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配套练习 1.6 有教无类(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Word版含解析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配套练习 1.6 有教无类(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Word版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0 0:20:29

六、有教无类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C.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D.于吾言无所不说 答案:D

解析:D项,说,通“悦”。

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

B.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

C.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D.亦可以为成人矣 ..

答案:A

解析:A项,古今义最接近。B项,古义: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一般人。今义:中间介绍人。C项,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D项,古义:完美无缺的人。今义:成年人。

3.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有教无类②予观雁荡诸峰……不类他山 ..B.①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C.①思而不学则殆 .D.①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

②向隅而泣 .

②农者殆则土地荒 .②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

答案:B

解析:A项,①类别;②类似。B项,①②两个词同义,意思都是“墙角”。C项,①危险;②通“怠”,懒惰。D项,①举出;②攻下,占领。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礼后乎 B.求也退,故进之 ..C.由也兼人,故退之 .

D.己欲立而立人 .

答案:A

解析:A项,名词用作动词,在……之后。B、C、D三项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5.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回也非助我者也

A.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B.何谓也 C.起予者商也 D.其斯之谓与 答案:C

解析:例句和C项都是判断句。A项,省略句,“以”后省略宾语“之”;B项和D项都是宾语前置。

二、课内阅读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

(《论语·八佾》)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富而无骄 骄:骄傲,骄横 .B.富而好礼者也 .C.绘事后素 .

D.始可与言《诗》已矣 .

好:爱好,喜欢

素:用来作画的白色的底子 言:告诉

答案:D

解析:D项,言:谈论,讨论。

7.对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斯之谓与 ②始可与言《诗》已矣 ③告诸往而知来者 ④闻斯行诸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答案:D

解析:①与:句末语气词,表疑问语气;②与:介词,和,跟,同;③诸:“之于”的合音;④诸:“之乎”的合音。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2)告诸往而知来者!

答案:(1)“好比加工象牙和骨头,切了之后还要磨治;好比加工玉石,用刀雕刻之后还要打磨。”那就是说的这种道理吧?

(2)告诉他以往的事情就知道将来的事情! 三、延伸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1题。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论语·八佾》)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

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管仲之器小哉 器:才能,本领 .B.管仲俭乎 .C.管仲相桓公 .D.一匡天下 .

俭:节俭 相:辅佐

匡:纠正,使……端正

答案:A

解析:A项,器:器量。

10.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民到于今受其赐 B.吾其被发左衽矣 C.不能死,又相之 D.孰不知礼 答案:D

解析:A项,赐,动词用作名词,赐给的好处;B项,左衽,名词用作动词,向左开衣襟;C项,死,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1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答案: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解析:除了注意“曰”“也”等词语外,更要紧扣内容断句。

参考译文: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很小啊。”

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修筑了三归(台观名),受雇管理庶务的人从来不兼职,怎么会节俭呢?”

那人又问:“那么他懂礼吗?”孔子又说:“国君在宫殿前设立影壁,他家也有;国君设宴招待外国的君主,在堂上设置了放酒杯的设备,他家也有。如果说他懂礼,还有谁不懂礼呢?”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因此而自杀,但管仲却没有自杀。”接着又说:“管仲不能算是有仁德的人吧?”孔子说: “齐桓公多次会盟各国诸侯,不使用武力,这都是管仲的功劳啊。这就是管仲的仁德。这就是管仲的仁德。”

子贡说:“管仲不是有德行的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但没有为公子纠而死,还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使他)在诸侯中称霸,匡正了天下,老百姓直到今天还享受到他给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指受外族的统治)了。他难道应像老百姓那样遵守小信,在山沟里自缢,而不被人知道吗?”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六、有教无类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C.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D.于吾言无所不说 答案:D 解析:D项,说,通“悦”。 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B.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C.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D.亦可以为成人矣 ..答案:A 解析:A项,古今义最接近。B项,古义: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一般人。今义:中间介绍人。C项,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D项,古义:完美无缺的人。今义:成年人。 3.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