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体解剖生理学答案(2) - 图文
1. 以输尿管-膀胱为例说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P264
2. 什么是内环境稳态
就是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只在很小范围内发生变动。比如:体温37摄氏度左右、血浆ph值7.4左右、血压值、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血液中各种离子浓度(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等
3. 稳态有哪几种调节方式
机体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免疫调节。? ①神经调节: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是人体生理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神经调节主要方式是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应答。反射的基本结构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接受各种刺激,并转化为生物电信号—神经冲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冲动到反射中枢)、反射中枢(位于脑和骨髓,对传入的神经冲动进行加工处理并发出神经冲动)、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冲动到效应器)和效应器(产生反应的器官)五个部分,任何一个环节被阻断或破坏,都将严重阻断或破坏正常反射,反射就不能形成。神经调节作用比较迅速而精确,但作用部位相对局限,作用时间较短暂。? ②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一般是机体通过相应器官、组织细胞分泌某些化学物质,借助机体血液循环等体液途径到达并作用于各靶器官,调节各靶器官生理活动进而影响整个机体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许多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各种激素,借助血液或淋巴循环到机体各处,以调节机体活动,如胰岛素、糖皮质激素等;有些激素以及一些生物活性物质、代谢产物并不经过血液循环,而是通过组织液扩散的形式来调节邻近细胞活动,属于局部性体液调节—旁分泌调节;下丘脑内部的某些神经细胞也能合成相关激素,激素随神经轴突的轴浆流至轴突末梢,由轴突末梢释放入血,属于神经内分泌。体液调节在人体生理功能主要的形式,而人体内也有很多内分泌腺受到神经调节和调节调节的双重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主要缓慢而持久,作用范围较广,调节方式相对恒定,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③自身稳态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③免疫调节:通过清除异物、外来病原体等对内环境的稳态起调节作用
包括神经、内分泌对免疫系统的调节、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的调节等,通过免疫系统的敏感性,及时释放相应免疫物质,对全身免疫系统进行调节,形成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参与维持机体稳态和机体正常生命活动。? ④自身调节:
是指机体某些器官、组织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内、外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自身调节调节强度较弱、影响范围较小、灵敏度较低、调节局限于某些器官和组织细胞内,但对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内环境稳态仍有一定意义。
机体对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免疫调节,四种调节方式各有特点但有密切联系,而机体内部不同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相互作用、联系、协调、整合,共同调节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机体时刻都面对着内外环境的变化,机体通过不断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4. 牙的组织学图、结构
5. 牙本质过敏和龋齿
牙本质过敏:凡是使釉质完整性受到破坏、牙本质暴露的各种牙体疾病,均可发生牙本质过敏症。
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多能指出患牙。
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 6.牙周炎导致牙齿脱落的原因
牙周炎是细菌引起的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炎症,多为慢性过程,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局部因素包括牙结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颌创伤等原因以及一些全身因素都可诱发和加重牙周炎。当炎症波及深层牙周组织时就会导致牙龈退缩,牙周袋的形成,同时牙槽骨逐渐发生病理性吸收,当骨组织吸收到一定程度时牙齿就会松动甚至脱落。
7.小肠扩大其营养物质接触面积的结构
小肠扩大表面积的方式:形成 长弯曲的肠管、环行皱襞、绒毛、微绒毛(纹状缘)。
具体内容:小肠粘膜形成许多环形皱褶和大量绒毛突入肠腔,每条绒毛的表面是一层柱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顶端的细胞膜又形成许多细小的突起,称微绒毛。
目的: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部份,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小肠绒毛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小肠全长5~7米,小肠粘膜形成许多环形皱褶和大量绒毛突入肠腔,每条绒毛的表面是一层柱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顶端的细胞膜又形成许多细小的突起,称微绒毛。小肠黏膜上的环状皱襞、小肠绒毛和每个小肠绒毛细胞游离面上的1000~3000根微绒毛,使小肠粘膜的表面积增加600倍,达到200平方米左右。小肠的巨大吸收面积有利于提高吸收效率,有利于食物中营养成分充分吸收。
8.大豆蛋白为何不是优质蛋白
大豆蛋白缺乏蛋氨酸
9.夸希奥科病
在发展中国家日常主食多为玉米、稻米或豆类。蛋白摄入不足,因低蛋白血症及低糖血症引起肝大(脂肪肝)和水肿。
夸希奥科病是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一个类型:长期严重饥饿的时候,这个平衡就被打破了,主要的原因是蛋白的缺乏。因为长期的饥饿,造成了严重的营养不良,本身蛋白质的摄入就少。同时,长期严重的饥饿、营养缺乏,可以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进而可以影响肝脏功能,肝脏同时具有合成功能,参与蛋白的合成,肝功能受到损伤的时候,蛋白的合成也下降。这样,摄入的少,合成的少,最终的结果就是,血液里的蛋白量下降。这就低蛋白血症。血液里白蛋
白的含量下降,血管里少了吸水的海绵,血管内外的平衡被打破了,于是水分大量流入组织细胞之间,使组织细胞间液态水增加。当这些水都积在腹腔的时候,就形成了腹水,外表看起来就是大肚子。
10.方便面为何少吃为宜
方便面中含有氢化植物油,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不利。
11.胆汁的作用
胆汁的作用: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盐和胆色素等。其消化功能主要通过胆盐的作用实现。 胆盐的作用有:(1)加强胰脂肪酶的活性。(2)和脂肪酸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3)乳化脂肪,使脂肪变成微滴,增加与酶接触的面积,便于分解。总之,胆汁对脂肪的消化与吸收有重要意义。(课本P231)
12.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脂肪经胆汁乳化在小肠中被酶消化为脂肪酸和甘油一酯,很快与胆盐形成混合微胶粒,通过覆盖在小肠绒毛表面的非流动性水层到达微绒毛;至此脂肪酸和甘油一酯从混合胶粒中释出,透过细胞膜进入粘膜上皮细胞,胆盐遗留,在回肠被吸收。
脂肪的吸收有两条途径:淋巴途径和血液途径。长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被吸收后,在细胞内合成乳糜微粒,并以胞吐形式释出细胞,经细胞间隙,进入小肠绒毛的中央乳糜管,经淋巴循环再进入血液。中、短链的甘油一酯和脂肪酸是水溶性的,可经上皮细胞进入毛细血管,再经门静脉而到肝。因食物脂肪中长链脂肪酸较多,所以脂质的吸收以淋巴途径为主。(课本P233)
13.四大组织的特点、分布
(1)上皮组织(ppt和书)
分类: 被覆上皮、腺上皮。
其中被覆上皮还可以如下分类: 腺上皮可形成腺,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两种。 特点:(课本P19)
A.细胞排列紧密,形状规则;间质很少;形状规则,具有极性。 B.组织内缺少血管、神经,其营养靠深层结缔组织内的血管供应。 C.细胞有游离面和基底面的结构,且其功能不同。
D.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之间以一层基膜相连,且靠近基膜的细胞分裂强。 功能: 保护,分泌和吸收等。 (2)结缔组织(课本P21~22) 分类(性质和成分):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特殊结缔组织:血液、淋巴、软骨和骨 特点:
A.广泛分布于身体各部,种类多,形态多样。
B.由结缔组织细胞和和大量细胞间质组成,间质包括纤维,基质和组织液。 C.基质呈均质状,纤维呈细丝状。
D.细胞种类多,无极性,散布在细胞间质中。 功能: 支持,运输, 修复, 防御。
(3)肌肉组织(课本P23、PPT) 分类(形态和功能):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特点:
A.由大量细长纤维状的肌细胞组成。 B.细胞质称肌浆,肌浆内有大量肌丝。 功能:收缩、舒张。
专称:肌细胞——肌纤维 ; 细胞膜——肌膜 ;
不含肌原纤维的细胞质——肌浆/肌质 SER——肌浆网/肌质网 (4) 神经组织(课本P25~26、PPT) 分类:
特点:
A.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 B.神经细胞由胞体和突起组成。通过突触相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C.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分隔和营养的作用。
D.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都有多种类型。神经元按突起数可分为: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按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可分为: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施万细胞等。 E.在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神经细胞的形态和大小差别极大。 功能:感受内外刺激、传导整合信息。
14.皮肤的表皮是什么组织
表皮: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分为5 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15.简述神经系统的构成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包括大脑、中脑、间脑、小脑、脑桥、延髓)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按解剖分为脑神经(12对)和脊神经(31对)。按功能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和运动(传出)神经,后者又可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16.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与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又称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
根据其形态特点和功能可分为: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施万细胞(又称神经膜细胞) 作用:
①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伸展充填在神经元细胞体及其突起之间,起支持和分隔神经元的作用;星形胶质细胞能吸收细胞间隙的K+,维持其含量的稳定性,还能摄取和代谢某些神经递质,对神经元的正常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填充缺损的空隙。
②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末端扩展成片状,包括神经元轴突形成髓鞘,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髓鞘形成细胞。
③小胶质细胞可吞噬和清除坏死组织
④万施细胞包围于神经的周围,参与外周神经轴突髓鞘的形成,对神经纤维的再生具有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