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语文课外名句大全(含论语、孟子、庄子、老子等等)
其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表现其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其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句子是: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体现执著追求和探索真理精神的句子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所惩?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国语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管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 故其位齐也,不慕古,不留令,与时变,与俗化。
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体累而寿命损。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孙子宾法》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尚书》 满招损,谦受益。
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左传》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有言而无文章虽行而不远也。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书》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淮南子》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千里之堤以蝼螘之穴漏,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 ·《战国策》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晏子春秋》富贵不傲物,贫贱不易行。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韩非子》故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诗经
《诗经?小雅?小曼》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小宛》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序》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李斯《谏逐客书》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史记》欲以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勾践世家》)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淮阴侯列传》)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将军列传》)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太史公自序》)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鲁周公世家》) 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高祖本纪》)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列传》)
天雨粟,马生角。(《刺客列传》)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班固《汉书》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范晔《后汉书》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刘向《说苑》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陈寿《三国志》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诸葛亮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 ·曹丕 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曹植《白马篇》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陆机《文赋》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运命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三国?魏?李康) ·刘勰《文心雕龙》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满于海。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陶渊明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来辞去兮》) ·王籍 ·李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杜甫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相丈二十二韵》)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偶题》)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 苏轼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咏史》)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咏史》)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 ·陆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 ·朱熹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李斯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谏逐客书》) ·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老当益壮,宁移自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王昌龄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岑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居易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放言》)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 ·柳永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 ·宋祁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 ·晏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欧阳修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苏洵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辨奸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