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专题hhhhhhhh

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专题hhhhhhhh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0:37:10

www.zk5u.com 中考资源网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答案】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10.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2分).

【答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1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分)

11.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3分) 【答案】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答对l点得1分,全对得3分)

18.(2010·湖南省娄底市,10---14,12分)(一)三 峡

郦道元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

味。

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至于/夏水襄陵  C.虽/乘奔御风  A.隐天蔽日(隐瞒) .

B.绝

/多生怪柏

D.常有高/猿长啸

1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B.良多趣味(确实) .D.哀转久绝(消失). .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策之不以其道 .

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何陋之有 . C.已而之细柳营 .  

1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译文: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译文: 【答案】

- 13 -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www.zk5u.com 中考资源网

10.D(“高猿”是一个偏正式的语言单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停顿) 11.A(“隐”是“遮蔽”的意思)

12.B(A项是表倒装的助词,可不译;C项是动词,“去”的意思;D项是代词,“它”的意思;题干中的例句与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意思) 13.B(选文第二段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

 (以上四道选择题均为2分) 14.(1)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1分),是不能见到日月的(1分)。

(2)即使骑着马,驾着风(1分),也没有这样迅速(1分)。

19.(2010·江苏省苏州,6---10,12分)阅读《愚公移山》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10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臵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A 毕力平险 . 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B C . D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争高直指《与朱元思书》) .杂然相许 .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何苦而不平 .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忱患,死于安乐》) .

7.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2分)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9.本文语言简洁,但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2分)

10.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提出的看法,请加以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之处。(3分) 【答案】 6.C 7.D

8.译文: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运到渤海的边上。 9.寥寥六字,把一个邻家小孩积极参与挖山的动作、神情写活了。作者不直接写孩子小, 而是用“始龀”这一典型特征来表现他的幼小,孩子天真、可爱的样子跃然纸上。“跳 往助之”中只一个“跳”字,就把孩子兴奋得跳来跳去的那种稚气生动地描摹了出来。 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 14 -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www.zk5u.com 中考资源网

10.不同一:出发点不同。其妻是在“杂然相许”的前提下“献疑”,一个“献”字表明她对愚公的

关心;智叟不是提出疑问,“笑而止之”是对愚公的否定,“甚矣,汝之不惠”更加强了否定的

意思。不同二:语气不同。两人虽然都用了反问的句式,但其妻的语气是委婉的,智叟的语气是刻薄的。如“以君之力”与“以残年余力”相比,前者是委婉的提醒,后者则带有不敬之意;“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与“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相比,前者是一种担心,后者则是一种嘲讽。 20.(2010·四川省泸州市,6---9,16分)三、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6—9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当余之从师也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足肤皲裂而不知 .

(《邹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河曲智叟亡以应 .佣者笑而应曰 .

(《隆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3分) 翻译:

(2)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3分) 翻译: 9.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3分)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②足肤皲裂而不知 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④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⑥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⑥

答:( )

【答案】三、文言文阅读(16分)

6.走—跑 卒—最终、终于 俟—等待 援—提出(1词1分,共4分)

7.B(B项均为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分别译为“向”、“在”;C项分别译为“因”、“用来”;D项分别为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3分) 8.(共6分)

(1)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3分。“德隆望尊”1分,“辞色”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 15 -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www.zk5u.com 中考资源网

(2)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3分。“被”1分,“腰”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9.C(3分)

21.(2010·上海市,9---11,8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记承天寺夜游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B、第②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

C、第③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景。 D、第④句流露出作者遭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答案】

9.北宋 苏轼

10.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到院子里漫步。 11. B

22.(2010·北京市燕山,10---12,5分)文言文阅读(共5分)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0—12题。(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衣食所安 安然无恙 B.小信未孚 难以置信 .... C.公问其故 无缘无故 D.弗敢加也 变本加厉 ....

11.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分)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答:

12.文题相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选段拟就的一个题目。试从文

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进行简要分析。(2分) 答: 【答案】文言文阅读(共5分)

10.C;(2分) 11.庄公回答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布帛等物品,不敢虚夸数目,一定对神灵讲信用。”(1

分)

- 16 -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www.zk5u.com 中考资源网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答案】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10.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2分). 【答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1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分) 11.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