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来改变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如幅值、频率、相位)的信号称为调制信号。调制是给测量信号赋予一定特征,这个特征由作为载体的信号提供;常以一个高频正弦信号或脉冲信号作为载体,这个载体称为载波信号。经过调制的载波信号称为已调信号。 调频是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使之与基带信号幅度的变化相同从而实现调制过程。当经过调频的载波到达接收机时,由原始基带信号产生的频率变化被表示成幅度的变化。然后基带信号被放大并送入适当的变换器中。调频中基带信号的幅度会改变RF载波的频率,而不像调幅会改变载波的幅度[4]。 调频载波的实际频率偏移量由基带信号幅度的增加和减少来决定。频偏是指在调制过程中载波偏移中心频率的量。然而,若不经过任何基带信号的调制,载波的频率将停在发射机预置的中心频率上。中心频率是有主控振荡器产生的频率经过倍频而得到的[4]。因此,当进行基带调制时,载波的频率会忽大忽小:当基带信号的幅度是正值时,载波的频率变大;而基带信号的幅度是负值时,载波的频率将小于它的中心频率。 调频电路的种类很多,无论采用哪种调频电路,都应满足以下要求:
具有线性的调频特性,即已调波的瞬时频率应与调制信号幅度成比例地变化;
具有较高的调制灵敏度,即单位调制电压的变化所产生的频率偏移要大; 最大频偏与调制信号频率无关,在调制过程中保持不变; 未调制的载波频率应具有一定的频率稳定度; 寄生调幅应尽可能小。
产生调频信号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为直接调频法,又称参数变值法,即用调制信号直接控制载频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另一种为倍频法,又称间接调频法,即先对调制信号积分,然后用积分后的调制信号对载波进行调相,最终得到调频。
四、调频信号解调的理论知识
解调就是在将测量信号调制,并将它和噪声分离,放大等处理后,还要从已经调制的信号中提取反映被测量值的测量信号的过程。其目的是得到一个幅度随输入信号频率成比例变化的输出信号。 相干解调适用于线性调制,因此对调频信号只限于窄带调频的情况。相干解调的关键是必须在接收端产生与调制载波同
4
频同相的本地载波,否则会对解调的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解调器的框图如图所示。其中带通滤波器用来限制信道所引入的噪声,但能使调频信号顺利通过。
五、设计过程
1、设计调制模块,其过程框图如下:
各模块设置参数框图:
5
6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