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 第四章第4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2)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在金属表面覆盖致密的保护层,从而使金属制品与周围物质(外界空气、水、电解质溶液等)隔离,这是一种普遍采用的防护方法。
①非金属保护层:如喷油漆、涂油脂。 ②金属保护层:如铜制品上镀镍、银、金等。 (3)电化学防护法 依据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原电池原理 形成原电池时,被保护金属作正极(阴原理 极),不反应受到保护;活泼金属作负极(阳极),发生反应受到腐蚀。负极(阳极)要定期予以更换 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电解原理 将被保护的金属与另一附加电极作为电解池的两个极,使被保护金属作阴极,在外加直流电的作用下使阴极得到保护 8.
根据如图装置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铁电极作正极
B.该装置可以减缓铁的腐蚀
C.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Fe-3e===Fe D.碳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2H2O+4e===4OH 答案 D
-
-
-
3+
解析 铁和碳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并插入盛有3% NaCl溶液的烧杯中,形成原电池,由于NaCl溶液呈中性,铁发生吸氧腐蚀,铁电极为负极而加速腐蚀,电极反应式为Fe-2e===Fe
+
-
-
-
2
,故A、B、C三项均错误。碳电极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项正确。
- 5 -
9.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十分之一。一种钢铁锈蚀原理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缺氧区:Fe-2e===Fe B.富氧区:O2+2H2O+4e===4OH C.Fe失去的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传递给O2 D.隔绝氧气或电解质溶液均可有效防止铁生锈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Fe失去的电子通过金属导体传给了富氧区的氧气,而且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故C错误。
10.铁生锈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某实验小组为研究铁生锈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快速、易行的方法:
首先检查制氧气装置的气密性,然后按图连接好装置,点燃酒精灯给药品加热,持续3 min左右,观察到的实验现象:①直形管中潮湿的铁丝表面颜色变得灰暗,发生锈蚀;②直形管中干燥的铁丝表面依然光亮,没有发生锈蚀;③烧杯中潮湿的铁丝表面变暗,锈蚀不明显。
试回答以下问题:
(1)按接触的介质不同,可将金属腐蚀分成不同类型,本实验中铁生锈属于______________。能表示其原理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其中装的药品可以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3)由实验可知,该类铁生锈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____。
答案 (1)电化学腐蚀 2Fe+O2+2H2O===2Fe(OH)2 (2)球形干燥管 碱石灰(或无水氯化钙) 干燥O2
- 6 -
-
-
-
2+
(3)与O2和水同时接触 氧气浓度
解析 钢铁在潮湿环境下形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此实验中直形管中的现象说明,潮湿是铁生锈的必要前提,但不能说明潮湿程度对生锈快慢的影响,直形管实验与烧杯实验的对比,说明O2浓度是影响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
- 7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