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第2讲分子结构与性质学案Word版
(2)此后,等电子原理又有所发展。例如,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也可互为等电子体,它们也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在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与N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 、 。
解析 (1)仅由第二周期元素组成的共价分子,即C、N、O、F组成的共价分子中,如N2
与CO均为14个电子,N2O与CO2均为22个电子。
(2)由题意可知,只要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即互为等电子体,N 为三原子离子,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5+6×2+1=18,SO2、O3均为三原子分子,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6×3=18。
答案 (1)N2;CO;N2O;CO2 (2)SO2;O3
1.判断共价键类型的方法
(1)σ键与π键的判断
①由轨道重叠方式判断。“头碰头”重叠为σ键,“肩并肩”重叠为π键。
②由物质的结构式判断。共价单键全为σ键,双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三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③由成键轨道类型判断。s轨道形成的共价键全部是σ键;杂化轨道形成的共价键全部为σ键。
(2)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判断
看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是极性共价键,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是非极性共价键。
2.等电子体原理
--
(1)等电子体的判断方法
①同主族变换,如CO2与CS2、CF4与CCl4是等电子体。
②左右移位,如N2与CO,C 、N 与SO3是等电子体。如果是阴离子,判断价电子总数时应用各原子价电子数之和加上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如果是阳离子,判断价电子总数时应
用各原子价电子数之和减去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如N 价电子总数为8,C 价电子总数
- --
为24。
(2)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①利用等电子原理可以判断一些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如SiCl4、Si 、S 的原子数目和价电子总数都相等,它们互为等电子体,中心原子都是sp3杂化,都形成正四面体结构。
②常见的等电子体
价电子微粒 通式 总数 CO2、N AX2 、C 、N 、SO3 SO2、O3、N AX2 - -S 、P AX4 - --- - -
立体构型 16 直线形 AX3 24 平面三角形 18 32 V形 正四面体形 P 、S 、Cl CO、N2 - - -AX3 26 三角锥形 AX 10 直线形 CH4、N AX4 8
正四面体形
分子的立体结构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价层电子对在球面上彼此相距最远时,排斥力最小,体系的能量最低。
(2)孤电子对的排斥力较大,孤电子对越多,排斥力越强,键角越小,填写下表空白内容。 电成孤电子 键 子 对对对数 数 数 型 直线2 2 0 形 平面正 3 3 形 形 ⑥ 2 1 ⑦ ⑧ 0 三角三角 ④ ⑤ 型 ① ② ③ 体构体构对立 立 实例 键角 电子分子⑨ 4 4 3 2 1 体形 2 0 正四 面 ⑩
2.杂化轨道理论
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杂化轨道数不同,则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结构也不同。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立体构型,而分子的立体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的立体构型,不包括孤电子对。①当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时,两者的构型一致;②当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 3.配位键和配合物
(1)配位键
由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 。 (2)配位键的表示方法
如A→B,A表示 孤电子对的原子,B表示 共用电子对的原子。 (3)配位化合物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