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单元教案
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什么是角,角有什么特征,从而建立起角的表象。在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发现并明白:角的大小与它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和角交了朋友,都有些什么收获?其实,关于角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一一学习的。
【设计意图:课末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认 识 角
读作:角1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记作:∠1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这节课直观性、操作性比较强,教师设计了画一画、认一认、比一比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建立了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
2.为学生创设自由度较大的学习空间与时间。
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尤其是比较角的大小环节,为学生提供判断思考的空间。学生依据对角各部分的认识,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角是有大小的,进而探究角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一层紧扣一层,层层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参与性。
A类
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在( )里画“",”,不是的画“?”。 ( ) ( ) ( ) ( ) ( ) ( ) ( ) ( (考查知识点:角的初步认识;能力要求:初步认识角。)
B类
比较下面每组角的大小,在较大的角的下面的方框里画“",”。
(1) (2)
(3) (4)
(考查知识点:角的初步认识;能力要求:会比较角的大小。)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 ? ", ? ? ", ", ?
)
B类:
(1)第一个 (2)第一个 (3)第二个 (4)第二个 教材习题
第63、第64页“练一练” 1. 略
2. 答案不唯一。例如:
3. (1)把角的两条边拉得近一些,使角的两边张开得小一些。 (2)把角的两条边拉得远一些,使角的两边张开得大一些。
4. 3 4 5
5. 860 638 467 119 验算略
6.
还剩(5)个角 还剩(3)个角 还剩(4)个角
认识直角。(教材第65、第66页)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能够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 2.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
能力。
重点:直角的认识及角的大小比较。 难点:正确画角。
课件、三角板、长方形纸、点子图。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并且知道了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上都有角。今天老师给你们看几件东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和黑板,从这些物品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它们的表面都有角。 生2:它们的表面都有四个角。
如果学生发现:这四个角的大小都一样,教师要给予鼓励性表扬;如果学生没有发现,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发现它们的大小相等。
师:像这样的角,我们就说是直角。(演示课件:教材第65页情景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个特殊的角——直角。(板书课题:认识直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直观地感受到实物中角的存在。】
师:说一说,下面哪些角是直角?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课件:教材第65页“说一说”) 生:我们可以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如果角的两边与三角板上直角的两边重合,那么这个角就是直角;如果不重合就不是直角。
师:好,现在大家拿出三角板,找到它的直角,和教材第65页上的图比一比,然后告诉大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