=________m/s;
(2)分别求出小球A在编号1至编号3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1=______m/s;小球A在编号5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2=_________m/s.
(3)小球A在编号1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做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因为在这段时间内速度逐渐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8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涪陵五中初2016级(3)班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全班分成7个小组,使用焦距都是l0cm的凸透镜做实验.最后,老师将各组实验的结果画在了图中.图中1和1′、2和2′?7和7′分别表示实验时各组的物和对应像的位置.请你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光具座水平放置,位于光具座上的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该处于同一__________. (2)从__________两组可以看出,当物当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是_________立的、__________的实像:
(3)从6、7两组可以看出,凸透镜成虚像时,像与物在_______侧,且像是______立的;
(4)由图可知成实像时,当物体远离凸透镜,则像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且像的大小变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7.(6分)小惠同学为了测量武陵山高山茶油的
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________工作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操作情景如图1所示,错误之处是:______.
(3)重新调节好天平,小惠称得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
为60g,然后将一部份茶油倒入量筒中,如图2所示;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得剩余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量筒中茶油的体积是_________cm3,量筒中茶油的质量是__________g,茶油的密度是_________g/cm3. 四、论述计算题(共15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解答的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8.(7分)一只容积为300cm3的瓶内盛有0.2kg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恰好升到瓶口。求: (1)瓶内水的体积 (2)小石块的密度
29.(8分)K813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自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458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K81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车次 到、发站时间 到站时间 K813 发车时间 当日14:20 当日16:16 当日20:23 —— 北京 —— 天津西 当日16:11 济南 当日20:16 上海 次日8:20 (1)K813次列车由北京到达上海的平均速度;
(2)运行途中K813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穿越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列车全部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是150s,那么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