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1届高三调研测试(一)化学试题
2011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
化 学
2011.03
本卷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Si-28 S-32 Cl-35.5 Mg-24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新型材料、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造纤维、合成橡胶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使用生物酶降解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可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
C.上海世博会很多展馆采用光电转化装置,体现当今“低碳”经济的理念 D.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2.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H2O2的电子式:
B. 的命名:2,2—二甲基—2—乙醇
C.常温下,浓度都为0.1mol·Lˉ1的Na2CO3、NaHCO3溶液的pH,前者小于后者 D. 为二氯化二硫(S2Cl2)的结构,分子中有极性键、非极性键,是极性分子
3.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Na2S的水解:S2ˉ+ 2H2OH2S +2OHˉ 电解 B.用铜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H2O 2Cu+4H++O2↑
C.硫酸亚铁酸性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2Fe2+ + H2O2 +2H+ = 2Fe3+ + 2H2O D.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2ClOˉ+SO2+H2O=SO32ˉ+2HClO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B.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C.SO2、Cl2均具有消毒和漂白作用,其作用原理相同
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后红色褪去,可说明Na2CO3溶液 中存在水解平衡
5.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CH3+含电子数为10NA
B.质量均为7.8 g Na2S、Na2O2的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均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 Cl2通入足量H2O或NaOH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1 NA D.在反应S+2KNO3+3C 点燃 K2S+N2↑+3CO2↑中,每生成1molN2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ClO-的溶液中:K+、OH-、I-、SO32- B.0.1mol·Lˉ1NaHC2O4溶液中:K+、Ba2+、OH-、Cl- C.pH=7的溶液中:Fe3+、Na+、Cl-、NO3-
D.c(OH-)/c(H+)=1012的溶液中:K+、Ba2+、Cl-、Br- 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氨水不能鉴别Al(NO3)3、AgNO3、KNO3三种溶液 B.右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C.少量的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生成NaHCO3,说明酸性:H2CO3>C6H5OH>HCO3— D.淀粉和稀H2SO4混合加热后,再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无砖红色固 体生成,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B.28Si、29Si、30Si是同种核素
C.常温下,向pH=a的氨水中加入等体积盐酸时,溶液呈中性,则此盐酸的pH<14-a D.己知2C(s)+2O2(g)=2CO2(g);ΔH1, 2C(s)+O2(g)=2CO(g);ΔH2,则ΔH1>ΔH2 9.五倍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有效成分为X。在一定条件下X可分别转化为Y、Z。
一定条件 一定条件
Y X Z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molX最多能与2molBr2发生取代反应 B.Y分子结构中有3个手性碳原子
C.Y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氧化、缩聚反应 D. 1molZ最多能与7molNaOH发生反应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现象 A B C D 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 甲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溴水层褪色 实验结论 该溶液中有SO42- 甲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将FeCl3溶液分别滴入NaBr、NaI溶液中,氧化性:Fe3+>Br2>I2 再分别滴加CCl4,振荡,静置 除锈的铁钉在浓硝酸中浸泡后,用蒸馏水洗净,再放入CuSO4溶液中无现象 铁钉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 11.常温下,向25mL0.1mol?L-1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 CH3COOH溶液,曲线 如右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只有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才有: c(Na+)+c(H+)=c(CH3COO-)+(OH-)
B.在B点,a>25,且有c(Na+)=c(CH3COO-)>c(OH-)=c(H+) C.在C点:c(CH3COO-)>c(Na+)>c(H+)>c(OH-) D.在D点:c(CH3COO-)+c(CH3COOH)=c(Na+)
12.如下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2H2O=CO32-+8H+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D.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g固体 13.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为:Z>Y>X
B.若Y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则X、Z分别形成单质的微观结构 中均可能具有正四面体构型
C.若X的氢化物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则生成的盐仅 有一种
D.若Y与Z的核电荷数之和为X的4倍,则X、Z形成的对应氢化物的熔沸点前者高于后者 14.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 2NH3(g)。图1表示在一定的温度下此反应过程中 的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
图1 图2 图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自发反应,由图1可得加入适当的催化剂,E和△H都减小
B.图2中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0.045mol·L-1·min-1,从11min起其 它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L,则n(N2)的变化曲线为d
C.图3中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b点
D.图3中T1和T2表示温度,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K2,则:T1>T2,K1>K2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78分)
15.(12分)实验室常用强氧化剂(如KMnO4、KClO3、MnO2等)氧化浓盐酸的方法来制备氯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用Na2O2与浓盐酸制备并检验氯气。供选用的实验试剂及装置如下(部分导管、蒸馏水略):
(1)写出用Na2O2与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装置组合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 (填序号,需考虑实验结束撤除装置时残留有害气体的处理)。
组合 制备装置 A B C D ③ ③、⑥ ④ ④、⑥ 净化装置 ② ① ① ⑤ 检验装置/试剂 ⑦/e ⑧/g ⑤/e ⑧/g 尾气处理装置 ⑤ ① ② ① (3)尾气经处理后仍有较多气体排出,其主要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 。 (4)某小组成员建议用双氧水代替过氧化钠进行实验更好,请你给出两条合适的理由: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否同意将Na2O2与浓盐酸的反应作为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之一?_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8分)化合物G是冶炼某常见金属的原料,工业上提取G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晶体E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1) 溶液A为 _____________溶液(用化学式表示,下同),赤泥浆C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 , (2)操作Ⅰ为_____________;操作Ⅱ为_____________ ,
(3)写出由B生产F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苛化试剂与E溶液反应生成溶液A,则苛化试剂是_____________ ,该工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答一条,合理即可)。
17.(10分)二甲基亚砜有消炎止痛、镇静等作用。甲醇和硫化氢在γ-Al2O3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甲硫醚(CH3—S—CH3),甲硫醚再与NO2反应制取二甲基亚砜 (
反应① 2CH3OH(l)+H2S(g)=(CH3)2S(l) +2H2O(l) △H=―akJ?mol-1 反应② (CH3)2S(l)+NO2(g)=(CH3)2SO(l)+NO(g) △H=-bkJ··mol-1 反应③ 2NO(g)+O2(g)=2NO2(g) △H=-ckJ·mol-1
(1)写出用甲硫醚直接和氧气反应制取二甲基亚砜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反应如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